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阳邮政局代理业务“代”活了一盘棋
进入深秋,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邮政局品味了丰收的喜悦,代理业务结出硕果:截至9月底,该邮政局完成代理业务收入78.6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38%,比去年同期增长118%。
搭建平台
为发展好代理业务,自2007年以来,开阳邮政局始终围绕如何建立便民渠道做文章。
通过调研,开阳邮政局发现许多社区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公共服务极度缺失,其他企业和组织不愿意进入这一领域,更不愿大量投入建立服务平台。在分析了邮政从事代理业务的优势后,开阳邮政局迅速****,在4个月时间内就新增社会代办点7家。随后,随着代办点的增多,该邮政局发现代理网点出现了良莠不齐的情况:一些网点经营意识差,人员没有积极性;一些网点人员难于管理,增加了企业的管理成本。自2008年起,该邮政局发展网点时在选人、选点上更加注重了布局,注重了人的因素,并且按高于上级部门的标准收取保证金,同时,要求对方提供第三方担保。截至今年7月底,开阳邮政局共发展社会代办点22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代理业务渠道网络。
开阳邮政局将原有委托代办点全部实行电子化,并在没有邮政网点的两个乡镇新增了委托代办点。通过近3年的建设,他们在全县建立了47个代理业务办理点,其中,自有支局5个,委代办点5个,社会代办点22个,移动合作营业厅1个,EPOS交费点14个,初步搭建了储蓄网点代理核心产品,自有支局、委代办点代理综合邮政业务和其他代理业务,其他代办点代理便民代收业务的立体服务平台。
灵活经营
开阳邮政局在发展代理业务过程中发现,要取得成效,关键是调动相关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即经营者得实惠、邮政企业得效益、老百姓得方便的服务。
为了打破常规,开阳邮政局尝试了多种经营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例如,对移动合作营业厅实行承包经营,自2008年5月实施后,该厅业务收入从每月3000多元上升到现在平均月收入近8000元。邮政支付的承包费用每月约2800元,净利润为4000多元,邮政的收入、利润都得到了提升。因为承包经营是委托关系,邮政还减少了两名营业人员的用工,盘活了人力资源,效益大幅提升。
在经营中,开阳邮政局思考可否在县邮政局建立代理业务旗舰店,专门从事邮政各种代理业务的经营,打造邮政便民一站式服务的品牌。经过不断探索,一家邮政代理业务超市应运而生。开阳邮政局利用原有闲置门面,在提供代理业务代理权的前提下,承包经营者与邮政签订正规业务代办协议,自行投入设备,自行装修,自行投资运营,并上交邮政房租,正式代理全部邮政代理业务。自今年年初开办以来,这家代理业务超市每月代收话费量节节上升,现每月代收话费已超过7万元,特别是代理机票已累计销售185张,居全省邮政县邮政局网点出票数前列,实现了开办当初“专门的人干专门的事”的设想,经营效果越来越好。这家代理业务超市还对全局形成了有效的业务辐射,实现了如各项代理业务的培训和日常业务操作的咨询等功能,给全县其他网点提供了专业的解答渠道,减轻了邮政企业的培训负担,收效明显。
在具体的业务经营管理中,开阳邮政局试行了片区管理模式,将各类网点归并到全县的几个大乡镇进行片区管理,片区支局长负责辖内各网点的日常管理,包括领取和发放凭证、单册,并进行初步审核,进行资金的归集,将片区内网点的收入计列各片区支局,调动了支局发展网点、引导经营、加强管理的积极性。实践证明,该模式可行。
效益优先
企业的目标是追求效益。邮政从事代理业务,更是追求规模与效益的统一。
开阳邮政局将提升效益的另一重点放在了整合资源上,如代收移动营业款、代收话费等。这一方面增加了账面上的收入和利润,另一方面也整合了资金资源,提高了效率。由于该邮政局兑汇量较大,以前县邮政局每周基本
要向各支局送款1~2次,有时还不能保证资金及时到位,客户有时连赶集日都不能正常取款。启动代收移动营业款及代收话费项目后,支局将每日收到的资金通过现金汇款和商务汇款方式汇至县邮政局及相应对公账户,形成营业现金,再将汇兑资金兑付给取款客户,这样既满足了客户取款需求,又减少了县邮政局送款频次,避免了大量现金过夜,降低了资金风险。
围绕这一思路,该邮政局在贵阳市邮政局各县(区)局中第一个成功洽谈了代收中石化石油款项目,全年实现收入14万元,且正在与其他石油公司洽谈,力争增加代收款网点。为全县网络型企业提供归集资金服务是开阳邮政局代理业务发展的目标。可以说,代理业务“代”活了县邮政局一盘棋。
在发展业务过程中,开阳邮政局在洽谈中一方面争取从代理业务提供商处多拿提成,另一方面严格按市邮政局标准结算代办费,在发展初期实施低收益扩张,规模做大后,逐步降低代办费结算比率,保证了邮政企业的效益。
更多关于 开阳 的邮政新闻
暂时还没有相关的邮政新闻更多关于 开阳 的站内信息
暂时还没有相关的站内信息本站部分文章转载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Email和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