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全国人大代表谈邮政服务企业
客户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中国邮政深谙此理。在多年的经营与服务中,中国邮政开发并拥有了很多客户,其中不乏一些大客户。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当记者问几位企业家代表如何看待邮政网络时,他们都把邮政网络比做平坦宽敞、通达四方的高速公路,把企业则比做一辆车,说一旦驶上这条“高速路”,“车辆”就可畅行无阻,飞速前进。全国人大代表傅企平所在的浙江省奉化市萧王庙街道滕头村有60多家乡镇企业,这些企业与当地邮政部门有着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邮政速递、邮资封、邮政贺卡和邮政鲜花礼仪等业务对这些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现在,滕头村企业使用最多的就是邮政速递业务。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当地邮政部门变“坐商”为“行商”,主动联系企业,只要企业有需求,就随时派人上门取件,而且确保送达时限。因此,虽然当地快递公司越来越多,但由于邮政部门实力强、服务优,多数企业还是青睐邮政速递。
在傅企平看来,邮政的网络优势是其他企业所无法企及的,应该利用这个资源把物流业务做好做大。“如果邮政物流再强一些,滕头村所有乡镇企业的物流业务完全有可能交给邮政一家。”傅企平说。
在滕头村乡镇企业考虑是否和邮政部门扩大物流业务合作范围的时候,江苏的羽绒服装生产企业波司登公司已经付诸实践。近几年,随着企业快速发展和销量的不断攀升,波司登公司的车队已经难以满足产品运输需求,他们急需寻找一个合适的物流合作伙伴。选择谁呢?“说话快、走路快、开车快”的波司登公司总经理、全国人大代表高德康把“绣球”抛给了邮政物流。当记者问及波司登公司选择与邮政物流合作的原因时,高德康的回答很简洁:“邮政物流准时率高,到达时间比较快,价钱合理。”
谈起与邮政未来的合作,高德康说,羽绒服装企业今后要面向各个阶层、年龄的消费者,有针对性地开发小批量、多品种的产品是发展趋势,甚至可能直接送货上门。到那时,邮政守信用、时间快、有保证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它可以帮我们抢到时间,抢到了时间就意味着抢占了市场,抢占了市场就能增加效益。
无论是拥有60多家乡镇企业的滕头村,还是拥有1.6万余名员工、2006年品牌价值高达102.2亿元的波司登公司,抑或是其他大客户,邮政都通过自己的各项服务,实现了与合作伙伴的双赢。但面对中小型企业,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小型企业时,邮政应该以怎样的方式与它们实现双赢呢?来自广东的全国人大代表徐生辉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发展邮储小额质押贷款业务。
徐生辉是汕尾市海丰县梅陇镇梅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村里有10余家村办企业,主要以加工金银首饰为主。他举例说,资金周转不过来是小型企业发展的瓶颈。当企业遇到资金短缺问题时,邮储小额质押贷款业务就帮了大忙。哪怕是贷到三五万元的资金,没准就能把企业救活了。等企业发展好了,还清了贷款,并且把剩余的款项再存到邮政储蓄,这又支持了邮政的发展。这样,双方在贷与存之间实现了共赢。
付出总有回报。邮政利用网络、渠道、资源等优势服务企业,助其腾飞;企业发展壮大了,再与邮政携手并进,合力发展。这是傅企平、高德康、徐生辉等人大代表在今年“两会”上传递出来的声音。
更多关于 邮政服务企业 的邮政新闻
暂时还没有相关的邮政新闻更多关于 邮政服务企业 的站内信息
暂时还没有相关的站内信息本站部分文章转载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Email和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