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攸县邮政局快速发展纪略
3月里的湖南攸县,处处洒满了春日的阳光。与之相伴的还有攸县邮政局在业务发展中呈现出来的勃勃生机、职工满腔的工作热情和灿烂的笑脸……喜悦源于成绩。截至今年2月底,攸县局邮储余额达到6.2亿元,同比净增了5772万元;完成入账汇款业务量2625万元,实现业务收入120.25万元……通过擂响人事、管理、经营“三通战鼓”,攸县局已经从一个基础设施条件极差、业务发展相对落后的单位,一跃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成为株洲市所有县级邮政局中经济运行质量最好的一个。
人才激活竞风流
要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人才是关键。通过多次组织公开竞聘,攸县局变过去由人事部门“相马”为职工主动参与“赛马”,形成了一整套的人才遴选机制,促进了基层人才的脱颖而出。
2006年10月,当了3年多乡邮员、深受百姓欢迎的李决算通过参加公开竞聘,当上了桃水支局局长。他兴奋地告诉记者:“我怎么也没有想到,一名普通的乡邮员能通过公开竞聘成为支局长。”同李决算一样幸运的还有廖文新。通过公开竞聘,他一步一步从司机岗位走上了黄丰桥支局局长的岗位。自2006年4月上任以来,他在短短半年多的时间里,就改写了黄丰桥支局代理保险“零出单”的历史。到当年12月底,黄丰桥支局共代收保费50多万元,净增邮储余额近1000万元,实现业务收入28万元,超计划4万多元,名列全县各支局前茅。
在采访中,攸县局局长邓稳龙告诉记者:“过去,局里‘七大姑、八大姨’的现象十分普遍,业务发展受到严重制约,管理难度相对较大。为扭转这一现象,我们一方面通过公开考试,招聘了40余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充实职工队伍;另一方面努力提高在职职工的综合素质,2006年共有25人参加了职业技能鉴定考试,有10人通过了邮政会计从业资格考试。”
精细管理出效益
从粗放型走向精细型是企业“强身壮体”的关键一环。由此,攸县局在管理上开始了质的飞跃。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何谓“精”?何谓“细”?走进攸县局才能真切地感受到。在邓稳龙“一切都以数据说话”的要求下,在各部门办公桌上摆得最多的就是数据报表;在营业网点,墙上粘贴着营业员当天的工作内容及前一天工作的完成情况;“将非生产性支出压缩到最低,加大对生产成本及业务发展的支出”成为攸县局财务管理的宗旨……通过采取由办公室统一负责对外接待和各支局(所)所有费用定额包干、超支不报、节约有奖的办法,2006年,该局单是接待费就由原来的一年十二三万元降到七万元左右。与非生产性支出大幅降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职工收入不但实现了按时发放,而且年收入还从原来的1.2万元提高到2006年的2.1万元。
企业运营成本降低,但业务发展可绝不能落下。为彻底改变长久以来网点脏、乱、差的局面,攸县局累计投入160多万元,对营业网点进行了一次大范围的改造和装修,并添置了一些生产设备,促进了业务的发展。
创新经营增活力
攸县是一座新兴工业城市,经济活跃,资金流量大,居民普遍投资意识较强,而储蓄意识不高,这给邮储发展带来很大难度。面对困难,攸县局一改全员营销的经营模式,提出了“扩大基础客户群,做大中间业务”的发展战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绿卡发放量从2003年以前的累计9000张,发展到2006年单年的3.6万张,由此促进了邮储活期存款比重的大幅上升,邮储市场占有率2006年也比2005年提高了0.89个百分点,达到了17.1%;2006年绿卡交易额达2.5亿元,完成年计划的200%,实现业务收入90万元;邮储余额从2003年的2.1亿元上升到2006年的5.64亿元。通过加强项目营销,代理分红保险业务量完成227.4万元,代收续期保费584.92万元。
储汇业务的快速发展,激起了其他专业的“斗志”。在函件业务发展上,攸县局与18家单位签订了邮政贺卡制作协议,共销售2007年度邮政贺卡11.81万枚,实现业务收入34.9万元;通过加强营投平台建设,优化投递作业组织,积极改进报刊收订方式,努力扩大报刊收订范围,共完成2007年度报刊收订流转额359万元,收订包销报刊8097份……2006年,攸县局累计实现业务收入1604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06.3%。
更多关于 攸县 的邮政新闻
暂时还没有相关的邮政新闻更多关于 攸县 的站内信息
暂时还没有相关的站内信息本站部分文章转载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Email和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