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邮储“交易成功率第一”背后的故事
本报通讯员 刘立晶
在2007年全国邮政工作座谈会上,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刘安东自豪地提到一个数据:“2006年11月,邮政储蓄跨行交易成功率达99.29%,在全国银行界创历史新高,在各家银行机构中排第一位。”能够夺得这一殊荣,北京邮蓄跨行交易成功率的大幅提高功不可没。2006年11月,北京邮蓄跨行交易成功率首次在北京市银联机构排名中位居榜首,而且交易差错率显著下降、ATM完好率大幅提高,几项硬指标实现历史性突破。截至2007年2月,北京邮储跨行交易成功率始终在北京市银联机构中名列前茅。
从末游到龙头,排名的大幅提升其实在百分比的数字上只是毫厘之间的差距,然而就是这小数点前后两位数字的变化,代表的却是一个“蚂蚁扳倒大象”的奇迹。
工作人员正在调试设备。
把脉“邮储的心脏”
北京“邮储的心脏”位于北京邮政信息技术局中心机房。论设备水平,由于建设早,这里的硬件设施已经相对落后,在全国邮政如此,在北京银行业中亦然。因此,在北京银联各项考核指标的排名中长期居于下游是硬实力的客观反映。然而,信息局不想躺在“先天不足”的理由上过日子,在圆满完成2005年工程年的各项邮政系统建设任务后,他们自加压力,将2006年的目标定在了“争先”上。
明确了目标,信息局副局长张朝胜带领年轻的技术骨干,开始为“邮储的心脏”把脉,仔细比对中国邮政和北京银联的相关考核指标后,他们认为在现有条件下,北京邮储提高考核成绩完全有潜力可挖。针对跨行交易成功率和ATM完好率这两项差距最大的指标,进行逐项分析并得出结论:影响跨行交易成功率的症结在于银联前置服务器配置较低,在交易量日益增大的情况下不能满足系统的运行要求,往往需要重启才能使系统恢复正常,严重时,一天重启四五次是常事,系统故障必然造成跨行交易失败。因此,只要能改善硬件环境,优化软件,跨行交易成功率从后三名跨入先进行列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影响ATM完好率的主要因素:一是缺少技术手段,不能实时监控ATM的运行状况;二是与业务主管部门沟通交流不够,使ATM在安装、移机等方面存在管理上的“脱节”现象。
北京邮政公司领导对提高ATM完好率的工作非常重视,主管领导多次亲临现场,给予具体的工作指导。储汇局给予了大力的支持配合,加强了业务考核。信息局牵头理顺了管理操作流程,自主开发研制了监控软件,实现了对ATM的实时监控,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储汇局业务管理部门,实现了“闭环”管理。由于措施得力,ATM的完好率很快从82%提高并稳定在96%以上,创造了直接的经济效益。
然而通过改善硬件,优化软件,提高跨行交易成功率的设想一经提出就遇到了障碍。因为如果按照实际需求,更新两台高配置的PC服务器,成本就得70万元,再增加磁盘阵列又得50万元;如果换用两台小型机也得140万元。这笔不小的投资,让他们犯了难,资金不投入,问题得不到解决,安全隐患自然存在;投入的话,2007年下半年按照全国邮政的计划进行银联前置,ATM/POS前置软件统版时还得更换设备,必然造成重复投资。
软实力的决胜
目前一些大商业银行的设备都是“双机热备”,甚至通信线路都是“双备”,而北京“邮储的心脏”目前处于建设改造期,机房网络配套设施有待优化、完善。信息局技术人员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资金一时无着落的情况下,由经验丰富的工程师组成了技术团队,利用业余时间对机房设施设备清理排查,找到两台2005年绿卡统版时淘汰下来的小型服务器,于是自己动手开始对整机、软件进行调整。就是这重新“激活”的两台闲置的小型机,在不增加公司投资的情况下,使银联前置系统的处理能力和稳定性都有了较大提高,并实现了关键业务设备“双备”的目标。
信息局强化运维管理的过程不仅“激活”了设备,更激发了这个朝气蓬勃的队伍的斗志。由于邮储业务发展迅速,特别是中间业务不仅系统多,而且业务规则变化特别快,每个月都得有七八次版本更新。银行进行此类业务调整时,需要暂时中断业务,而信息局技术人员却认为必须把操作时间压缩在最短范围,多中断业务一分钟也会影响整个交易成功率。因此,对所有与银联交易有关的系统升级,总是在白天反复研究操作流程,熟悉脚本,一分一秒地计算时间,尽可能地将一次长时间的大操作拆分成若干个小操作分段实施,并在晚上11点以后进行数据备份,凌晨ATM使用率最低时进行系统升级,宁肯辛苦自己,也要保证交易正常。
独树一帜的柔性管理
“在信息局,大家都像一家人似的,有了想法可以随时交流,所以思维也能特别活跃。作为科技支撑部门,我们对自己的定位中就有一条:多想办法支持业务发展。像邮储ATM行外点布放越多越能带来效益,专业部门以及支局谈下来一个布放点非常不容易,但签下一个点后再申请网络专线,开通时间往往很长,这样租金就得一天天地白交,所以我们的工程师就反复琢磨,并通过调查北京其他银行情况,多次进行安全测试等办法提出了使用无线上网的新模式,现在上午签约下午就能安装开通ATM,而且这种新思路每月能为全局省不少钱呢。” 终端部主任薛军说。
信息局,在拥有两万多名职工的北京邮政算不上大单位,但工作性质、人员构成在邮政企业中却比较独特。采访中,笔者一次次被这条不为人们熟知甚至看不见的战线上的故事打动,又一次次通过和谐、温暖等字眼,强烈地感受到这个强大、团结的集体的魅力。
更多关于 北京 邮政储蓄 的邮政新闻
更多关于 北京 邮政储蓄 的站内信息
本站部分文章转载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Email和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