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DDS快递善后,要“做”更要“说”
毋庸置疑,DDS的倒闭给了邮政速递物流提升企业形象的良机。但是,当这家运营了12年、在华南地区大约占据70%市场份额的民营快递公司倒闭之后,我们是否能抓住这样一个机会?
DDS倒闭后,有大量的货物积压在仓库、分拣中心,随时有丢失、被哄抢的可能。广东邮政配合地方政府工作,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组,迅速介入处理DDS倒闭的善后事宜,登记、处理积压货物。据相关数据显示,深圳市邮政速递物流公司已配合当地政府处理DDS滞留快件5000余件,北京、上海等地邮政企业也参与了善后工作。更有邮政员工表示,“倒闭的快递公司很多,每次都是邮政出面,为其他公司代为投递。我们接过很多这样的活儿,而且都是免费”。
可以说,邮政企业在政府领导下做了大量工作,得到了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好评,但是否又如我们常说的那样,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笔者认为并没有。在各家媒体的报道中,对邮政企业所做的工作要么只字不提,要么只是只言片语。由于缺乏有效的宣传,社会大众并不清楚是邮政企业为政府、为客户分忧,免费处理这些滞留快件,使其得以妥投。
不仅如此,笔者对DDS倒闭以来的新闻报道进行简要的梳理后发现,部分媒体在报道这一事件时,忽略了邮政企业为处理善后问题做的大量工作,反而将矛头对准了新《邮政法》提高快递业准入门槛以及邮政对规定范围内的信件实施专营这一问题。以《××工商时报》为例,该报2月7日报道中提到:自从2009年10月1日新《邮政法》明确了民营快递资金规模、服务能力等准入门槛后,民营快递业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关于“信件邮政专营”的实施细则更是给民营快递企业带来“致命”的打击。
不过这倒也给我们提了个醒。我们完全可以借媒体和公众对DDS倒闭的关注,开展事件营销,通过策划、组织和利用具有新闻价值、社会影响以及名人效应的人物或事件,吸引媒体、社会团体和消费者的兴趣与关注,以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树立良好品牌形象。
有个值得借鉴的案例。春节前,中国男足在东亚四强赛中3比0战胜韩国队。国足32年来首胜韩国队,对国人来说是一个重大新闻,但由于央视没有转播,很多观众没有看到比赛实况。第二天,创维电视便在网络上推出了一条广告,大意是说创维新推出的某型号网络电视可以通过网络收看国足比赛,不用担心央视封杀国足比赛云云。创维集团通过搭国足战胜韩国队的车,对新产品的特性进行了宣传,收效明显。
对邮政企业而言,参与处理DDS的善后工作,不仅要“做”更要“说”,而且要说“清”、说“实”。我们必须要抓住时间点,找好关注点,通过邀请新闻媒体到邮政企业采访、依托专业的策划团队进行策划等方式,全面展示邮政在参与处理这类事件中所做的工作,大力宣传邮政的服务优势,让公众更多地了解邮政企业,更多地使用邮政的业务。如此,则可化竞争对手之“危”为邮政发展之“机”。
更多关于 速递 物流 快递 的快递知识
更多关于 速递 物流 快递 的站内信息
本站部分文章转载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Email和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