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包裹的集结地--北京海淀邮电局
全国“爱心包裹”捐赠量截至6月7日已突破80万件。承担全部“爱心包裹”集散、发运任务的北京市海淀区邮电局发扬努力拼搏、奋勇争先的精神,多个部门默契配合,为“爱心包裹”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连续奋战
随着全国各地募捐的“爱心包裹”数量持续攀升,海淀邮电局大宗邮件处理中心面临的压力与日俱增。该中心主任郑弘和党委书记王中伏每天早晨都要进行作业分配,上午在现场调度指挥,中午顶替轮换用餐的员工处理邮件,下午同其他部门负责人进行工作协调,晚上加班加点更是家常便饭,忙起来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连续高强度的工作,使郑弘的体重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下降了近10公斤,他却戏称自己正好借机“减肥”。
5月12日是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纪念日,当天有1万多件“爱心包裹”运抵大宗邮件处理中心。看到负责装卸的人手有限,该中心其他岗位的工作人员全部自觉投入到搬运工作中。当天烈日炎炎,是北京入夏以来的第一个高温天。整包封装的“爱心包裹”重达20公斤,往返搬运一趟就汗流浃背,但是没有一个人迟疑退缩。不到一个小时,“爱心包裹”全部搬运完毕,大家马上又投入到紧张的后续处理工作中。
技术保障
在“爱心包裹”处理过程中,每天凌晨进行的数据导入工作决定着当日发运的“爱心包裹”能否顺利发往灾区。
海淀邮电局设备部门负责人宋宝良在人员紧张的情况下,每天早晨5点就赶到大宗邮件处理中心,把前一天的“爱心包裹”捐赠数据导入交换系统当中,并要一直等到与大宗邮件处理中心的处理人员交接完毕才离开。
海淀邮电局通信运营科科长白桂莲则向相关部门提出了改进“爱心包裹”收寄流程的可行性建议,使“爱心包裹”处理速度进一步提高。海淀邮电局设备部门发现大宗邮件处理中心包裹单打印设备不足,便想方设法在最短的时间内配备了20台打印机,还为他们租赁了大型行式打印机,省去了购买机器的高昂费用,实现了支撑生产、降本增效一举两得。
更多关于 爱心包裹 的邮政新闻
更多关于 爱心包裹 的站内信息
本站部分文章转载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Email和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