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国际速递业务发展推进会在义乌成功召开
刘安东在批示中指出,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邮政国际速递业务仍然实现了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市场份额有一定提高,这些成绩来之不易。国际速递业务是邮政速递的主体业务之一,是做大做强邮政速递物流业务的主要基础。越是在复杂的形势下,越要体现邮政速递物流改革后的新机制、新面貌,越要在危机中抓住机遇。此次推进会是在全国邮政速递物流省、市、县一体化专业经营改革后召开的一次邮政国际速递业务发展的重要会议,希望大家能够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开拓思路、真抓实干,加大发展的力度,将国际速递业务发展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刘明光在讲话中表示,金融危机对邮政国际速递业务发展带来了新挑战,也带来了新机遇。如国际贸易方式的变化使轻小件业务的市场需求迅速增长;我国外贸政策调整将扩大邮政国际速递业务传统客户的需求;国际航空运费的需求弹性变化,给邮政国际速递业务带来了更大的效益提升空间。希望大家树雄心、立壮志。以前邮政速递是中国快递业的拓荒人,现在依然对中国快递业的发展有着更深的理解和更准确的把握。我们有能力做大做强邮政速递物流。要有奋勇争先的精神,在困难和危机面前,谁能在市场竞争中领先,谁就能持续发展,否则就要落伍、就要被淘汰。
刘明光指出,邮政速递业务发展要抓重点、调结构。重点工作要落在“重点地区、重点市场、重点线路、重点客户、重点项目”上。同时,要注意调整国际速递业务的结构。一是要注意拓展市场。国际速递业务既要保存量,还要抢增量,提高市场份额。二是要注意客户需求的变化。电子商务市场很大,并且可能是抵御经济危机的有效途径,我们要对目标客户进行调整。三是要彻底改变双休日业务规模小的局面。四是要努力提升文件类业务比重。文件类业务效益很高,而且占用资源和场地少,要在发展物品类业务的基础上,重视发展文件类业务。五是要注意发展国际普邮业务。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国际包裹业务尽快扭转困难局面。六是要开发新的增值业务。
刘明光强调,发展速递业务要抓投入、增能力。在速递业务的投入上一定要有超前意识,尤其要注意解决场地、车辆、信息系统等问题。重点加强揽投能力、后台支撑能力、网络运行能力、专业管理能力、优化环境能力“五大能力”建设和速递品牌店建设,地市局和业务量大的县局应该设一个以上的品牌店,各地邮政要抓紧落实。
更多关于 国际速递 的邮政新闻
更多关于 国际速递 的站内信息
本站部分文章转载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Email和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