邮政,见证奥运百年历程
历史有着惊人的巧合。
1896年3月20日(光绪二十二年二月七日),清朝光绪皇帝在“兴办邮政”的奏折上批了“依议”二字,正式批准开办大清邮政官局,中国近代邮政由此诞生。
同年4月6日~15日,第1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奥林匹克运动的发源地——希腊雅典举行。
邮政与奥林匹克深厚的历史渊源由此开始。
1896年,希腊第1届现代奥运会组委会在筹集建设资金时遇到困难,希腊集邮协会主席萨科拉费斯建议发行一套纪念邮票为奥运会筹备资金。希腊政府采纳了这个建议,发行了一套以古代奥运会历史为题材的邮票,高于邮票面值出售。邮票发行后,爱好者争相购买,为奥运会筹得了40万德拉克马的资金,使得奥运会如期进行,奥运会历史上也有了“一套邮票拯救了一届奥运会”之说。
希腊发行的这套邮票,既是世界上第一套体育邮票,也是世界上第一套奥林匹克邮票,12枚邮票选用了古希腊有关体育运动的艺术作品和古代奥运会的比赛项目做图案,包括雕塑家米隆的掷铁饼者雕塑、古希腊拳击赛、战车赛、古雅典竞技场、胜利女神等。
正是发行了世界上第一套奥林匹克邮票,首届现代奥运会才得以成功举办。从此,奥林匹克运动蓬勃发展。
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普及,在每届奥运会举办之时,东道主总是围绕对奥运精神的诠释、对和平友谊的向往和对各国来宾的热忱这个主题不断进行创新。
雅典第1届奥运会的奖牌只有银、铜两种;圣路易斯第3届奥运会首次向前三名颁发金、银、铜质奖牌;伦敦第4届奥运会统一了各代表团服装并在本国国旗的引导下入场;安特卫普第7届奥运会上升起了奥林匹克旗帜、点燃了火炬、运动员宣誓;柏林第11届奥运会进行了火炬传递;慕尼黑第20届奥运会出现了吉祥物;洛杉矶第23届奥运会安排了志愿者服务;汉城第24届奥运会开始举办奥林匹克集邮展览。
于是,集邮文化成为奥林匹克文化的一部分。而文化是奥林匹克运动的三大理念之一。体育与文化相结合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思想和实践。
集邮文化的载体——邮票的特点在于,方寸之地展示大千世界。集邮展览正是以邮票和邮品为载体,以邮集的形式使信息高度集中,将人类历史、自然与科学知识等传播给观众。缘于此,集邮展览与奥运会结盟是必然之举。
1982年12月7日,由萨马兰奇先生担任主席的国际奥林匹克集邮联合会在瑞士洛桑成立。
1985年3月18日~24日,首届奥林匹克体育集邮展览在洛桑举办。
从1988年到2004年历届奥运会都举办了奥林匹克集邮展览。集邮以她特有的魅力,融入了奥林匹克运动,成为历届奥运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百余年来,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历经岁月变幻,潮起潮落。
百余年来,中国邮政,历经风雨,不断前行。
从大清邮政、中华邮政发展至新中国邮政,邮政才真正成为服务人民大众的事业,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局面。邮政作为长期、广泛服务大众的社会基础设施,尽管体制几经变换,但是中国邮政始终保证了通信网络的运行,维护了人民群众的通信权益。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邮政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中国邮政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搞活经营,充分依靠国家给予的政策和社会的支持,坚持以通信为中心,以发展为主线,加强邮政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技术改造,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增强邮政通信网络的综合能力,不断开拓市场和发展新业务,努力改善服务,为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邮政业作为国家重要的社会公用事业,邮政网络作为国家重要的通信基础设施,在维护国家通信安全、保障公民通信权利、履行普遍服务义务和方便人民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回顾过去,我们发现,中国邮政事业的发展历程与奥林匹克运动创办与发展息息相关;中国邮政励精图治、自强不息、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精神与奥林匹克运动“和平、友谊、进步”的理想更是遥相呼应。中国邮政与奥林匹克运动在历史的长河中,相伴相偕、共经风雨,不断创新、发展,共同迎来了举世瞩目的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和奥林匹克博览会。
2008年8月8日,一个注定载入史册的日子——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中国北京隆重开幕!
同一天,承载着传播奥林匹克百年文化、展示奥林匹克百年历史重任的、以“传承奥运、激情北京”为主题的北京2008年奥林匹克博览会,以宏大的规模在北京展览馆拉开帷幕。
这次,奥林匹克的文化理念以博览会的方式给了世人一个惊喜、一个震撼!
在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同期举办奥林匹克博览会,是历史上的第一次。它的举办,使更多的人通过博览会了解百年奥运的历史和文化,把奥林匹克运动的竞技体育和文化审美密切地结合在一起,翻开了奥林匹克历史的新篇章,为奥林匹克事业留下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在11天的会期中,首次走出洛桑国际奥林匹克博物馆的珍品深深地吸引了参观者的视线。历届奥运会火炬、奖牌、礼服、海报及雕塑,都成为观众了解奥林匹克文化的窗口,他们不但仔细观看,还纷纷留影纪念。
媒体日、青少年日、集邮者日、文化日、志愿者日,不一样的主题日,丰富多样的展销活动,一样的精彩。
中国集邮总公司的奥运邮品和北京及青岛、上海、天津、沈阳、秦皇岛5个奥运协办城市的地方特色邮品广受追捧。个性化邮票制作区也是观众爱去的地方。据介绍,临时邮局每天都要制作约700余版个性化邮票、个性化明信片300多枚。
要说在博览会上最招人的地方,当然首推萨马兰奇先生捐献给奥林匹克博物馆的邮集和藏品了,几乎所有的观众都会驻足观赏。
北京奥博会成为观赏奥林匹克文化的圣殿,成为了解奥林匹克文化的课堂。11天里共接待观众10万余人次。
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表示,此次参展商数突破了历史记录,这足以表明首届奥博会是一次成功的盛会。他坚信,北京2008年奥博会将会为以后的历届奥博会树立典范。
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萨马兰奇先生认为,北京2008年奥博会在扩大邮展规模的同时,将艺术的元素融入其中,从而使顾拜旦在1906年提出的奥林匹克文化构想趋于完美。在刘安东同志的领导下,世界奥运文化、历史传承的和谐统一在中国这个大环境中得以成功实现。
国际奥委会集邮纪念币和纪念品协调专员博格曼接受本报独家采访时,表达了对北京奥博会的看法,那就是:北京奥博会是第一届将集邮与其他艺术种类综合在一起的博览会,包括了集邮、钱币、绘画、雕塑等,是一个种类比较齐全的展示奥林匹克文化的博览会。没有中国邮政,就不会有这个盛会。
北京奥博会将成为以后奥博会的榜样,这是国际奥委会对由中国邮政承办的首届奥博会的评价。由于北京奥博会的巨大成功超过预期,国际奥委会明确表示:此后每届夏季和冬季奥运会期间,都将把奥博会作为奥运会的正式官方活动举办下去。
北京奥博会作为奥林匹克文化的盛典,已经落下了帷幕。但奥林匹克文化的传播,将永远继续!这历史的一页,将永远辉煌!
更多关于 邮政 奥运 的邮政新闻
更多关于 邮政 奥运 的站内信息
本站部分文章转载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Email和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