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邮政局乡村市场开拓者
江苏省苏州邮政局北桥邮政支局局长朱海泉是个能人,近日,局领导安排笔者深入了解他的事迹。踏进北桥邮政支局,首先吸引眼球的是用黄、绿、红三种颜色写着工作目标、工作精神和工作重点的一块黑板。最后一行特地用红笔加粗写着:“举全支局之力,发展业务,逆势而上,克服一切困难,坚决完成各项任务指标。”读后精神为之一振。
在支局管理上,军人出身的朱海泉有着自己独特的严谨管理经验。担任支局长5年来,他带领员工顽强拼搏,把当初业务收入仅有40余万元、邮政储蓄余额2000万元的北桥邮政支局,发展成为现在邮政业务年收入307万元、邮政储蓄余额1.7亿元的高产骨干网点。
个个都是营销员
笔者径直来到二楼的支局长办公室。敲了半天门,隔壁有人探出头来,未开口满脸挂笑:“局长出去没一会儿……”边说边打手机联系,笔者瞥了一眼此人的胸卡,知道他叫吴凤根。他见笔者在打量,有些不好意思,合上手机说:“局长到北桥中学参加集邮进百校活动去了,要过会儿才回来,你先坐。”说完递上茶,嘀咕
道,“局长可是个忙人,没约好往往会扑空。”
笔者拉着吴凤根聊聊他的局长。中等个子的吴凤根,肤色白里透红,很健谈。他告诉笔者,自己做了17年投递员后被抽调到支局做会计。他风趣地说:“我现在是‘名不符实’,会计工作仅需少量时间,大部分时间用来做营销。”去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北桥镇有不少企业倒闭,代发工资的单位一下子减少了8家。朱海泉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说:“困难、困难,困在家里就难,出路、出路,走出去就有路。”为此,针对北桥当地经济特点,支局开展“腿勤、手勤、口勤”竞赛活动,用热情、真诚、真情打动客户,赢得市场。今年以来,北桥邮政支局代发工资客户有41家,还为7个村、2个社区代发养老金。
朱海泉让能说会道、有社会活动能力的员工跑市场营销,开发邮政业务,目前,支局已建立起一支熟悉业务、懂得经营的兼职营销队伍。吴凤根就是其中一员。
邮路就是致富路
朱海泉认为支局长是否称职很重要的一条是要上下满意。上是上级满意,努力完成各项生产任务;下是员工满意,这是稳定队伍的关键。2006年,朱海泉创造性地在北桥邮政支局提出了“一条邮路,就是一条发财路”的经营邮路的理念。他鼓励投递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利用与客户良好的人际关系做好业务发展,充分发挥邮路“货郎担”的综合营销功能,提高投递员个人收益。
投递班班长王巧根深有体会地说,支局长要求投递员做好业务,首先要做好服务。“你说,服务好了,你再去发展业务,人家会对你说‘不’字?”王巧根反问笔者。
笔者悄悄地把王巧根拉到一边:“问个私人问题,现在你的收入达到什么水平?”
王巧根跟笔者兜圈子:“支局共有5名投递员,2006年,投递员月平均工资为1300元,到了今年,投递员月平均工资约有2100元。”
“你呢?”笔者直截了当。
王巧根憨厚地笑笑:“还要多呢。”
个人富了,支局的业务发展也突飞猛进,北桥邮政支局报刊流转额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连续多年超额完成党报党刊收订和买断包销报纸的任务指标。
身先士卒向前冲
投递间隔壁是邮政储蓄窗口,还未进营业厅,就听到营业员谈瑞英在招呼阿姨、大婶办保险,笔者吃惊不小。笔者认识谈瑞英,她是个性格内向的女子,以前跟她谈话,她眼睛总是朝地下看,可眼前的谈瑞英谈吐自如,好像换了个人似的。
谈瑞英告诉笔者,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已经56岁的朱海泉身体并不好。去年7月的一天,他突发肾结石痛,钻心般的疼痛使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渗出,他仍一声不吭照常工作。到了夜里病情突然加重,家属将他送医院急诊。医生建议手术治疗,但被朱海泉回绝了。此时,他还想着漕湖养殖场有200多万元的业务,如果住院动手术,时间一耽误业务就可能泡汤,他要求医生先输液进行保守治疗。第二天清晨,他又出现在漕湖养殖场,一直到业务办理完毕,他才放心地重返医院……
正说着,吴凤根举着手机奔了进来,边说边递给笔者手机:“快,快,电话!”原来,朱海泉在结束活动返局途中,听到镇政府在开会,他灵机一动,调转车头去镇机关宣传明年的报刊大收订了。他特地打来电话解释。
返程途中,笔者思量,此行虽未遇见朱海泉本人,但却从他的同事处了解到了朱海泉,员工的谈话勾勒出了他的业绩。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笔者不由地祝福他,祝福北桥邮政支局在各项邮政业务快速发展进程中,越走越远。
更多关于 集邮 邮政储蓄 的邮政新闻
更多关于 集邮 邮政储蓄 的站内信息
本站部分文章转载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Email和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