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明邮政储蓄支行积极发展农村信贷业务
7月2日下午,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董事长刘安东电话连线远在千里之外的云南省嵩明县邮政局局长和邮政储蓄银行支行行长,直接听取了最基层邮政、银行的工作情况汇报,对邮银合作、共同促进银行信贷业务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
去年以来,全国完成了邮政储蓄银行分支机构组建工作。如何发挥邮政全网优势和银行专业管理优势,是集团公司党组高度重视的重要课题。刘安东深切关注基层邮政、银行的发展,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要求全国各地积极探索,发挥银行网点作用,实现邮政、银行共同发展。
嵩明县是距离昆明市43公里的农业大县。邮政储蓄银行组建时,划分邮政储蓄银行员工4人(含支行长1人),该县只设立了一个二类支行。嵩明县邮政储蓄支行网点面积有200多平方米,共设有3个邮政储蓄台席,1个邮政综合台席。包括支局长、支行长在内共8人,其中,支行长和2名信贷员属于邮政储蓄银行。2008年,该支局完成收入近130万元,其中,储蓄业务收入约占20%,邮务类收入约占80%。
在了解到嵩明县邮政局与县支行的概况后,刘安东关切地问:“你们是如何做好小额贷款业务的呢?”该县支行行长朱晓昆说,我们觉得这项业务很好,去年在昆明市分行的直接领导和支持下,发挥邮政网络优势,就迅速推动起来了。嵩明县邮政储蓄支行一是加强人员培训。安排原来从储汇专业分配来的一名客户经理和一名出纳员参加省分行组织的小额信贷培训,并在昆明市盘龙支行跟班学习实践三四个月后转为信贷员上岗,开展市场营销与宣传、咨询与受理、贷前调查、贷后管理、贷款回收和逾期催收等工作,审查、审批由昆明市分行信贷业务部负责。昆明市分行还派驻信贷员长期在嵩明县邮政储蓄支行开展工作。二是积极搞好宣传。借助邮政资源优势,把“办小额贷款到邮政储蓄银行”的宣传语贴到邮局配送卷烟的车辆上,把信贷员的手机号印在宣传单上进行广泛宣传。同时,加强对农民及外来务工人员的宣传,良好的服务在广大客户中口耳相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三是充分发掘市场。嵩明县农业特色产业丰富、经济活跃,生菜、雪莲果等农产品的种植销售需要资金,近年又面临昆明新机场建设的有利时机,农民购买施工机械,信贷需求旺盛。该县支行把握机遇,充分挖掘市场,每天到支行贷款的客户络绎不绝。截至6月30日,该县累计发放小额贷款947笔、5100多万元,目前结余4080万元。1~6月,小额贷款业务实现收入192万元。这项业务在带来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得到了县政府、人行、银监局等的高度重视和肯定,县邮政局、县支行在当地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力得到了明显提升。
嵩明县邮政储蓄支行组建后,由于没有一类支行,在没有任何储蓄余额收入的情况下,不是坐等上级拨款,而是积极主动开辟新市场,专注发展小额贷款业务。这一做法得到了刘安东的充分肯定,并对此大加赞赏。
“那你们做这个工作有什么体会呢?”刘安东转而又饶有兴趣地询问嵩明县邮政局局长刘向东。刘向东汇报说,银行改革后,市邮政局和市行建立了完备的协调机制,在协调机制下,邮银双方思想高度统一,形成了合作发展的良好氛围。双方一致认为,发展小额贷款业务是一件双赢的事情。
在嵩明县二类支行开办的小额信贷业务中,该县邮政局遵循发展小额贷款业务的规律办事,大力支持邮政储蓄银行做好营销宣传工作。县邮政局还专门让出两间房作为信贷业务工作场地,业务量增大后又让出了会议室给盘龙支行派驻的信贷员和县支行信贷人员使用,还尽可能地提供车辆用于贷前调查。县邮政局不参与信贷业务的经营和管理;县支行在盘龙支行派驻信贷员的指导下,全面负责市场营销与宣传、咨询与受理、贷前调查、贷后管理、贷款催收和正常回收。在实践中,双方逐步摸索总结出“精诚合作、各有所专、厘清责任、共谋发展”的合作经验。
刘向东接着说:“今年邮政业务总收入计划为428万元(剔除物流业务80万元收入),预计今年二类支行办理小额贷款业务,可以划分给邮政局的收入将占全年邮政收入的14%。这项收入相当于净利润,对改善邮政的财务状况作用巨大。支持二类支行发展小额信贷,实现合作共赢,非常有利于邮政的发展!”刘安东听到这里非常高兴,流露出欣慰的笑容,高度赞扬了该县邮政企业和邮政储蓄银行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做法,对邮银双方能够建立通畅的协调机制,识大体、顾大局、重协调、抓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
刘安东指出,西南边陲的嵩明县邮政储蓄支行在关键时刻为全国的发展树立了重要的先进典型,这是邮银双方上下一心、辛勤耕耘、相互支持和共同努力的结果,这套做法符合中国邮政的特点,对全国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这是继陕西创造邮银合作宝贵经验之后的又一个重要的历史性经验。同时,他对嵩明县邮政储蓄支行提出了殷切希望,勉励他们在现有的良好氛围下,发挥优势,再接再厉,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探索更多好的经验,争取更大的胜利。
更多关于 嵩明 邮政储蓄 的邮政新闻
更多关于 嵩明 邮政储蓄 的站内信息
本站部分文章转载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Email和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