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券里的邮政商机
发放消费券能够在一定时期内拉动内需、刺激消费,同时将财政红利还之于民,对于提振经济和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作用。在杭州等地发放消费券“试水”成功之后,全国许多地方也群起效仿。在这场“券风”中,邮政企业可在消费券的发放过程中凭借自身优势发挥独特的作用,寻到商机。
首先,利用邮政企业的网络优势,能够大大降低消费券的发放成本,提高消费券的发放效率。现阶段各级地方政府为刺激消费所发放的各类消费券大多为政府定点发放,或通过民政系统、企事业单位、学校和居委会发放,也有网上申领,甚至有通过边检发放消费券的,发放流程涉及诸多环节和层面,成本不菲。如果统一由邮政部门代发、代售或投递发放,不仅可节约大量人力物力,简化发放流程,而且可以避免某些地方曾经出现过的发放现场发生哄抢,以至于不得不动用警力维持秩序的情况;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地将消费券派发到市民手中。这样,在为政府分忧,体现邮政服务经济、服务民生的普遍服务职能的同时也能为邮政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
其次,消费券作为特殊时期的产物,其拉动内需、刺激消费的功能定位决定了发放对象是有选择性和针对性的。邮政企业丰富的营销数据库在此时大有用武之地。各地发放的消费券种类繁多,从最早的旅游消费券到现在的教育券、培训券、医疗券、文化消费券等,可谓五花八门,每种消费券都针对着不同的特定人群,有着特定用途。利用邮政数据库分门别类定向发放,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大大降低发放成本,减少发放的盲目性,有效提高消费券的效能,避免一些地方发放旅游消费券时的“冷暖两重天”现象。
在各级地方政府发放各类消费券的同时,许多企业也加入到这场“券风”之中。这种商业消费券比之政府发放福利性的消费券有更大的市场覆盖面和运作持续性。对于邮政企业来说是个市场广阔和利润丰厚的“蛋糕”。以国美、苏宁在商场内发放消费券的运作方式为例,同样一张家电消费券发放到低薪人群和中等收入者手中起到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几十元、几百元的家电消费券对于主要购买生活必需品的低薪人群如同鸡肋,而对于有消费欲望和消费能力的人则能够起到极好的促销效果。利用邮政数据库精确定向发放,能够有效地避免发放中的随机性和盲目性,对于企业促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上所述,邮政企业在这场“券风”中大有可为,应该积极争取和参与,拓展新的市场。
更多关于 消费券 的邮政新闻
更多关于 消费券 的站内信息
暂时还没有相关的站内信息本站部分文章转载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Email和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