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影响下农村邮政储蓄发展浅析
面对金融危机的影响,邮政储蓄业务的发展不容置疑地感受了冬天般的寒冷,特别是发展模式单一的农村储蓄业务影响尤其严重。以我们毕节地区为例,邮政储蓄分布在农村的大多数网点从2008年年底以来就遭遇了余额的缓慢增长甚至下滑的局面,就连近年来邮政储蓄发展一直处于高速平稳状态的毕节现业城郊局也未能幸免。截至2009年2月28日,毕节现业城郊局16个储蓄网点余额净增仅为2272万元,而去年同期13个郊区网点增长额高达3037万元,单个网点平均每月余额增长为116万元。
业内人士都知道,只要有大批的进口汇款,只要外出务工人员往绿卡上打款,储蓄余额就会增长。但是在经济不景气的2009年,外出务工人员难以找到就业机会,导致汇款量大幅度下降:2008年1~2月,郊区网点进口汇款单35341笔,2009年同期进口24649笔,降幅为30.25%;2008年1~2月,进口汇款额4935万元,今年同期为3525万元,降幅为28.57%。
农村储蓄余额赖以增长的进口汇款少了,绿卡打款少了,单一的发展模式使企业感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面对危机,农村储蓄业务发展该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措施呢?笔者认为,有三个方面要抓住、抓好。
一是坚定信心,狠抓业务发展。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大家不能失去信心。因为“没有了信心,就会无心从事,无力干事,无法行事”。恰恰相反,大家应该在危机中寻找机遇,迎接挑战,勇敢面对这场危机,咬定储蓄这项吃饭业务的发展不放松。要紧紧抓住中央提出的扩内需、促就业、保增长的机遇,以邮政储蓄服务中小企业、服务“三农”的品牌优势,牢牢占据城区和农村两个市场,并坚持以网点为依托,积极开展全员营销、专业营销和店面营销,狠抓各类代发业务。邮政储蓄员工历来是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不会被暂时的困难吓倒;要在看清困难的同时,充分认识到面临的新机遇,认真思考业务发展措施、冷静处理业务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科学解决业务发展的障碍,更加有力地执行上级的部署,强力推进邮政储蓄业务的发展。
二是抢抓机遇,用心服务。面对储蓄余额发展的低迷境况,不能听之任之。危机,有危亦有机。今年,国家为拉动内需,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西部基础设施建设,毕节的城市建设也处在突飞猛进的发展阶段,即将开工建设的厦蓉高速、杭瑞高速公路、“一院一场三馆”等大项目,促进就业的同时还带来了大笔的拆迁款,为我们的储蓄业务发展带来了机遇。
为此,我们一方面要让员工走出柜台,转变坐等客户上门的思想,变被动为主动,积极深入拆迁户、补偿村寨进行宣传和营销;充分利用亲缘、血缘、地缘、人缘关系保持与地方政府和各项目部的紧密联系,及时掌握工程动向,真正做到拉网揽收各类征地、拆迁工程的补偿资金;同时,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凭着千言万语、千山万水、千方百计、千辛万苦的“四千精神”,通过走访客户、上门服务等方式着力抓好本地商户、农户存款。另一方面,我们要结合“邮政金融优质服务年”活动,开展精品网点建设和网点标准化建设,从服务质量、服务手段、服务内容、服务态度、服务环境等方面入手,狠抓优质文明服务,进一步提升邮政网点对外服务能力和形象,切实提升邮政储蓄服务水平,将“将心比心、客户称心”、“以人为本、成就客户”的企业文化体现在工作实践中。
三是创新工作机制,全力开拓新市场。一要通过发展新兴业务弥补单一的发展模式。要积极发展邮政绿卡通、商易通、EPOS、淘宝绿卡等对营业网点资源依赖不强的、相对****而又能促进余额快速发展的新型业务,有效扭转过分依赖外出务工人员增储的倾向。新业务的发展需要员工精通以后才能上门入户拓展市场,这就需要员工认真学习钻研新业务知识和技能,而大量的营销只有在做好各项服务工作的前提下占用休息时间才能完成,这必然导致以往的工作方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二要创新工作机制,通过组建营销专组,划块承包、责任到人等措施,以“勤跑腿、广撒网、不怕难”的精神,深入到中小企业、个体商户之中,精心宣传,用心服务。支局长、支行长、营业员和乡邮员应深入门店上门服务,与客户零距离接触,同时,辅之激励考核措施,有效调动起员工大干快上、敢打必胜的信心和积极性,形成“不用扬鞭自奋蹄”的良好氛围。三要抓好各类代发业务,拓展代收费渠道。积极做好代收农村成品烟销售款、代发工资等代理业务的发展,加强区内代收成品烟销售款的经验交流,以优质服务赢得卷烟零售户等重要客户,从而达到沉淀资金发展余额的目的。四要充分发挥专业客户经理的营销作用,通过组织专业营销人员深入城区、农村集镇做好各企事业单位工资代发、财政系列补偿资金的代发,突出示范效应,有效带动大客户的发展。
更多关于 邮政储蓄 的邮政新闻
更多关于 邮政储蓄 的站内信息
本站部分文章转载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Email和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