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绿色大网增效益
公元2007年9月29日。这是所有中国邮政人都应该记住的一天,所有邮政用户都应该感到高兴的一天。这一天的10点30分,全国31个省(区、市)邮政营业系统与网运系统互联互通一期工程正式上线运行。从这一刻起,窗口收寄邮件的信息,在一瞬间就会传递到邮件运递的各个环节,从而能够保证邮件更好更快地寄达目的地。
这一瞬间浓缩了中国邮政几年间对能力建设的追求与探索。近几年来,中国邮政不论是信息网的建设还是实物传递网的建设,都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形成了一张信息网和实物传递网相互交织、互为补充,全方位、立体式的绿色大网,极大地促进了邮政行业的发展,有效地支撑了各项业务的发展,迅速地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邮政网络能力大幅提升
邮政****运营后,中国邮政更加重视邮件的运递速度,加大了实物传递网的建设力度。特别是2003年以后,邮政实物传递网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03年9月26日,中国邮政与铁道部签订框架协议,利用铁路行李车运邮;2004年,与铁道部共同出资组建了新时速运递股份有限公司,开通北京至广州、上海等地的行包专列;同年8月19日,中国邮政航空公司开通“全夜航”,中国邮政航空网正式组建;2005年7月28日,西南、西北物流集散网的开通,标志着相对****的邮政物流干线网络平台初步建成;2007年7月19日,中国邮政南京航空集散中心开航,标志着我国邮政航空事业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在重点建设实物传递网的同时,中国邮政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和社会进步、市场竞争的需要,作出了加快邮政信息化建设的战略部署。从 2003年 6月到 2004年 12月,全国 31个省(区、市)的邮政储蓄统一版本系统分四批成功切换上线,成为中国邮政建设史上的里程碑,中国邮政仅仅用了一年半时间就高效率、低成本地完成了覆盖全国 3.2万个储蓄联网网点的工程建设。统一版本工程也被看作是实施“科技兴邮”战略,以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提升邮政储蓄品质的标志性工程,为邮政储蓄健康顺利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4年,中国邮政开始进行财务量收信息系统工程建设,标志着信息化建设由面向生产作业和前台服务,向面向经营管理和为领导提供决策支撑转变;同年年底,全国邮政营业电子化支局统一版本推广工程在山东、天津、海南 3个省(市)局进行试点,2006年11月 22日,随着广东邮政1904个营业系统联网网点上线,全国 31个省(区、市)邮政营业电子化支局系统都实现了版本统一;2004年年底,中心局“两子系统”全面上线成功,全网实现了信息的互联互通,邮政实物网在分拣和运输环节实现了信息与实物的同步传输,总包信息一次生成,全网共享;2007年9月29日,邮政营业系统与网运系统互联互通一期工程正式上线运行,这标志着从营业窗口收寄的信息直接联系上了从运输到投递的所有环节,邮件的传递能力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三大板块业务协调快速发展
从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召开到2007年的5年间,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样,市场也在变,中国邮政因势求变,注重调整业务结构,使各项主营业务的经营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经过5年的努力,邮务类业务、速递物流类业务和金融类业务三大板块协调发展效果明显。5年来,各专业都保持了快速、平稳的发展态势,形势令人欣喜。今年上半年,各专业又都基本上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函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0%以上,集邮、速递、物流、汇票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0%以上,储蓄业务收入、代理和信息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以上,包裹、报刊业务也达到5%~7%的收入同比增幅。同时,邮务类业务规模逐步扩大,开始进入加速发展阶段,累计完成收入110.4亿元,同比增长18.4%,完成年计划进度的57.6%,同比增幅和完成进度创5年来最好水平。速递物流类业务实现持续快速增长,累计完成收入60.3亿元,同比增长21.8%。金融类业务稳步增长,累计实现业务收入186.7亿元,同比增长14.74%,完成年计划进度的55.3%,其中汇兑收入同比增长28.7%,储蓄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4%。
5年来,中国邮政经济实力大大增强。2003年,全国邮政业务总量完成541亿元,邮政业务总收入完成526亿元;2004年,全国邮政业务总量完成564.3亿元,邮政业务总收入完成534亿元;2005年,全国邮政业务总量完成625.5亿元,邮政业务总收入完成577.2亿元;2006年,邮政业务总量完成730.5亿元,邮政业务总收入完成649.3亿元,业务量收连年递增。今年上半年,全国邮政业务总量完成400.8亿元,同比增长13.1%;业务总收入完成368.3亿元,同比增长16.3%,增长幅度为邮电分营以来最好的一年。半年的收入已达到邮电分营之初1999年全年的业务总收入,完成全年预算进度的54.9%,创近年来同期进度最好水平。
数字是枯燥的,但透过这组枯燥的数字,我们看到的是中国邮政职工努力拼搏、发奋图强的精神风貌,是邮政实力的大幅提升。
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
2003年以来,中国邮政经济运行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那种只注重数量指标,不注重质量指标的现象得到了明显改善。各地邮政部门在抓好服务大众的同时,狠抓经济运行质量,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企业正不断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快速发展型向又好又快型发展,从根本上转变了邮政经济发展方式。
全网生产性成本配置力度以及支撑业务发展和核心能力建设的各项投入不断加大。今年上半年,全国邮政局所网点修理费同比增幅超过40%。非生产性成本继续得到有效控制,管理费用增幅低于总收入增幅10个百分点,百元收入管理费用比去年同期又有了进一步下降。全网收支差额较好地控制在预算范围内,北京、上海两个收差市超额完成收差预算目标,其他省份也都控制在支差预算进度内。全网货币资金存量基本保持稳定,付现能力较年初进一步增强。31个省(区、市)公司银行借款逐步减少,全国邮政应收款项总体规模初步得到控制,经营风险处于严密监控之下。
5年来,中国邮政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不断积聚能量,蓄势待发。今天的中国邮政就像一艘平稳行驶在市场经济海洋中的巨轮,正乘风破浪,昂首前行。
更多关于 邮政 的邮政新闻
更多关于 邮政 的站内信息
本站部分文章转载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Email和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