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注册登录

《共同关注》特别报道:雪山鸿雁---尼玛拉木

共同关注 2008-9-25 19:56:00

  云南省德钦县云岭乡是澜沧江、金沙江和怒江三江并流的核心地区,也是神圣的梅里雪山的所在地。在那里,有三种人长年跋涉在蜿蜒曲折的山间小路上:一种人是来自全国各地的藏传佛教信徒,他们手举转轮,身背干粮,经历他们一生中必须经历的一次转山朝圣活动;一种人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旅游爱好者,他们被神秘的梅里雪山和壮丽的澜沧江大峡谷所吸引,发现的渴望驱使着他们徒步前行;第三种人是因为责任的驱使,他们就是信息的使者——投递员。今天,我们就将带您认识一位藏族女投递员,她的名字叫尼玛拉木。

  在前往尼玛拉木工作的德钦县云岭乡的路上,我们的汽车都是在悬崖边上蜿蜒前行,经常是车头直指蓝天,而车轮下面2000多米深处就是澜沧江大峡谷。人或汽车掉下去,根本就找不到踪影。德钦县邮政局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雪山下、峡谷中、澜沧江边那一条看上去如同白线的小路,就是尼玛拉木每天要走的邮路。

  没有路的山

  尼玛拉木投递的路线一共有3条,加起来总长达到350公里。走邮路,困难不在于它的长度,而在于它的惊险。这里是尼玛拉木要走的第3条,也是最短的一条邮路。前往海拔4000多米的红坡村,像这样坡度超过60度的山坡是必经之处。山上原本有一条路,但是滚落的碎石早已将这条路掩埋。

  这样的邮路,尼玛拉木到现在已经走了9年了。

  在邮路上,像这样的山头,尼玛拉木要翻越10座。每翻越一座山头,就可以看见一块平地,其实就是一条仅能容纳一人走过的羊肠小道。在羊肠小道的两边,一边是高耸的石头山,另一边则是万丈悬崖。

  对于土生土长的尼玛拉木来说,爬山、走羊肠小道并不算什么难事,倒是澜沧江边的溜索对她来说是一个生死考验。

  溜索下面,江水汹涌,再勇敢的人看了也会胆怯。尼玛拉木16岁的弟弟就是掉进这条江里失去了生命。十几年前,一名男投递员也是在溜索时坠江而亡的。如果不溜索,就要绕路多走30公里。考虑到时间宝贵,尼玛拉木最终眼一闭、心一横上了溜索。下雨天,雨水和钢索上的油混在一起,刹车非常容易失灵,而一旦刹车失灵,后果可想而知。

  不一样的山体滑坡

  在邮路上,不但下雨下雪会导致山体塌方,而且刮风也能引起山体塌方。这是因为澜沧江大峡谷地区的风力常年都在六七级左右,而沿路的山体很多地方风化严重。

  记者:以前经常碰到塌方吗?

  尼玛拉木:反正一刮风的时候经常掉下来。

  记者:碰到这样的路以前怎么办?

  尼玛拉木:先在安全的地方站着。

  当小面积的塌方开始出现时,尼玛拉木往往要作出快速选择,是快速通过还是耐心等待。

  寻找20个达瓦

  很多藏民的名字发音相同,因此译成汉语后就有很多重名的人,而这给送信的尼玛拉木造成很多麻烦。一次,她到查理桶村投递一封收件人为达瓦的信,而这个村叫达瓦的人就有20多个。

  从村里找到地头再到牧场,尼玛拉木多方查找,最终找到了收信人。

  村民扎西次丁:她很了不起,她每天把每封信都送到收信人手里,不然她就不回去。

  自那以后,尼玛拉木就长了一个心眼,她经常和村里人拉家常,了解谁家投亲靠友去哪里,谁家的亲朋到内地的哪个城市打工、做生意,由此形成了自己的一个资料库,再后来,遇到重名的信件,她投递起来就轻松多了。

  一条邮路的春夏秋冬

  一般人体验四季寒暑要一年的时间,可尼玛拉木只要一天就可以数次感觉春夏秋冬。“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是邮路景观和气候的真实写照。在邮路上,一会儿要上海拔4000米的雪山,气温低于零摄氏度;一会儿要到海拔1900米的澜沧江边,气温超过30摄氏度。高低海拔之间的变幻,带来的不仅仅是气候的极大反差,还有气压的急剧变化。而这种气压的急剧变化将严重损害人的耳膜,增加人的心脏、肝脏功能负荷。

  记者:你们每次出去要五六天,最长的要七八天,这些天你在路上是怎么过来的?

  尼玛拉木:每当我一个人孤独寂寞的时候,我就唱着歌走过去。

  记者:那晚上呢?

  尼玛拉木:晚上在老乡家过夜。

  记者:一般找什么样的老乡家过夜?

  尼玛拉木:这说不定,当天信投到哪里,就在哪里过夜,不固定。

  邮路上的动物世界

  在千沟万壑的邮路上,尼玛拉木见到的动物比人要多。刚当投递员时,因为是生面孔,所以在藏族村子里她经常被十几条狗穷追不舍。藏民家里最凶猛、最尽职的动物是藏獒。它那低沉的吼声让人感觉好像地都要震起来了。它不把生人撵出村庄绝不罢休。其实,尼玛拉木是愿意碰到狗的,因为听到狗叫,主人一般都会出来热情地跟她说上几句话。她不愿意碰到山羊,因为山羊出没的地方往往在羊肠小道的上方,踩下的碎石曾经砸死过路人。

  记者:看见羊的时候你怎么办?

  尼玛拉木:先在安全的地方站着,或者用石头把它撵远一点。

  尼玛拉木喜欢邮政的绿色,但是她很少穿自己那身绿色的工作服,而是经常穿一些鲜艳的红色外套。

  尼玛拉木:红色是最鲜艳的,如果遇到困难、危险的时候,最容易被人发现。

  9年的变与不变

  9年来,尼玛拉木风雨无阻地穿行在邮路上,保障了邮路的畅通,也见证了当地的发展。如今,在溜索桥旁,已经架起了一座座桥梁。村子之间陆续修通了公路,相应地尼玛拉木的邮包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信件少了,报刊多了,外面寄来的包裹也越来越多。为了完成这些包裹的投递工作,尼玛拉木不得不发动她的丈夫参与到她的工作当中来。丈夫买了一辆跑运输的面包车,每天来往于德钦县和云岭乡之间。这样,尼玛拉木就经常搭上一段,然后再抄近路送完邮件。不过平时,尼玛拉木尽量不让丈夫开车送她,因为几百公里的山路,开车既危险又耗油。

  9年来,尼玛拉木行程累计达10余万公里,从来没有延误过一个邮班、丢失过一件邮件,投递准确率达100%。为此,她曾获得“全国邮政系统模范投递员”等荣誉称号。在外面,尼玛拉木是邮政信使的代表,而在云岭乡,她还是9年前的那个尼玛拉木。350公里漫长的邮路上,尼玛拉木还是那样孤独而且风雨无阻地行走着。

  记者:送信途中最快乐的是什么事、什么时候?

  尼玛拉木:最高兴的就是当我把信件送到老百姓手中时,看到他们那种开心的样子,那就是我最高兴的时候。

发表评论0条】【纠错】【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点击:33

更多关于 尼玛拉木 的邮政新闻

  • 尼玛拉木式微笑,在万国邮联绽放(2011-5-20 14:42:32)
  • “溜索姑娘”尼玛拉木登上万国邮联讲坛(2011-5-17 16:19:37)
  • 邮政人尼玛拉木“走”上《焦点访谈》(2009-7-21 13:33:24)
  • 尼玛拉木当选“云南十大杰出青年”(2008-11-6 20:51:00)
  • 交通运输部决定交通运输行业开展向尼玛拉木学习活动(2008-10-28 20:32:00)
  • 尼玛拉木诠释邮政职工责任(2008-10-21 20:33:00)
  • 更多关于 尼玛拉木 的站内信息

  • 韵达快运组织学习尼玛拉木先进事迹(2008-10-18 19:02:00)

  • 本站部分文章转载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Email和我联系!
    吃海鲜网旗下网站(网店): 吃海鲜网邮费网易食烤吧
    © 2007-2010 邮费网版权所有,pfee.cn 冀ICP备07017673号
    关于邮费网 ·站务论坛 · 站点地图 ·频道合作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