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速递货到付款亟待打“安全补丁”
日前,笔者路过某小区时,看见一大群居民围住一辆邮政速递车。领头的是一位老大娘,她拦在车前,叫嚷着不让车子开走。经询问,原来是这位老大娘按照杂志上的广告信息邮购药品,货到付款,然而拆开后发现药物与广告不符,急忙下楼拦住了还在小区投递邮件的邮递员,要求把她刚付的货款退给她。老大娘的言行引来众多围观者。许多人并不明白邮政代收货款业务规定,都一起嚷嚷着要求邮递员退款。现场情况混乱,对邮政造成了不良影响。
据笔者了解,这种情况并不鲜见。今年在某地就已发生十几起类似事件。据业务部门反映,近几年,随着网络购物、电视购物的兴起,依托邮政速递业务平台进行货到付款的交易日渐增多,一些不法经营者利用这种交易模式玩起骗术,或夸大广告内容,或以次充好,或以超低价格引诱消费者上当受骗。
按理,出现这种纠纷后,消费者应追究不法经营者和广告媒体的责任,而不是追究只负责传递商品的邮政企业的责任。但由于在货到付款这一商品流程中,关键的、最后的一环——送货、收款都是邮政企业,一旦出现了问题,消费者受地理空间限制,无法找厂家退款,无法找广告媒体理论,又不愿意白白受损失,自然是把怨气全撒在邮政企业身上了。
这种不法经营者牟利、邮政企业充当替罪羊的情况若长期存在,对邮政企业的形象和业务健康发展都不利。因此,代收货款业务亟待提高安全系数:一是要对开办货到付款的销售企业提高准入标准,确保有健全的邮购商品质量保证及售后服务体系,同时对已进入的企业要进行一次清理,对消费者投诉多的企业,要认真处理,严重的要立即终止合同;二是要优化代收货款业务流程,推行“淘宝绿卡”等第三方支付方式,使这项业务能够更加规范地发展,切实保护消费者和自身的权益;三是要与当地消费者协会紧密合作,以便在发生类似上述的事情时,请他们及时介入以妥善化解矛盾纠纷。
更多关于 速递 货到付款 的快递知识
更多关于 速递 货到付款 的站内信息
本站部分文章转载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Email和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