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集邮,********
“那年我35岁,不过已经是个老集邮爱好者了。从上初一开始,都有10来年了。”8月31日,如今已是国家级集邮展览评审委员的刘玉平在办公室里告诉记者。
“我记得很清楚,1983年11月29日至12月8日,为期10天的首届中华全国集邮展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举办的第一次全国性邮
展。那热情高涨到随便在纸上贴张邮票都有人抢着要,真是毫不夸张。”刘玉平说。改革开放之后,包括集邮事业在内的国家各项事业都发展得很快,当时他们的集邮热情如同一根被压着的弹簧,首届全国邮展的举办,好像把这根弹簧松开了。
让刘玉平至今仍记忆深刻的是那届邮展的发奖大会。“我当时还是个入门级的集邮爱好者,一门心思就想着去发奖现场看集邮名家。结果,我看到了很多‘偶像’。当时光顾着激动了,颁发了什么奖项、发奖后放了什么电影全不记得了,但那张发奖大会的入场券和请柬我一直珍藏至今。”
“我和集邮有很深的缘分。”就在首届全国邮展举办一年后,1984年11月,刘玉平调到全国集邮联展览外事部工作,一直到2008年退休。
在这24年中,他参与了从1985年到2008年的全部12次全国性邮展组织工作和总共3次国际性邮展(2次亚洲国际邮展和1次世界邮展)的筹备、布展等工作。其中,不得不提的是1999年中国首次承办的世界邮展。
1999年8月21日,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人潮汹涌,大门被挤坏了,玻璃碎掉了,防暴大队出动了。“我负责北京世界邮展的布展工作,布展办公室的桌子铺着白色桌布,桌上摆着鲜花,咖啡和饮料全天候供应,展厅的照明、安检也现代化了。我还记得第一次用电脑设计展厅效果图时的情景。”刘玉平无不自豪地说,“北京世界邮展结束后好多年,我还常常听到外国同行对那届邮展的溢美之词。”
今年4月9日,中国第二次承办的世界邮展在河南洛阳开幕时,刘玉平已经退休了。他说:“参展国家和地区由10年前的近百个增加到110多个,首次实现国际集邮联合会84个成员组织全部参展,参观人数从10年前的35万人次到今年的突破60万人次,10年的变化令人感慨。我虽然老了,但我们的集邮事业正当年,我们的国家正当年。”
“从1960年开始集邮到现在,我和集邮在一起快半个世纪了,而且我的余生也肯定会和它在一起。对集邮的发展,我一直有些话想说。”刘玉平略微整理了一下思路,接着说,“我们都说邮票是‘国家名片’,这个称谓得来可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集邮事业的成长跟国家的发展紧密相关。新中国成立后不久,1955年1月9日成立了中国集邮公司,但1969年因故被撤销。1971年,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后,国际交往和来华外宾日益增多,外国集邮爱好者希望能买到中国邮票。为此,1972年成立了中国邮票出口公司。后来,随着国内集邮业务的恢复,1978年改组为中国邮票公司,1979年又改组为中国邮票总公司。你看,哪一次的改革不是反映了当时国家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情况。”
听着刘玉平的讲述,记者仿佛在观看一部以集邮为表现对象的叙事蒙太奇。给这部纪录片取个什么名字呢——《我的集邮,********》。
资料链接:
1955年1月9日,中国集邮公司成立,开辟了中国集邮事业的新纪元。
1983年11月29日~12月8日,中华全国集邮展览在北京举办,这是新中国举办的第一次全国性邮展。
1996年5月18日~24日,为纪念中国邮政开办100周年,第九届亚洲国际邮展在北京举办。这是中国首次举办的大型国际性邮展。
1999年8月21日~30日,中国1999年世界集邮展览在北京举办。这是中国首次承办世界邮展。
2009年4月10日~16日,中国2009年世界集邮展览在河南洛阳举办,这是自世界邮展举办以来,参展成员数量最多的一次。
更多关于 集邮 的邮政新闻
更多关于 集邮 的站内信息
本站部分文章转载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Email和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