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邮政发展农村邮政物流服务三农经验现场会成功举行
5月25日~26日,张德江副总理亲自出席了全国推广山东邮政发展农村物流经验现场会,实地考察了青岛平度市邮政“三农”服务站和邮政物流配送中心,对邮政参与农村物流给予高度评价,并提出五点具体要求。副总理亲自抓,六部门联合出台政策文件,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十省主管领导集中赴青岛平度市“取经”,以这样的力度抓一件事,在我国的经济工作中并不多见,而在中国邮政****运行后更是第一次。这样的重视和支持是邮政之幸,是“三农”之福,是压给中国邮政的一副重担,也是为邮政发展开启的机遇之门。
“三农”需要邮政,因为邮政堪担此任。为夯实经济发展基础,党和国家将解决“三农”问题作为长期发展战略,并制定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特别是2005年以来,中央连续5年的“一号文件”都明确提出了支持邮政开展农资连锁经营的内容。在这次现场会上,张德江副总理更是要求各部门充分认识做好农村邮政物流的重要意义,指出“邮政服务‘三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活动,是扩大内需应对当前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是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贡献,是深化改革发展邮政物流的重要探索”。
中央政府对邮政服务“三农”的坚定支持,来自于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瞻远瞩。近年来,随着原有国营农资服务网络的衰落,广大农村缺乏组织体系完备、服务网络健全的大型农资流通行业,县以下农村流通领域迫切需要具有高度责任感、有组织贯通能力的企业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惠农政策,满足农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生产生活需求。与此同时,中国邮政具有诸多服务“三农”的得天独厚优势———实物网络遍布城乡,运输能力不断提升,组织机构严密,管理基础扎实,基层执行力强。组织农村物流的“国家队”,邮政应是不二之选。
做好“三农”服务是邮政的发展良机。由于承担着普遍服务的重任,中国邮政不可避免地承担了由此带来的巨大成本,特别是在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的农村,业务量收与邮政局所网点开办成本间存在很大缺口,农村邮政亟须寻找生存的支点。一方面,邮政服务农村不可中断;另一方面,从服务人口数量到服务面积,农村邮政都占有绝对比例,一些地方甚至超过70%。为减少农村邮政的政策性亏损,解决基层员工“吃饭”问题,进一步巩固邮政普遍服务的基础,提升服务能力,做好农资配送等服务“三农”工作,也是邮政发展的出路所在。有了从中央到各地、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中国邮政作为国有企业,在农村市场中的发展空间巨大。
其实,中国邮政一直是服务“三农”的生力军。近年来,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中国邮政的各项业务都针对“三农”在深挖市场,不少业务、许多地方都作出了亮点,山东邮政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现场会上,张德江副总理要求各地、各部门认真组织推广山东邮政发展农村物流的经验——坚持“扎根农村、贴近农民、服务农业”的服务宗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逐步形成服务“三农”的“四大模式”,即产品、标识、配货渠道、产品价格、服务标准、经营“六统一”的管理模式,“连锁经营+配送到户+科技服务”的经营模式,“政府+邮政”的监管模式和“农民受益+企业增效+邮政发展”的战略模式,使邮政农村服务领域得到了有效拓展。正是山东邮政的出色表现,为农村邮政物流蹚出了一条发展之路。
青岛现场会是对邮政的鼓励支持,也是对邮政“三农”服务的期望和鞭策。事实证明,邮政开展服务“三农”工作,农村有市场、农民有需求、政府有要求、邮政有实力。通过发挥自身优势,打造农村物流新模式,邮政有希望逐步成为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的主渠道。
重任面前,中国邮政不可懈怠,我们应以更大的热情、更强的责任感投入到发展农村物流工作中,按照张德江副总理的要求,大力推进网络建设,建立组织严密的管理控制体系,始终确保服务质量和水平,在助推“三农”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尽力的同时,为中国邮政的发展开创一个更加辉煌的未来。
更多关于 山东 三农 邮政物流 的邮政新闻
更多关于 山东 三农 邮政物流 的站内信息
本站部分文章转载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Email和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