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邮政精心服务“三农”
“我这里配有电脑,农业专家24小时在线接受咨询,可以下棋、看书看报看电视,给大家一个大家庭的感觉。”站在占地400多平方米的农资店里,山东省平度市长乐镇徐王村的邮政“三农”服务站站长王雪梅对自己的买卖信心十足。2008年,她在成立邮政加盟店之后,仅销售农资获得的纯收入就超过了7万元,是当地的富裕户。
高密市注沟镇逄戈庄邮政物流配送中心负责人刘照海告诉记者,他将自己花28万元盖的新房拿出来加盟成为邮政“三农”服务站,预订了30吨化肥和1吨叶面肥,预计今年销售农资可获利3万多元。“我自己种50多亩地,加盟邮政‘三农’服务站自己用肥也能便宜很多,而且质量有保证。”这位三十出头的年轻人很高兴能成为邮政物流配送中的一环。
阳春三月,在对邮政服务“三农”情况的调查采访中,我们结识了许多像王雪梅、刘照海这样的山东农民,他们热情大方、头脑清晰,对邮政作为农资分销渠道的前景充满希望。在邮政品牌的吸引下,越来越多的山东农村致富带头人、能人被吸引到县以下的邮政“三农”服务队伍中,也促使邮政服务在农村发挥更加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能人加盟加快发展
2005年以来,中央连续5年出台一号文件,鼓励并支持邮政等各类流通贸易主体从事服务“三农”工作。山东邮政以农资、农用产品为切入点,密切服务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积极搭建了农村邮政物流服务平台。为提高“三农”服务站的终端销售水平,巩固并扩大邮政服务在农村市场的份额,从2007年4月起,山东邮政着手建设服务“三农”精英俱乐部和“农友之家”。前者是由邮政部门发起、设在县局、面向“三农”服务站负责人的虚拟经济管理组织,旨在通过开展俱乐部活动来加强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后者是通过在“三农”服务部的基础上加载业务种类、丰富服务内容,面向农村居民提供生产、生活、教育、娱乐等一系列的服务,使之成为邮政业务发展阵地、文化服务阵地和品牌塑造阵地。
2008年,山东邮政公司追加投入900万元,在全省建设了6000处“农友之家”,并在开展农资分销配送业务的基础上叠加了代办电信、代售邮票、代理彩票等服务项目,进一步提升了邮政服务“三农”的功能。
王雪梅的加盟店后面就是一个“农友之家”,在这里记者看到了标准的乒乓球台及跳棋、羽毛球拍,在宽敞明亮的阅览室里有各种与农业有关的书刊,有邮政提供的VCD播放机,电视里播放着农技节目,一旁的笔记本电脑可以浏览各种科技网站,还可以通过山东邮政的指定网站向科技人员咨询农技知识。这样的活动场所自然成为了当地种田好手和致富能手的俱乐部。
能人的加盟和俱乐部的聚合,加速了邮政农资配送业务的发展。2003年以来,山东邮政为农村地区累计配送商品总额达96亿元,配送化肥、农药、种子、饲料等农资产品230万吨,配送食用油、洗化、酒水等日用消费品110万吨,由于采用“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核算、统一价格、统一标识、统一服务规范”的连锁经营方式,减少了流通环节,降低了流通成本,使农户、商家、邮政共同受益,方便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
解决就业稳定农村
山东省邮政公司副总经理刘福义告诉记者,目前,山东省有8万处村级“三农”服务站,覆盖95%以上的村,平均每个站可解决就业2人,直接雇用农民16万人,在农时旺季更是全家老少齐上阵。他说:“以平均每个站点5000元计算,这些农民不离乡、不离土,每年可增加现金收入4亿元。既稳定了农村农民工队伍,解决了就业问题,又提高了这些农民的收入。”据了解,大部分“三农”服务站通过与邮政合作,收入显著提高,部分业务发展好的站点负责人2008年收入超过5万元,而当年全省农民人均收入为5640元。
“现在国家对农村和大学生就业投入都很大,寻找的就是投入的支点和平台。今年国家安排的‘三农’财政投入是7000多亿元,若能从中拿出一部分投入邮政‘三农’服务站建设,就可以在服务农村的同时安排数万大学生就业。对眼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作出巨大的贡献。”在高密,生物制药公司的总经理张世家对于利用邮政渠道服务“三农”有着更加独到的看法。他说:“温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会给予社会保险和岗位补贴。邮政若能抓住机会,不但可以探索服务‘三农’的新模式,而且可获得国家财政的扶持,创造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网络管理才是优势
在开展服务“三农”工作的6年时间里,山东邮政聘请农技专家对物流骨干“三农”服务站和科技带头人进行培训,迅速培育了一大批骨干站长和优秀农民。仅2008年,就为临沂、青岛、潍坊、聊城、菏泽5市的村级优秀“三农”服务站培训了600多人。
截至2008年年底,山东邮政累计种植示范田2.4万亩,基本做到“乡乡有试验田、村村有示范点”。此外,他们还自筹资金在全省配备了200余台测土配方仪,免费为农民服务,推动农民科学种田,降低农民生产成本。目前,测土配方技术服务行政村2.7万处,引导农民科学种田施肥面积达1700多万亩。
“我这里农民人均土地就是一亩左右,如果种粮食一年纯收入也就是五六百元。农民要致富必须寻找更多的途径。”平度市副市长牛润之认为,除了给农民减负,还需要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在这两方面邮政的参与都可以带来积极的影响。一方面,邮政利用既有的渠道和运递网络服务“三农”,可以大大降低农村的流通成本;另一方面在合作社和农技网络破碎的情况下,邮政的平台正好可以填补服务的空缺。他强调,在业已成熟、竞争激烈的农资市场上,邮政能够“挤进去”并实现快速增长,就是因为有着天然的优势。
一位年近6旬的农技推广研究员用“线断网破人心碎”来形容原来的农技推广网,他说,有了邮政这个平台又活了。在采访中,记者也不断从“三农”服务站的负责人口中听到“我们有人管”、“我们是统一进货”之类的言语,其中可以感到他们由衷的自豪和对邮政网络的信任。而对网络的不断维护和精细管理也成为山东邮政服务“三农”的一个亮点。
更多关于 三农 的邮政新闻
更多关于 三农 的站内信息
本站部分文章转载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Email和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