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邮政速递物流五种模式整合社会资源
近期,江西邮政速递物流整合社会资源模式的创新与实践得到了集团公司领导的充分肯定,在业内也引起了强烈反响。江西邮政速递物流还曾先后被原人事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评为“全国物流行业先进集体”,被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授予“国家4A级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称号。
2007年以前,由于传统邮运网和集散网存在的运行成本高、传递速度慢等问题,江西邮政速递物流业务发展举步维艰,甚至陷入了“客户开发得越多就流失得越快,业务做得越多就亏损得越多”的困境。为此,他们将整合社会资源、创新组网模式列为企业发展的头等大事,从协议整合到利用返程车、信息整合、立体整合、配载整合,先后探索出了5种社会资源整合模式。
模式一:协议整合
江西邮政速递物流突破传统思维定式,制定邮运大网、中邮集散网、社会资源网“三网合一”的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积极采用协议整合社会资源的方式,迈出整合社会资源的第一步。
江西邮政速递物流按照与市场接轨的原则,先后与30多个社会专线托运部签订合作协议,建立了一个全程利用社会专线托运部、直达全国266个城市的社会网络,减少了区域集散的经转环节,加快了物流邮件的传递速度,全程时限较集散网运行缩短了2~3天,运行成本较走集散网下降了30%。同时,他们由传统的自办专线向委办专线的思路转变,通过采取定路线、定车辆、定公司的方式,面向社会招标专线承运商,在未增加设备和人员投入的前提下,实现省内物流专线网的扩容。截至目前,省内物流专线全部整合社会运输资源组开,每年仅人工费就节约100多万元。
模式应用:江铃汽配项目运作初期,受集散网价格、时限、货损等因素影响,曾一度被江铃公司要求终止合作协议。江西邮政速递物流通过协议整合社会资源,使江铃项目从停滞中恢复过来,并不断发展壮大,2010年实现收入1500万元,被江铃公司评为最佳物流合作伙伴。
模式二:利用返程车
江西邮政速递物流的业务员在九江市共青羽绒服厂揽收时,意外发现该厂发往东北的羽绒服的物流价格仅为5元/件,较中邮物流和社会物流的正常价格低很多。经过深入了解,得知是利用了东北返程车带运,这给了江西邮政速递物流一个新的思路和启发。
江西邮政速递物流迅速从各地停车场、商品集散地和大型企业中搜集社会返程车辆信息,并按线路、车型分类建立返程资源信息库。截至目前,已搜集整理各类车辆信息2万多条,返程车辆有效利用率达到20%。他们还积极组建社会虚拟车队,对返程车辆的运行线路和邮件安全进行管控。目前,该虚拟车队已拥有注册车2000多辆。
模式应用: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是目前亚洲规模最大的太阳能多晶硅片生产企业,其货物多为高附加值类,主要发运方向为上海。通过整合上海至新余的返程海关监管车运输,形成了新余直达上海的虚拟专线,不仅减少了盘驳,还使运行成本下降700元/趟左右。
模式三:信息整合
江西邮政速递物流在协议整合和利用返程车的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提升社会资源整合能力,实现社会资源即时招标、实时整合,保证了价廉质优。
江西邮政速递物流在南昌金润物流市场设立了邮政物流集散中心,形成集外网支撑、业务揽收和信息整合三位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中心物流货物整体外发价格较上一年下降15%。2008年,他们开始在全省推广应用全国物流信息网系统,通过对批量货物进行信息发布,实现了每票货物的外发招标。截至目前,全省每月利用信息系统发运货物900余票,成本在招标协议基础上再降20%,企业利润空间进一步扩大。
模式应用:2007年底,江西邮政速递物流充分利用信息整合资源,先后开辟了至西安、天津、广州等的社会通道,并通过信息系统管理4个区域分拨业务,最终成功开发仁和药业项目,并形成了规模效益。截至2010年,仁和药业项目共整合社会车辆500余辆,累计实现年收入1750多万元。
模式四:立体整合
江西邮政速递物流加强与航空、铁路、高客和公路等部门的联系,采用租赁、联盟、外包等方式合作,形成立体网络格局。
江西邮政速递物流与南昌空港地服公司、东航江西分公司、南航江西分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陆续开通了南昌至北京、上海、广州等14条经济快件航线,打通了经济快件航空通道。他们还积极利用社会干线资源,先后开通南昌至成都、北京等6条单向直达虚拟邮路,减少经转环节,形成了“8+3”省际干线网络格局。同时,他们充分利用省内长运高客资源和社会专线托运部资源,打通南昌至省内11个地市间的快速互寄通道和至68个县的虚拟快速邮路,缩短了省内互寄邮件的运递时限。他们还利用鹰潭铁路枢纽的区位优势,与中铁快运合作,打通了江西至西北、西南省份的物流快货通道。
模式应用:通过与东航江西分公司合作,自2010年1月起,东航所属航线标准特快费率降幅达40%~60%,全年航空运费等量对比降低180万元。南昌至北京、上海、广州邮政航空经济快件资费为江西快递业最低航空发运价。
模式五:配载整合
2010年以来,江西邮政速递物流适时建立了整合社会资源专业体系,推动整合社会资源平台前移并融入社会物流大市场,对零担货物进行配载,进一步提高物流运作效益。
江西邮政速递物流在全省建立了省、市、县三级货物运输配载调度体系,建立了一支由130人组成的资源整合队伍,制定了统一的配载指挥调度流程,进一步规范整合社会资源的操作。他们还着力打造配载整合服务平台,成立了全省货物外发客服中心、京山整车货物信息平台、金润零担货物外发平台。客服中心负责与社会物流公司直接对接,受理查询、理赔、返单、对账等工作;两个平台直接设立在南昌市京山、金润两个最大的物流市场,减少货物至省集散中心的盘驳周转环节,加快了速度,降低了丢失破损率,支撑了合同物流大项目的效益提升和零担货物的高效配载。
模式应用:配载整合的实施,使货物的外发渠道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优化,尤其是通过零担和整车货物的配载整合,使货物外发成本大幅下降。以2010年8月27日江西各地发往郑州方向的6票零担货物为例,配载成整车后,毛利率提高了21.8个百分点。
社会资源整合能力的不断提升,有力支撑了江铃汽配、昌河汽配、仁和药业、江中制药、蒙牛乳业、赛维LDK等一批百万元以上合同物流项目的运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更多关于 物流 快递 邮政航空 江西 的快递知识
更多关于 物流 快递 邮政航空 江西 的站内信息
本站部分文章转载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Email和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