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发展集邮业务切入点要合适
早些年一些单位在发展业务时有些急功近利,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业务的健康长效发展,尤其像集邮业务,一哄而上地做高档金银收藏品,不管自己是否了解产品内容,也不管客户是否知晓邮品的意义,就上门推销高端的金银制品,少则数千枚,多则数万枚,只要销售成功便万事大吉。如此这般,便很少有回头客,营销员硬着头皮再次登门拜访客户,也大多被婉言拒绝。
集邮业务销售的产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邮资封片类的传统集邮产品,另一类是金银制品类的高端收藏品。传统集邮品一般按邮资票面价值作为参考价值进行销售,金额小,见效慢;而金银制品是按材质的价值及预计收藏价值作为参考价值进行销售,效益高,营业额也高,见效快。因此,很多营销人员为了指标等各种因素,想方设法销售高档产品,从而达到快速完成任务的目的。但如此开发无度,迟早无路可走。我认为必须在地方上培育集邮市场,找寻合适的机会,用合适的产品打开一条通道。
2003年年初,常州局推出企业形象年册业务,该业务是在传统精装年册的基础上,按客户的需求自行设计封面封套,在扉页之前可免费印刷8个页面的企业形象宣传页面,价格同普通精装年册,起印量200本。跑了多家单位,大多数都表示想法很好,东西也不错,但我所在的农村小镇上,还没有哪家单位能在单一宣传礼品上愿意投入近4万元的资金。正当灰心之际,偶然看到镇政府的招商宣传册,里面有一些关于本地历史、乡土风情、主要企业的介绍。由此,我大胆地把它与企业形象年册结合起来———以镇为单位做一本合集,既能宣传企业又能宣传地方,让每个参与单位都预订数十本,从而以合集的方式解决量的问题;封面用当地美丽的太湖水乡风景,内页前几页可以介绍本土的人文历史、地理环境和水乡特产,后几页可以对当地的教育事业和企业进行一些宣传。我把这样的方案一介绍,大多数客户都表示:愿意参与,且订购三五十本完全能够接受。随后,我把我的设想与镇政府几位主要领导沟通,承诺邮政设计制作一份宣传地方和企业形象的礼品,不需要政府一分钱,如镇政府需要可以向邮政订购。这几位领导都表示可以尝试一下。结果,首批250本《雪堰镇》企业形象年册一到支局就销售一空。
积累了第一年的经验,每年我都进行调整和改进,至今每年都制作了企业形象年册,累计制作近2000册,仅针对镇政府的企业形象年册就创收40多万元,已经形成了一个稳步发展的长效业务。
我认为,在集邮业务营销过程中,只要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总有一款邮品能够适合客户。重点是应站在客户的角度多考虑:该邮品客户是否能够接受和承受?给客户能够创造多少价值?营销成功后,要多关心客户的反馈,引导客户正确理解、使用产品,不断完善、持续改进才能使业务长效健康发展。
更多关于 集邮 的邮政新闻
更多关于 集邮 的站内信息
本站部分文章转载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Email和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