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要做现代农村邮政物流体系缔造者
解读主题:邮政服务“三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活动
解读人:北京工商大学研究生部主任、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 何明珂
编者的话:“山东经验”是中国邮政近年来在服务“三农”领域的一个典型。对于农村邮政物流业务,全国各地的邮政企业都进行了多年的摸索和尝试,实实在在地给地方经济和当地农民带来了利益,推动了邮政的改革、发展。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重要指示精神和六部门《关于推动农村邮政物流发展的意见》精神,进一步深入做好邮政“三农”服务工作,特别是邮政农村邮政物流工作,是邮政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内的工作重点。本报将把《贯彻落实山东现场会精神》栏目报道继续引向深入,分三个阶段进行深入报道:第一阶段,山东经验解读。第二阶段,典型推介。欢迎各地作者踊跃参与,展示各地邮政贯彻落实山东现场会的具体措施及因地制宜开展农村邮政物流工作的经验。第三阶段,互动讨论。本报将组织有关邮政开展农村邮政物流工作的话题讨论。
典型推介来稿请采用通讯体裁,在展示、总结以往经验、典型的基础上,突出报道各地的新做法和新举措,体现自身在发展农村邮政物流方面的积极努力和创新思维。可以是一个省(区、市)公司的经验,也可以是一个地市邮政局、一个县邮政局的做法。文章要求:主题明确,重点突出,语言简洁易懂,字数2000字左右。来稿请注明“邮政农村邮政物流业务报道”字样。邮箱地址:news@chinapost.com.cn。
从本期起,本版推出连续报道,对“山东经验”进行全面解读。
背景回顾:全国推广山东邮政发展农村邮政物流经验现场会指出,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内容。我国城乡发展严重不平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大力发展农村邮政物流,为广大农民提供物资配送、科技、信息等服务,将有效地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扩大农村就业,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同时,大力发展农村邮政物流,将有力地推动整个物流业发展,提高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采访时间:7月31日
采访地点:北京
中国邮政报:“要想富,先修路”,这句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充分说明了“流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请您介绍一下当前农村邮政物流发展的现状。
何明珂:整体来看,我国农村邮政物流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基础设施落后,配送中心较少,交通、电信、电力等设施都有待于逐步完善,农民缺少对称的农资信息供应渠道。尤其是交通设施,这是发展物流配送的前提条件。
中国邮政报:为什么事关“三农”大计的农村邮政物流发展现状还是不容乐观?
何明珂:“三农”问题是历史问题,不是仅用几年时间就能彻底解决的,而需要一个长期过程。这里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从客观上讲,我国地方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东、中、西部地区呈阶梯状发展。西部地区经济不发达,农村人口少,农民购买力低,物流成本高,但需求小,东、中部情况相对好些,而目前迫切需要物流支撑的恰恰是经济不发达的西部地区。近年来,我国制定了公路“乡乡通”、“村村通”规划,并且一直致力于这项工作,但完成它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同时,这里面也有农民观念方面的主观原因。物流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需求。在我国农村,尤其是一些落后地区,基本上还是维持着自给自足的半自然经济,农民尚未过渡到完全的商品经济阶段,也没有这方面的意识,所以农村邮政物流的群众基础较差。
中国邮政报:也就是说,发展农村邮政物流并非单纯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硬实力”,更要引导农民融入市场经济,提高“软实力”。这正是科学发展观的诉求。近几年来,中国邮政积极响应中央号召,一直致力于服务“三农”工作,并进行了很多尝试,受到了各级政府和农民的肯定。请您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对张德江副总理关于邮政发展农村邮政物流的论述进行解读。
何明珂:科学、实际地解读张德江副总理的论述,不能狭隘地从发展农村邮政物流的角度进行分析,而是要放在整个“三农”现状的大背景下分析。
近年来,国家对发展农村邮政物流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美中不足,目前国家还没有成立专门的部门或单位具体牵头负责“三农”工作。也就是说,服务“三农”工作没有实现统筹和归口管理。当前,各部门、各单位多是以自我为中心开展工作,各自为政,如商务部抓产品、交通运输部抓流通、发改委抓政策,这样,很难形成合力。国家应该成立相应机构牵头负责此项工作,使各部门、各单位在各负其责的基础上,做好上下、左右衔接,共同推动服务“三农”工作向纵深方向发展。
同时,要从观念上扭转对农村市场的错误认识。除东部地区外,我国其他地区农民的生活并不富裕,当前比较流行的“农村市场广阔”的说法不准确,而应该说成“农村潜在市场广阔”。“三农”发展还需要政府对相关服务单位的进一步补贴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政府部门应该积极引导、培养农民的商品经济意识,并配合小城镇建设,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让农民认识到发展农村邮政物流有助于尽早脱贫致富。比如开发农村特色旅游。现在人们到国外都去特色乡村,大城市已经不是首选。
在国内也是一样,京郊游现在不就挺火嘛!还可以开发特色产品,实现“一乡一品”、“一村一品”,商务部正在搞“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能不能就以选定的“千乡”为试点,根据每个乡的特色,重点开发一个项目、一个产业,再通过这“千乡”带动“万村”,这样全国农村不就都搞起来了嘛!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把国家有关服务“三农”的分散的政策集中起来,发挥整体效应,而且从客观上也产生了对物流的需求,带动了农村邮政物流发展。农村邮政物流的大环境好了,邮政企业服务“三农”之路就会越走越顺畅。
中国邮政报: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农民尚不富裕,发展农村邮政物流的目的就是为农民致富提供配套服务。农村邮政物流工作十分庞杂,布网点、强网络、搞配送……在现有条件下实现农村邮政物流的全面、科学、可持续发展,要做好哪些根本性工作?
何明珂:最根本的是从“三农”需求出发,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以满足农民需求为目标,建立生产、生活资料配送体系。二是以满足农民利益为目标,建立农村邮政物流配送体系。我认为,农村邮政物流配送体系应该是一个闭环配送网络:要把工业品、生产生活资料配送到农民手中,还要把农产品配送到生产加工基地和城市消费者手中,实现双向互动,城乡互通,经济共融,和谐发展。
中国邮政报:您说得很对,这也正是农村邮政物流的发展方向。张德江副总理希望邮政物流最终成为中国最大的物流企业。这透露出国务院领导对邮政物流的重视和期望,也反映出国务院对邮政物流服务“三农”工作的高度认可和大力支持。您对此如何理解?
何明珂:邮电分营后,邮政经过了几年艰苦的发展期,目前业务发展势头日盛。在人们的印象中,邮政就是国家物流名片,信誉好,百姓信赖。我认为发展农村邮政物流只能依靠邮政,因为邮政网络是其他任何一个企业都没有的。同时,国务院领导也对中国邮政提出了十分殷切的期望。应该说,这是对邮政的重视和信任。在这种背景下,邮政必须做好为农村邮政物流发展作出历史性贡献的准备。也就是说,邮政不能只从企业自身角度出发,而应站在国家战略的角度考虑、设计、建立农村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做农村邮政物流体系的集成商、承包商,成为农村现代物流配送体系的缔造者,进而成为以集成化运作为特点的中国物流业老大。
要做到这点,单靠邮政自身的力量显然不够,国家的政策、资金扶持必不可少。对于农村邮政物流发展而言,尤其是西部地区,商业企业绝对不会参与,因为投入产出不成比例,一般的企业也没有这种服务义务和承受能力。国家要考虑在给予补贴的前提下,让国有企业去承担这种责任。国家投入多少都是为子孙打下的基础,因为建成后的所有设施、网络仍属于国有资产,是国家的家当。
除各级政府的政策、资金支持外,邮政企业还要发挥高度兼容的业务优势,开阔思路,放开眼光,整合资源,打通城乡销售渠道。比如中远公司的物流业务就经常“吃不饱”,邮政能否尝试与这样的物流企业进行强强联合,利用其他品牌物流企业的富余运能强化自身配送力量?这样,就能在双赢中尽早实现自身的战略目标。能否像亚马逊、淘宝网一样,建立一个农村邮政物流配送网络平台,再利用邮政“三流合一”的优势,为“三农”提供信息、金融、物流等多方面的综合服务?这样,就可以方便地把农产品运进城,再以邮政企业的品牌或信用为担保,为农民打开直接同城市消费体系对接的通道,甚至把产品直接送进超市。商务部“家电下乡”、文化部“农家书屋”等项目的产品,都可以通过农村邮政物流平台进行传递,实现邮政的“一网多用”,在为农民提供现代物流服务的同时,也能提高企业自身的效益。
更多关于 邮政物流 的邮政新闻
更多关于 邮政物流 的站内信息
本站部分文章转载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Email和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