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邮政局校园包裹鏖战凯歌还
吉林省长春市邮政局结合长春市内高校聚集的特点,紧紧抓住毕业生集中离校这一商机,于6月初即启动校园包裹营销活动。经过历时近两个月的工作,截至8月初,长春局累计收寄校园包裹30914件,实现业务收入105.6万元,同比增长28.8%,校园包裹营销收入首次突破100万元。
策划先行
为抓住大学生毕业离校包裹收寄的商机,巩固邮政在校园包裹收寄中的市场地位,长春局市场部提前对全市各大中专院校进行摸底调查,依据各方反馈信息,制定了《2009年长春市邮政局校园包裹收寄实施方案》,成立了由省邮政公司、长春邮区中心局和长春市邮政局相关部门组成的校园包裹项目指挥部,明确各部门职责,以及校园包裹收寄时间、地点、收费标准等各项内容,并多次召开会议论证收寄操作流程。同时,为便于协调指挥,长春局又以分局为单位划分出6个收寄区,每个区安排具体负责人,全面开展今夏的校园包裹营销活动。
为加快今年校园包裹的传递时限,长春局积极调整收寄方式与作业组织,以往收寄校园包裹采取的方式是在各校园收寄后,运回市邮政局统一录入、封装,再运送到中心局分拣发出。今年长春局采用分拣前置的方式,将邮件在收寄现场即进行直封,使收寄、录入、封发环节全部在校园内完成,这样不仅减去了中心局开拆处理环节,提高了分拣封发效率和邮件传递速度,而且大大减少了中间往返运输时的人力、油料、业务备品等各项成本支出。此外,长春局还积极调整校园包裹优惠比例,通过市场部与营业局等相关部门联合开展与各大中专院校的多次公关和积极洽谈,成功与29所院校签订校园包裹收寄协议。并在校方支持下,调整了校园包裹优惠折扣率,原则上优惠幅度不超过20%,为提高校园包裹业务收入奠定了基础。
服务跟进
炎热的6月,长春市各大校园内上演了一幕邮政开展校园包裹收寄的大会战。为缓解集中收寄、处理业务过于集中的压力,长春局通过与各校沟通,将校园包裹集中收寄的时间由往年的10天调整为1个月,延长了收寄时间。同时本着方便学生、便于运输的原则,长春局在全市各高校范围内设立了29个收寄点,采取“点对门”方式——把收寄地点设在学生宿舍门前。营业局全体员工停止一切休假,先后有200多人参与到校园包裹收寄大会战中。在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几个收寄点,笔者看到邮政的收寄点普遍位于较为有利的位置,甚至在几所大中专院校中,邮政作为独家收寄单位进驻,使邮政在众多竞争对手中抢占了先机,占据了校园包裹市场的主导地位。广大邮政员工克服炎热和暴雨的侵袭,虽然十分劳累,但毫无怨言,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工作热情,确保了校园包裹战役的全面胜利。
协同作战
在包裹收寄期间,各单位积极配合,形成合力。长春邮区中心局运输分局承担了此次校园包裹70%以上的运输工作。自6月中旬起,由运输分局局长、副局长带队,分赴各校区收寄点协调相关工作,处理突发事件。每天最少提供两辆大型厢车以确保校园包裹的及时疏运。最高峰时达到当日出车7辆次,日运邮件3300余件。由于在高峰期收寄的数量突增,原有备车和人员安排不能保证满足业务需要,运输分局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派邮路归班人员投入到校园包裹的运输工作中,全力以赴配合作战。此外,他们还选派业务人员到收寄现场指导数据信息录入工作,并及时提出整改意见,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特别是信息技术人员在校园包裹会战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业务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技术人员全部深入一线,解决录入过程中系统发生的各类问题,进行实时监控与维护,并指导收寄人员运用数据导入方法,缩短单笔录入时限,解决收寄效率低的问题,切实缓解了收寄现场信息录入工作压力,为校园包裹战役的全面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更多关于 校园包裹 长春 的邮政新闻
更多关于 校园包裹 长春 的站内信息
本站部分文章转载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Email和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