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地址库建设加快实现网络化自动分拣
加快建设全网统一的邮政地址库的重要性
我国现有的普通邮件自动分拣设备基本上依靠识别邮政编码或条形码进行分拣,分拣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邮政编码的完善程度。自上世纪90年代我国推行现有6位邮政编码以来,邮件上书写邮政编码普及率不断提高,特别是随着邮政流程优化工程的开展和两网互联互通,上网地址邮编信息的及时率和完整率有了很大提高,到2010年底,营业环节6位邮编地址匹配率已达到95%,出口信函和包裹基本上能做到自动化按邮编前4位分拣。但是,在实际邮件处理中仍然存在邮政编码不完善的情况,制约了自动分拣效率的进一步提高,比如没有邮政编码时无法自动分拣;邮政编码是简码时无法实现本口自动分拣;邮政编码错误时信函被分拣到错误的地方;一码多局现象仍然存在。上述问题存在的比例不低,进口邮件的分拣仍需进行大量的人工干预分拣,没有实现网络化自动分拣的目标,限制了分拣封发效率和投递能力的提高,不能满足邮政生产和服务的需要。
此外,我国的6位邮政编码只对应于分拣投递局,每个分拣投递局还要根据邮递员投递邮件的实际路线分成若干个道段,据统计,邮递员花费在道段分拣上的时间是其外出投递时的3倍左右。目前,我国使用的邮政编码体系没有道段信息,因此无法根据邮政编码识别结果达到道段分拣的目的。要实现道段分拣功能,就必须依靠从省(区、市)、市、路名直至精确到具体门牌号码的完整汉字地址识别信息。因此,从2009年开始,上海、杭州、武汉等地中心局使用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上海研究院研发的“中文地址识别”OCR技术和自建地址库,实现了进口邮件按地址上机分拣到局或段,彻底改变了信函自动分拣完全依靠邮政编码的状况,大大提高了信函自动分拣效率,同时优化了投递作业流程,减少了投递员二次分拣作业环节,减轻了投递员的劳动强度,缩短了信函传递时限。但由于各地自建分拣库信息格式标准不统一,信息不能共享,目前还不能直接满足全网分拣处理的需求。据美国邮政测算,具有完整准确的邮政编码和地址信息的邮件内部处理成本与非完整信息的邮件内部处理成本之比为1:14.7。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领导曾强调,要高度统一对邮政编码和基础地址库极端重要性的认识,这是中国邮政最核心的战略资源,也是国家的重要资源。大大加强基础地址的采集、存储、使用的标准化,建设维护好全网统一的基础地址数据库,是建设组织机构信息库和个人名址信息库的基础,是推进我国邮政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是加快邮件处理速度、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重要条件。因此,我国邮政必须构建一个****的、满足各个业务应用的、全网统一和更新及时的地址库,这是促进我国邮政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的技术基础,也是实现网络化自动分拣的必要条件。
建设全网统一的邮政地址库面临的问题
1.我国缺乏地址标准规范
我国地址因缺乏标准规范,地址维护受人为理解影响过大,存在地址重复、不准确、不规范(口语化、错层、信息冗余等)、内容不全面(信箱等)、地理信息缺失等问题。
2.地址库缺乏****性
目前的名址库既要应用于收寄、分拣等具体的生产作业,又要用于数据库商函制作、报刊发行等,造成数据条数很多,但准确性却不高。而且目前各业务应用为满足其业务需要,直接修改名址库基础地址,致使名址库成为专业业务信息混杂的专业业务库,难以满足全网生产要求。
3.没有形成有效的地址库维护机制
目前,全国名址信息维护系统直接在基础地址上批局批段,局段未与邮编直接关联,难以直接用于按码分拣;各应用系统与现有名址信息维护系统缺乏统一的数据同步机制,造成系统间数据不一致;名址信息系统缺少地址数据维护过程记录,难以满足地址信息维护和安全管理需求;名址的维护流程不顺畅,未能形成闭环的信息维护体系,比如投递局使用名址信息维护终端维护了本局的道段信息和投递点信息,但却无法在中心局分拣封发时使用。
加快建设全网统一的邮政地址库的对策措施
1.制定地址库相关标准
首先要制定地址信息数据结构标准及录入规范,要规定个人和企业收件人、地址街道、门牌号码、方位、二级地址单元和号码、城市名、省(区、市)名、邮政编码等的格式、缩写规定、特殊字符的使用规则等(美国邮政2010年版的地址标准长达208页),为实现邮编地址自动处理的维护方式提供依据;其次要制定邮编地址库与各应用地址库间数据交换标准,包括交换的数据格式、数据模型和交换机制等;还要研究制定邮政地址查询公开接口标准,结合中国邮政门户网站和11185的建设,提供不同的查询工具手段,以利于内外部查询。
2.建立满足全网中心局生产需求的地址分拣资料库
地址库建设应抓住目前急需解决的中心局邮件自动分拣的问题,解决地址错误率高、维护更新不及时和不同步等问题,力争尽快见到成效。现有按地址分拣虽是在邮编地址信息质量不高时期的过渡性措施,但提高大宗函件邮编地址信息准确程度将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因此,建议先根据中心局自动化分拣封发的要求,研究建立满足全网中心局生产需求的邮编地址分拣资料库,制定基于全国邮编名址库进行中心局分拣的实施方案,以尽快提高中心局的上机分拣率,实现本收本投大宗邮件的按局制作和分拣前置。在大宗函件邮编质量逐步达标情况下,实现按码分拣。
3.建立高效的地址库维护机制
客户地址若发生变化,可以通过网站或营业柜台办理地址变更手续。将网运信息系统和全国名址维护系统进行互联互通,建立名址维护信息系统与网运信息系统邮编地址数据的同步机制,将中心局处理中的网上邮编与地址不一致信息上传到名址维护系统中维护,并能够回传网运信息系统使用,保证营业、中心局、投递各生产环节邮编地址信息变更的及时性和一致性。在出口局,凡是寄往老地址的邮件将按新地址自动分拣,这不仅可以使邮政节约退信改寄成本,而且可大大提高信函业务的商业价值。
同时,还要完善和调整地址库维护组织体系,弱化其创收职责,强化其为邮政生产服务的职能,明确维护人员岗位,保持人员稳定,并制定相应的培训、评价、考核机制。
4.重视与大客户的合作
美国邮政的“客户服务中心”或其他社会服务商为大客户提供多套地址验证、管理、更新软件系统,以帮助大客户规范并及时更新邮件地址。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宣传工作,引导客户按照邮政的标准填写完整、规范的地址和邮政编码;另一方面可将邮政整理的标准名址及数据清洗工具提供给大客户使用(近期可免费,条件成熟后可有偿服务),根据其邮件名址书写打印的标准化程度给予相应的资费优惠,这样可以减小邮政内部处理的工作难度和工作量,有效降低处理成本。
更多关于 包裹 上海 的快递知识
更多关于 包裹 上海 的站内信息
本站部分文章转载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Email和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