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邮政EMS再提速
3月29日9时许,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桥开发区某外资企业的章小姐,收到了从深圳总部寄来的特快专递邮件,签收完毕后,她向前来投递的浦东区邮政速递物流分公司金桥揽投部的揽投人员伸出了大拇指,高兴地说:“EMS的速度太快了,真想不到,原来要两天才能到的邮件,现在不到一天就收到了。”
这是上海邮政速递物流举全网之力,探索国内进口特快邮件直封揽投部的全新运行模式所带来的提速效应,也是上海邮政速递物流进一步深化揽投一体化建设,大力推进流程优化和“正点工程”的有益尝试。
去年以来,上海市邮政速递物流各分公司在揽投部的规划设置上面临着“喜忧参半”的局面。喜的是,在揽投一体化建设的推动下,揽投部对用户揽收响应速度普遍加快,揽收业务量进入了快速增长期;忧的是,“次晨达”、“长三角”和“京沪穗深”邮件还不能完全满足部分高端用户对投递时限的要求,这也成为制约各分公司业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上海邮政速递物流清醒地认识到,在公司改革不断深化的关键时期,业务发展既存在着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多重挑战。以“正点工程”和流程优化为突破口,提高全网的运行质量、推动业务全面发展、提升EMS核心竞争能力,既是集团公司的战略性抉择和部署,也是上海邮政速递物流公司全面实现2011年发展目标的根本性保障。因此,进一步提升全网运行质量和服务品质,优化创新传统的邮件处理流程、改革投递生产作业中的薄弱环节、加快投递服务速度已迫在眉睫。
为不断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用邮需求,更好地服务于上海的经济发展,为企业与百姓生活提供快捷优质的服务,上海市邮政速递物流公司在分拣环节直接将进口邮件分拣封发到揽投部,改变了以往进口邮件先到分公司邮件集散点,由分公司进行第二次分拣后,再发往各揽投部的作业模式,同时,公司还研究制定了时间节点计划,提高了投递效率。
国内进口邮件直封揽投部不仅是某一个作业流程环节的改革,而是全网整体作业流程的再优化,涉及公司多个部门以及邮件处理、邮件运输和投递等生产单位,是一个系统工程。相关单位站在全网的高度,共同努力、紧密协作,确保流程改革取得预期效果。在试点启动过程中,公司速递部、网控部和其他部门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多次深入生产现场实地调研,全环节、全流程梳理分析作业现状,紧密协调上下环节,周密组织配合运作,为流程再造和进一步完善倾注了大量心血。
处于全网枢纽地位与关键节点的虹桥区邮件处理中心认真着手试点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根据揽投部的设置重新划定业务地界、增设相应的揽投部格口。全新的作业模式和流程,对员工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让分拣人员尽快掌握新增分拣格口中的企业和单位、街道和路名,处理中心业务部门抽调业务人员和专业骨干制定培训计划,将调整后的业务地界和增设相对应的揽投部格口资料匹配整理后汇编成册,作为员工业务培训教材,让员工边工作边培训。员工们以高度的主人翁意识,勤学苦练,目前,不少员工已能够得心应手地承担3~5个揽投部的分拣任务。
同时,处理中心针对邮件处理过程中的入格错误和无法分拣的邮件地址进行分析,寻找原因,并不断对地址库进行维护修改和充实完善;健全处理运行环节的质量管控体系,将生产作业中暴露出来的质量、操作规范等重点难点问题,持续予以微调和改进,提高分拣的效率和准确率,确保了国内进口邮件直封揽投部这一全新作业模式的试点工作获得成功。
汽运部门也打破了国内进口邮件原有趟车的线路和频次时限,克服车辆人员不足的实际困难,深入挖掘车辆潜能,努力整合人力资源,以处理中心和揽投部为核心,逐条线路、逐个环节分解作业时限,使转趟邮路运行时限与上下环节衔接得更为紧密,各频次趟车交接装卸邮件的时间也从原先的40分钟缩短到目前的10分钟。
国内进口特快邮件直封揽投部的作业模式缩短了揽投部投递环节的内部处理时间,邮件到达用户手中的时间大大提前,邮件的投递及时率和妥投率稳步提升,网络的运行质量逐步提高,同时也为分公司的经营腾出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实现了减员增效,提高了生产效率,最终使用户受益。一名揽投员说:“现在各频次到达揽投部的邮件都已事先分好,稍加整理就能出班投递。由于出班的时间提前了一个半小时,我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为更多的用户提供延伸服务和个性化服务。”
通过一个多月的试运行,国内进口特快邮件直封揽投部的作业模式在创新性、社会贡献度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目前,这一成功的改革模式将从4月起陆续推广至上海市邮政速递物流各分公司的重点揽投部。
更多关于 速递 物流 EMS 上海 的快递知识
更多关于 速递 物流 EMS 上海 的站内信息
本站部分文章转载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Email和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