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邮政投递局打造“投递专家”品牌
每天凌晨5:00,江苏省镇江市邮政局报刊发行投递业务局的分发人员就开始紧张地在本市报社分印点进行分发,30分钟报纸分发完毕,邮车运出当天的报纸。凌晨5:45,火车站投递部投递人员开始紧张地进行当天第一个投递频次邮件、报刊的分拣处理;早晨7:30,一些客户已经读到了散发着淡淡墨香的《镇江日报》。这是镇江邮政局对投递网进行改造取得的成效。
理流程实现精细化
近年来,城市经济发展不断加快,对服务行业提出了更快、更新、更好的要求,但邮政的服务能力、服务质量特别是原有的投递网络从作业时限、服务功效上都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客户需求,并成为制约业务发展的瓶颈。镇江邮政局感到,对投递网络的改造,迫在眉睫。
2007年下半年,镇江邮政局根据江苏省邮政公司的投递网络建设工作要求,着眼于打造邮政核心竞争力,从软、硬件入手,迅速制定了投递网建设规划方案,想尽办法建好网,建有效网。
以前,投递环节多且实行混业经营,速度慢且影响了高附加值产品的深度开发。该邮政局首先将原来的混投网改为按产品功能分别组建“普投网”、“快投网”,实现精细化投递。
“普投网”首先成立了“普邮分拣投递处理中心”,实现了分拣前置:将原来各部门的本口分拣集中于普投中心处理,减少了转运至各支局及支局间的转运和处理环节,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出班时间提前了一小时。为每位投递员配备了电动自行车,投递员投递半径扩大了1/3,负荷能力也大大增强。
“快速网”突出一个“快”字和一个“精”字。“快速网”投递的主要是竞争性报刊、银企对账单等竞争性产品,这样,变混合产品为竞争性产品,变多个环节为进口—各中心支局投递部分拣—投递至客户。银企对账单业务是镇江邮政局开发的高附加值业务,但投递要求高,要准确投递到收件单位的财务主管,还要百分之百地回收。该邮政局曾一直被开发该项业务后投递不能达到妥投百分比的要求而困扰,投递网实施改造后,各投递部投递率、回收率均达到100%。
镇江邮政局还按标准化要求对投递支局的工作场地进行了改造,更新了桌椅、照明,配备了空调、风扇,建了更衣室、淋浴室、卫生间等设施,为投递员配备了统一的电动车、服装、雨衣、水杯等,做到统一佩戴工号牌、统一着装、统一服务标准、统一装备。
“快速网”的建立和正常运营,也为数据库营销、DM业务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平台。大润发是镇江最大的超市,一度因时限和妥投率问题分流了镇江邮政局不少DM业务,令该邮政局开发业务人员十分无奈,“快速网”的成功运营,使大润发重新认识了镇江邮政,流失的业务回归了,现在大润发每期DM寄发量皆超过万份。
强管理铸就优质投递
镇江邮政局在投递网改造中,配套实施了《投递责任中心全成本损益核算考核办法》、《投递部计件工资考核办法》,推动投递部门向实体化运作方向转变,他们本着依法用工、规范用工、节约用工的原则,建立起能进能出、优胜劣汰的用工机制,打破投递员的身份差别,推行“全计量工资制”,将收入与业务量、成本支出、服务质量挂钩,以量定酬、按劳取酬,节约增收,对投递员额外发展的业务给予“单项业务奖”。
实施改革以来,投递员间的薪酬差距最大的有1倍,大家普遍有了危机感,都开始琢磨如何提高服务能力、质量、增加收入和节约开支。为做好邮件、报刊的集中处理,邮件处理中心分发员的上班时间提前了半个小时,可他们说:“为了让大家早点看到报纸,这不算什么。”。
镇江邮政局启动投递网改造以来,在市区实现了《镇江日报》、《现代快报》、《扬子晚报》、《参考消息》等畅销报纸的早投。这不仅让广大客户真切地感受到了邮政投递网改造带来的“业务提速”、“服务提质”,同时也为镇江邮政局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2008年镇江邮政局对账单、DM等业务量较前年增幅高达95%,收入大幅提升;2009年度报刊大收订流转额同比增长25%,达1250万元,创历史新高。
更多关于 镇江 的邮政新闻
更多关于 镇江 的站内信息
本站部分文章转载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Email和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