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咸宁邮政局同城速递“一体化”运作解析
“14个月的时间,湖北省咸宁市邮政速递在全省邮政的排位由倒数第三进入前四,提升了10个位次,这样的发展速度完全得益于2007年实施的速递专业市县一体化改革。”该局速递物流公司总经理田峰说道。
2007年9月10日,根据湖北省公司统一部署,咸宁市邮政局完成了速递物流市县一体化改革组建工作。
当年年底,该局完成速递收入766.4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03.6%,年增幅达32%,收入、同比增幅双超全省邮政平均水平,分别列全省邮政第7位和第6位,被省公司授予“2007年速递业务发展奖”和“加快速递业务发展奖”。
2008年,该局累计完成收入1000万元,同比增长30.5%,完成省公司年目标的106.4%,收入进度暂列全省邮政第四位。揽收和窗口收入比重由改革前的“三七开”一步一个台阶,达到现在的“六四开”,速递专业的收入上升了33个百分点。
纵向管理拧成绳
2007年8月20日,咸宁市邮政局速递专业市县一体化改革方案正式拉开帷幕。当时,全市邮政速递收入仅完成年预算的59.37%,欠序时进度7.3个百分点,基本上减产一个月……
新成立的速递物流公司对企业原有资源进行整合,按照专业化运作模式设立综合部、市场部和运营部,实现经营、生产、管理、权责四个一体化。在速递专业损益核算的基础上,划清速递人、财、物和业务界面,各县(市)、区局全部成立了速递物流公司,在地面局选聘速递公司经理,作为市公司的派出机构,人、财、物和业务上接受市公司的统一管理。在推进速递专业的市县一体化工作中,咸宁局领导在人员、车辆和场地设施等方面给予了全力支持,根据县(市)、区局业务发展规模、市场前景和地域分布,为6个县(市)速递公司配备9部汽车、16部摩托车,按照“大同城”的概念构建起统辖咸宁市区及各县市区的区域速递经营网络。
咸宁市邮政速递公司常务副经理李勇军说:“垂直化的生产经营和组织管理架构以及与之相配套的专业财务核算体系、业绩考核机制、用工机制和员工分配激励机制等全新的经营管理体制,让速递专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轻装上阵,不仅促进了专业化改革的深化,而且提升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项目推进步伐齐
区域发展不平衡、管理职责交叉、资源分散、市场分析和开发能力薄弱是混业经营的通病。咸宁邮政速递物流公司成立后,迅速整合区域内资源,与6个县、区邮政速递公司形成合力,集中优势拓展市场空间,邮政EMS的整体竞争力和服务水平有效提高。
为加大对县域市场的开发力度,该局在市速递公司内部设立了市场部,负责对全市邮政速递专业市场的开发、业务指导、客户管理和业务揽收。按照片区经理、客户经理、揽投人员“三位一体”模式组建了9个片区营销团队,实****态管理,薪酬与业绩挂钩考核。区域经理纷纷主动出击,创新发展模式,对划定的片区范围内速递客户实行多样化、个性化服务。
在2007年3月份的电子商务主题营销活动月中,市局通过网上搜索、市场调查等方式,收集到全市320家电子商务客户资料。根据客户名址及时提供给各片区经理,由片区经理将客户落实到人,逐个展开营销活动,根据客户提供的不同产品种类和协议要求,提供以客户为中心的包括时限、安全、信息跟踪等全方位的服务,并为客户提供及时优质的上门揽收、免费包装等附加服务,从而博取了不少电子商务客户的心,成功地开发了“漫步云端”、“多喜爱”等电子商务客户46户,寄递市场占有率达到43%,在全省邮政名列前茅。
优质服务塑品牌
为增强对速递邮件的揽投能力,咸宁邮政从2007年开始先后投入近10万元资金用于摩托车、计算机、手持终端等设备的购置。在速递邮件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咸宁邮政及时强化支撑能力,将出口速递邮件处理场地搬迁至原咸安邮区中心局,增加了500多平方米的仓储空间。
为提高区域内邮件流转速度,该局开通了咸宁至武汉的速递专线,组开咸宁—通山等5条区域内快速邮路,增加汽车投递段道2条、摩托车投递段道7条,调整作业时间和部分线路,实现区域内“大同城”业务流程优化,保证了沿线支局的特快出口时限和运能,全市城区和干线邮路覆盖的乡镇以上支局所互寄特快、物流均可实现“次日递”,有效地满足了当地金融、通信等行业和部分中小企业的用邮需求。
一体化改革前,市县邮政速递公司基本上只是从事简单的营销投递工作,职能比较单一。一体化后从市场策划、营销管理、内部生产流程管理、客户服务等工作职能得到了健全和完善。该局相继出台的《各部门及岗位工作职责》等多项管理制度,覆盖从收寄到投递的全过程,涵盖了从上门揽收、内部处理、投递到大客户个性化服务、查询受理所有环节。
更多关于 速递 咸宁 的邮政新闻
更多关于 速递 咸宁 的站内信息
本站部分文章转载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Email和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