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邮政局与福州市地税局深度嵌入式合作“税邮通”诞生
挖掘政府潜力市场
早在2006年,福州邮政局就和地税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机制:由福州邮政局提供全市个人完税证明的寄递服务。通过几年来的合作,地税局对福州邮政局的优质服务、百年品牌青睐有加,为“税邮通”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8年初,福州邮政局在对地税局的日常走访中了解到一个重要信息,地税局有关领导正积极探索如何通过更加便捷、更加高效的信息传导方式向全市所有企业发放纳税申报催缴账单,从而扭转现有由税管员逐一发放纳税申报催缴账单造成的工作效率低下、人工成本昂贵的弊端。福州邮政局立刻从这一模糊需求中发现商机,组织营销策划人员对邮政发放企业纳税申报催缴账单设计可行性论证方案,提出由福州邮政局将日常税源管理过程中需要送达企业纳税人并签收的文书信息直投纳税人,并将纳税人签收信息回馈税务部门的初步方案。经过几次走访,地税局领导初步同意了这一方案。
不断完善操作流程
此后,税邮双方多次召开“税邮通”项目运作协调会,为保证账单递送与信息反馈更加规范、及时,地税局又对福州邮政局提出了两点具体要求:一是纳税申报催缴账单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必须确保其寄递过程的安全性和时效性;二是税邮电子系统全面对接,实现信息反馈电子化。
税务部门的要求看似简单,在实际运行中却给福州邮政局出了个难题。为满足福州市地税局的要求,福州邮政局提出了使用双挂带回执的寄递方式寄送账单,保障了账单的安全保密性。由于地税局电子操作系统全部外包,使双方电子平台对接遇到了一定的困难,福州邮政局又提出反馈信息实行实物反馈与信息反馈同时进行的模式,即由投递员在投递账单后带回回执单备查,同时汇总反馈信息并层层上报电子文档,提高了反馈信息的灵敏度与时效性。此外,福州邮政局还对整个寄递时限,尤其是县、乡、镇的寄递时限进行严密测算,提出了包括打印、封装、寄递、实物及信息反馈的一条龙作业流程不超过7个工作日的服务承诺。
“税邮通”投入运行
2008年6月,福州邮政局与地税局开始就“税邮通”项目进行试运行,选取仓山区、晋安区作为试点,涉及企业331家。由于“税邮通”项目在全国也属于首创,没有任何参照与借鉴的先例,在试运行的过程中,福州邮政局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项指导小组,对项目试运行进行全程管控,并对每月汇总的项目运作情况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分析,在实际运作中不断优化流程。同时,福州邮政局还不断完善后续服务,对每月投递的企业名址进行调整,做好地税局企业名址维护的增值服务,并根据地税局的要求制作专门的回执单,使服务更加个性化,得到了地税局领导的充分肯定。
2009年1月,福州邮政局“税邮通”项目经过7个月的试运行,完全达到了地税局的各项要求,正式投入运行。据了解,福州全区目前共有企业12万家,每月地税局催缴税费的达3000余家,“税邮通”项目每月将为福州邮政局带来两万余元的函件业务收入。
为进一步加深合作,实现对政府职能部门的深度开发,福州邮政局还与地税局签订了税邮全面合作框架协议,主要内容包括:“税邮通”业务(企业纳税申报催缴账单寄递)、个人完税证明寄递业务、邮政储蓄代扣代缴税费业务等。此外,福州邮政局还将为地税局提供速递物流、金融、报刊、集邮、电子商务等多元化服务。
带来的启示
全区联动,利益共享。由于县(市)局缺乏统一的电子信息平台,福州函件局主动承担起“税邮通”项目的信息数据收集、账单打印、封装、反馈信息收集等一条龙支撑工作,由各县(市)局负责账单的寄递与回执反馈等工作,并将相关收入全部划归各县(市)局,充分调动了县(市)局在全区联动项目上的工作热情。福州函件局也在“税邮通”项目的开发中尝到了甜头,更加积极地探索全区联动项目的开发,使市场部牵头、专业局策划支撑、县(市)局运作的全区项目发展模式逐步走向成熟。
优质服务,培育市场。坚持为客户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是培育成熟市场的前提条件。在“税邮通”项目策划之初,福州邮政局就明确了“先做客户,后做收入”的发展理念,通过做细、做实项目细节,提供优质的增值服务,客户满意度得到了很大提高,进一步刺激了客户的潜在需求。目前,地税局还就寄递税法宣传册在与福州邮政局进一步协商中。
嵌入式合作,可持续发展。“税邮通”的运作模式是福州邮政局服务地方政府部门的大胆尝试,成功将邮政服务嵌入到政府部门的生产链、服务链中,实现了项目的长效、可持续发展,为邮政今后如何服务政府职能部门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更多关于 税邮通 福州 的邮政新闻
更多关于 税邮通 福州 的站内信息
本站部分文章转载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Email和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