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邮政确立成本标杆 促进降本增效
今年,江西邮政降本增效的量化目标是8000万元,截至7月底,他们已完成计划目标的59.23%。降本就是最大的增效,这一理念目前已在江西邮政形成广泛的共识。“如何确立成本标杆,建立起一个科学、成熟的成本管理体系是降本增效工作的关键。”江西省邮政公司计财部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
三个依据——确立成本标杆
一是以固定成本、标杆成本、结算成本标杆为依据,编制年度成本预算,核定各企业收支差额。据了解,江西省邮政公司将成本标杆分成不同板块,主要包括固定成本(主要指人工成本和折旧费用)、标杆成本(主要包括运输费、维修费、低值易耗品、业务费等120多个变动成本明细项目)和结算成本(与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其他省份邮政公司结算的各项运费成本)。江西省邮政公司根据板块成本标杆,核定各企业的年度成本费用预算总额,实现了成本费用的100%集中核定。
二是以邮政业务专业属性为依据,设置专业标杆,评估专业产品利润。根据邮政业务专业属性不同,江西省邮政公司确立了专业成本标杆(主要包括函件、包裹、速递、集邮、电子商务等10类),选取业务发生时最直接的变动成本费用作为标杆项目,如各项业务的代办费用、印制费用、业务材料用品以及集邮商品成本、销售报刊折扣等,使计财部门能够在各项营销活动中,对专业产品毛利润进行合理估算,并可对已经发生的业务进行利润评估。
三是以个性成本和弹性成本为依据,实行成本调控,确保收支差额完成。个性成本主要包括各县(市)局的管理成本、各级中心局的维护成本等,弹性成本主要包括江西省邮政公司根据生产经营需要统一调整的成本。
三个管控——建立长效机制
近日,永新县邮政局文竹邮政所需要改造,永新局及时打报告向吉安市邮政局申请,报告中不仅说明改造的原因,还有费用预算、图纸说明。虽然该项改造费用仅为1.7万元,但吉安局一点也不含糊,批示基建工程办、营业中心及有关部门进行论证,再报局办公会讨论方能下达财务计划。吉安局的做法正是强化成本结构管控。
江西省邮政公司通过强化成本结构管控、强化业务成本管控、强化降本增效推进保障措施的管控,建立降本增效工作长效机制。他们选取了车辆相关费用、水电费、通信费等13个与生产经营关联较小或非生产性开支项目,出台降本举措,以此保证网点搬迁及装修、安防设施购置和业务宣传等生产经营成本。他们还加大对各企业降本增效成果的运用,对部分降本增效成果实行集中配置,由省邮政公司统一运作,用于业务发展和生产能力的提升。据统计,江西省邮政公司管理成本(不含人工成本和折旧费)占收入比重不断降低,今年6月占收入比重为6.05%,比去年年底下降了2.18个百分点。目前,江西邮政已集中安排1000多万元,用于标准网点改造、投递电动自行车的购置、大客户俱乐部的建设等。预计全年可集中配置成本2000多万元,企业资源配置将更加优化。
南昌邮区中心局“小函数化解大难题”的故事,则是强化业务成本管控的写照。南昌邮区中心局邮件处理中心是用电大户,他们通过曲线回归函数模型,核算出每月邮件总包处理量和消耗电费的关系。他们还通过实****态函数管理模式,将每月使用的业务材料与业务量挂钩,做到精打细算。
与此同时,江西省邮政公司进一步强化降本增效推进保障措施的管控,特别是将降本增效目标的实现,纳入各级领导班子的年度绩效考核和年度“创新杯”劳动竞赛的内容,确保降本增效目标的实现。
三个调整——优化成本结构
降本增效不是一味地压缩成本,它是一种不断优化成本结构的行为。为此,江西省邮政公司通过适时调整人工成本、变动成本、重点成本三大成本,促进了降本增效工作的健康发展。
江西省邮政公司打破以往“人工成本=上年计提数+增长”的模式,按照“固定薪酬+绩效薪酬”的模式核定人工成本总量。固定薪酬按照定编定员情况,根据每个员工的岗位薪酬、津贴、加班工资等核定;作为浮动薪酬,绩效薪酬则每月与业务收入、收支差额、客户欠费等相关指标挂钩考核确定,实行分等分级,按季清算。通过人工成本配置模式的转变,员工每月的收益都与企业发展的速度、发展的质量、发展的规模和发展的效益息息相关,营造出“人人参与生产经营,人人参与成本管控”的氛围。
今年年初,江西省邮政公司结合国家经济政策调整(如费改税、油价下调等)、集团公司预算要求等因素,对部分变动成本标杆进行了维护调整,如将运输费总额减少500万元,修理费总额减少1600万元等。
居高不下的重点业务代办费,一直是江西邮政降本增效工作的主要瓶颈。江西省邮政公司根据各企业历年重点业务成本列支情况,按照一定比例适当下调了重点业务的代办费,提升了重点业务收益,促进了重点业务的健康发展。
更多关于 江西 的邮政新闻
更多关于 江西 的站内信息
本站部分文章转载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Email和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