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三农,邮政任重而道远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三农”问题热度不减,依然是代表、委员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在记者采访过程中,一些代表纷纷表示,邮政在服务“三农”工作上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并对邮政服务“三农”工作寄予厚望。
近年来,邮政部门积极响应中央服务“三农”的号召,加大服务“三农”工作力度,努力拓宽服务“三农”的领域和空间,借势“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初步建成了邮政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截至2006年年底,已经在全国24个省(区、市)的广大农村建成了22万个邮政“农家店”,为广大农民提供了种子邮购、农资配送、代收话费、报刊订阅、邮送广告、汇兑、储蓄等多元化、全方位的邮政服务。同时,不断加大邮储资金的支农力度,自2003年至今已累计向农信社提供了近46亿元资金,每年通过邮储和汇兑两个渠道,共向农村回流资金1.3万亿元以上。到今年1月底,邮储部门累计发放定期存单小额质押贷款12.46亿元,共3.46万笔。邮政服务“三农”受到了广大农民朋友的欢迎,获得了地方政府的认可,也得到了中央的肯定。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三年对邮政发挥服务“三农”作用提出要求。
对于邮政投身新农村建设并为此而做的大量工作,内蒙古代表团赵慧代表表示,这些是邮政积极融入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同时,她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邮政开展农资配送,一要结合当地实际,二要控制产品价格。这后面一点,与河北代表团刘大群代表不谋而合。刘大群代表现任河北省农业厅厅长,对于“三农”,他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告诉记者,现在国家有很多惠农政策,像“多予少取放活”,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对农民增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这些政策相当一部分被农用资料价格上涨等因素抵消掉了。
因此,刘大群希望邮政配送农资产品时,在价格方面要控制一下,同时一定要保证货真价实,坚决杜绝假种子、假农药。当听到记者介绍说,邮政服务“三农”网点实行统一名称标志、统一经营、统一价格、统一渠道、统一服务和统一管理“六统一”时,他表示,邮政和全社会应该一道,带着对农民的感情、对社会的责任和对未来负责的精神去做好服务“三农”这项工作。
同样是投身于新农村建设,因为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的不同,邮政服务内容也有所区别。浙江代表团傅企平代表所在的浙江省奉化市萧王庙街道滕头村,是个只有803位村民的江南小村,但村里却拥有60家企业,2006年,全村实现GDP4.51亿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16700元。在这里,村民们享受到的邮政服务与城市居民并无二致。虽然村里没有邮政所,但每天都有专门的邮政工作人员前来服务,包括投递信件、报刊的投递人员,配送牛奶的邮政物流人员,收寄快件的邮政速递人员,销售保险的邮政代理保险工作人员,等等。傅企平代表说,村民们之所以选择邮政、信赖邮政,是因为邮政与他们一起,共同经历了滕头村由温饱到小康、由小康到富裕的跨越式发展过程,对于邮政,村民们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感情。
当了解到从3月1日起,邮政储蓄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办定期存单小额质押贷款业务时,傅企平代表认为此举会引发滕头村村民的极大兴趣,因为村民们需要资金来扩大再生产。这在一直认为“资金的缺乏是影响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瓶颈”的刘大群代表听来,同样是个利好消息。他认为,包括邮政储蓄在内,相关金融部门都应该来关注这个问题,并且要在降低贷款信用等级、提高贷款额度等方面拿出一个具体的操作办法,以满足农民的资金需要,推动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生产的发展。邮政储蓄要开办好这项业务,要修“内功”,完善自身建设,要敢于走进市场,并利用市场的力量发展壮大。这与湖南代表团刘云柱代表的“要增强邮政储蓄的市场竞争力,敢于同其他金融机构‘共舞’”和傅企平代表的“引进高水平人才,让这项业务真正发挥出它的作用”的观点殊途同归。
看来,邮政服务“三农”,天地广阔,重任在肩。
更多关于 三农 的邮政新闻
更多关于 三农 的站内信息
本站部分文章转载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Email和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