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注册登录

湖北邮政公司弄潮荆楚

中国邮政 2011-5-24 13:48:18

    千里荆楚涌春潮,公司运营开新篇。

    4月29日,从湖北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大会上传来了让全省近四万邮政职工欢呼的喜讯——湖北省邮政公司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这一刻,全省邮政职工沸腾了,每一个人都有理由自豪与骄傲。湖北邮政自2007年实施公司化运营以来,践行“实干铸就成功,创新引领未来”的核心价值观,用持续发展、稳步壮大的良好效果验证邮政体制改革的成功与正确,用实干创新、抢前争先的作风展现着邮政干部职工队伍的战斗力与凝聚力。2010年,全省邮政三大业务板块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宏观政策的调整,坚定科学发展不动摇,使业务发展逆市上扬,总收入规模达到46.16亿元,同比增长22.47%,成为****运营以来,湖北邮政发展最快、效益最好的一年;公司化运营以来第二次铸就了“三年目标两年实现”的辉煌。今年1~4月,湖北省邮政公司完成业务收入13.62亿元,同比增长26.10%,超预算序时进度9.81个百分点。

    跨越发展 融入湖北“两圈一带”

    公司化运营以来,湖北省邮政公司党组意见高度统一:发展是第一要务,只有坚定不移地科学发展、加快发展,才能解决制约湖北邮政公司化运营和可持续发展的矛盾。

    信心与决心来源于湖北省委、省政府实施“两圈一带”(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长江经济带)的战略。这为邮政发展创造了丰富的市场资源和增量空间。湖北省邮政公司党组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以公司化为契机,****思想,积极转型,大力实施区域邮政经济战略、核心产品战略、低成本扩张战略等,用现代企业运营理念改造和指导传统邮政发展。

    针对邮政企业、邮政储蓄银行、速递物流三大业务板块分业经营的实际,湖北省邮政公司党组提出了“共举一面大旗,共享全网资源,共创美好未来”的总体原则,要求践行“协调、融合、整合、联动”八字方针,重点发展储蓄、速递、函件“三重点”业务,代理保险、电子商务、分销、贺卡“四小龙”业务,数据库商函(账单)、小额贷款、公司业务、代收费、畅销书报刊发行“五明星”业务。发展方向和重点的明确,使全省核心产品总收入三年内翻了一番,新增收入贡献率达到66%,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效。

    据统计,今年1至4月,湖北省邮政公司“三重点”业务合计实现收入8.53亿元,同比增长27.9%,占总收入的比重为62.63%,牢牢支撑着整个企业高速、高质量的运行。整合营销、联动发展有助于发挥邮政三大板块的整体合力,也一直是湖北邮政长期坚持的经营思路。全省邮政共同组织开展横跨三大板块、覆盖所有专业的全省性季度主题营销活动,有效带动了增量增收。去年,全省邮政企业、邮政储蓄银行、速递物流公司收入分别增长16.94%、49.76%、16.70%。特别是在电费绿卡村、“思乡月”两个大型项目推进中,“邮银速”联动发展成效显著,批扣代缴签约绿卡客户累计达615.6万户;“思乡月”创收4694万元,收入规模居全国邮政第3位,信息反馈幸运卡创收223.4万元。

    湖北“两圈一带”具有鲜明的区域经济特色,也明确了各个经济地带的主打产业。湖北省邮政公司围绕农村、城市的不同经济特征,实施分类指导,对县域、现业邮政经济分级管理,有效激发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力。目前,邮政企业的现业、县域邮政经济占总收入比重分别为41%和51%,分别增长了17%和19%,有12个市(州)局完成“三年目标两年实现”的奋斗任务。

    公司化运营对营销的低成本、可持续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湖北省邮政公司实施“总部经济带动、大客户营销拉动、数据库营销推动、团队营销驱动”的营销策略,加快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去年启动总部经济项目29个,收入2.44亿元;全年运用客户数据2683万条次,实现数据库营销收入2.13亿元;组建营销团队267个,实现营销收入3.1亿元。

    四年的发展清晰地勾勒出湖北邮政公司化运营的轨迹:2010年,湖北邮政三大板块总收入在2007年公司化运营的基础上实现了收入规模翻一番,相当于再造了一个湖北邮政,收入规模是邮电分营时的4倍,年均增幅超过15%;全省邮政仅用两年时间就突破30亿元收入大关,又用两年时间突破46亿元大关,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深化改革 激发企业内生活力

    过去的四年,是湖北邮政大刀阔斧深化改革、激发企业创新力和****生产力的四年。

    2007年3月,湖北省邮政局成功实行政企分开,湖北省邮政管理局和湖北省邮政公司分别成立。省邮政管理局代表政府履行市场监管职能,邮政公司作为中央国企和市场主体经营邮政业务。2008年1月,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湖北省邮政储蓄分行成立,从此邮政储汇拥有了商业银行的业务范畴;当年5月,全省所有市(州)、县(市)邮政储蓄分支行挂牌。2010年6月29日,湖北省邮政速递物流公司挂牌。至此,湖北省邮政公司、邮政储蓄银行、邮政速递物流三大板块分业经营的格局初步形成。

    不断深化的体制改革,为长期处于计划经济发展思维模式下的邮政事业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湖北省邮政公司党组以体制改革为契机,以公司化运营为标杆,大力创新管理机制,为公司化体制下的人力资源、财务管理、基础管理等“舒经活络”,形成与公司化运营管理的无缝对接。

    人才是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智力保障。湖北邮政大力推进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开展三级副预备“双推双考”活动、年轻干部挂职交流、大学毕业生支局长选拔培养工程,培养适应企业发展和市场竞争需要的管理、营销、技术和基层骨干人才。省邮政公司机关和17个市(州)局都开展了竞争上岗、公开选拔、公开招聘等工作,拓展了人才选拔引进的途径和方式,形成了岗位能上能下、职级能升能降的动态管理机制。各市(州)局领导班子成员异地交流率达到45.7%,市(州)局领导班子40岁以下人员占比达到25%,形成较为合理的梯次结构。

    湖北邮政还大力推广“梯形排班法”等先进作业组织方式,推进“双定”和工时精细化管理等工作,四年里,全省邮政共盘活人力资源2410人,每年可节约人工成本约7000万元。从2009年起,市(州)局从业人员实现了零增长。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湖北省邮政公司大力推进财务管理机制创新,有效支撑经营界面,激活发展后劲,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全省强化损益核算,深入推行收支账户“零余额”、成本集中管理,建立了符合网络型企业运作特点的财务运行架构和管控体系;强化效益型投资机制,加大对重点环节和重点区域的投资力度。公司化运营以来,湖北邮政推行全省网点集中改造、建设,共安排改造网点1690个,新购网点80处,持续提高了企业综合能力。

    与此同时,全省邮政服务管理深入开展“双创”、“双争”活动,进一步提升了营投窗口规范化服务水平和形象;加大内部审计力度,强化企业的规范管理;强化安全生产,健全完善了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组织体系。通过精细管理,全省邮政初步建立起适应公司化运营的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

    真情服务 满足群众用邮需求

    为了保障居民能享受到邮政普遍服务,湖北省邮政公司牢记“人民邮政为人民”的宗旨,克服了服务范围广、实施难度大、服务成本高等困难,坚持服务,坚守岗位,特别是在2008年雨雪冰冻灾害、奥运会、世博会和2010年夏季洪灾等期间,全省邮政一如既往、坚定不移地认真抓好农村地区党报党刊、信函、包裹、汇款的收投,为义务兵信件、盲人读物提供免费寄递服务,为国家机关提供机要通信服务,得到党和政府、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

    目前,全省邮政67%的邮政网点在农村,1.5万余名邮政职工直接从事邮政普遍服务,付出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每年还承担数亿元的政策性亏损。截至2010年底,全省拥有邮政网点2589个,其中设在农村的有1159个。

    机要通信是党政机关机密文件传递的重要渠道,保机要通信畅通,就是保国家政令畅通。湖北省邮政公司建设实施了“一点三线”建设模式,确保了国家涉密公文邮件畅通无阻。2010年11月1日,在全国秘密载体传递工作“一点三线”建设现场会上,中共中央办公厅高度评价该模式,肯定了湖北邮政的机要通信工作,并向全国推广湖北机要通信与机要交通、公文交换在同一平台按密级分渠道有效运转的“一点三线”建设模式。

    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上,全省邮政认真落实省政府《关于做好邮政服务“三农”工作的通知》精神,建立了遍布全省乡村的邮政“三农”服务站,建立信息总量达777万余条的“三农”数据库,建成8000多个绿卡村,持卡户数超过600万户,开展了粮食直补、退耕还林款等10多种涉农补贴款的代发工作,发放各类贷款近百亿元,为农民提供了多项基础性服务,受到广泛好评。

    在服务中小企业上,湖北省邮政公司在积极提供公司业务、代收代发、信贷等邮政金融服务的同时,还利用邮资信封、明信片等,设计制作个性化产品;为中小企业设计制作展示企业特色的个性化邮票、形象年册等;为规模订阅的中小企业量身定做企业形象期刊,帮助中小企业做大做强,走出湖北,走向全国。

    为了向广大客户提供更便捷、优质的邮政服务,公司化运营以来,湖北邮政实施“网点战略”,累计投入邮政网点、服务设施及信息化建设的资金超过10亿元。特别是坚持“科技兴邮”战略,先后完成了省内综合信息网等一大批信息技术建设项目,极大地提升了邮政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在全国率先实施了集团客户现金管理系统上线应用,大客户营销管理系统试点获得集团公司的表彰推广。2010年,全省邮政新增ATM93台,使全省ATM总台数突破1500台,居省内金融机构第1位。新建和改造“三农”服务站3206个,发展便民服务站8832户,新建城镇居民楼信报箱安装率超过90%。

    共创和谐 铸就邮政亲民品牌

    2011年初,湖北邮政“爱心邮路”文明创建品牌被省文明办编入《湖北省文明行业创建品牌案例》,并被湖北省委宣传部列入大力宣传推广的湖北文明行业创建十大品牌。

    品牌的成功源于用心铸就。近年来,全省每一个邮政支局、每一个投递站,各级邮政党政工团组织、职能科室、生产班组、全体共产党员,都有自己的“爱心帮扶”对象,以一帮一结对子形式,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弱势群体。截至2010年12月,全省邮政部门参加“爱心帮扶”活动的职工达到9665人,建立爱心帮扶基金9个,组建爱心帮扶团队326个,开展帮扶活动的邮路有2160条。全省邮政爱心帮扶活动组织捐款1370万元,帮扶9046人。

    这份沉甸甸的爱心,是湖北邮政企业价值的彰显。湖北省邮政公司党组认为,企业的价值,绝不仅仅是自我的发展与进步,更重要的是,为社会民生发展作出应有的奉献。

    企业文化是感染人、鼓舞人、引导人的关键。2007年以来,全省邮政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大力推广和践行“实干铸就成功,创新引领未来”的核心价值观,编印企业文化丛书,开展企业文化宣传推广等,纵深推进了湖北邮政企业文化实践工作,促进了全省邮政企业文化的丰富与提升。而全省邮政行风建设也得到了社会各界及行风评议监督员的一致肯定。

    在企业文化深入宣贯的同时,全省邮政认真落实职代会制度,积极推行****管理,大力建设职工小家,为职工办实事、解难题,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发展的凝聚力、向心力。

    全省邮政还不断丰富和谐企业创建内涵,将五一劳动奖状创建工作与职工小家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涌现了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近年来,全省邮政先后有3人获得全国劳模,19人获得省部级劳模称号,有220人获得全省邮政劳模称号,巴东县邮政局绿葱坡支局乡邮员陈方见获得“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标兵”称号,并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王兆国的亲切接见。

    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对邮政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和大力支持。湖北省领导高度关注邮政改革发展工作,多次到邮政开展调研视察,出席全省邮政工作会、世界邮政日等重要会议、活动。省政府领导对信报箱建设、邮政储蓄银行发放救灾贷款给予充分肯定。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加快邮政事业发展、加快邮政服务“三农”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召开邮政物流现场会,支持邮政企业加快发展,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从2008年起,全省邮政普遍服务专项财政资金补助连续三年共到位6000万元,较好地改善了邮政基础设施。武汉市政府将惠民信报箱建设列入为民办的十件实事之一,由市、区两级财政出资分两年补建信报箱65万户。荆州、潜江等地政府出台了支持邮政发展的专门文件。全省邮政储蓄银行积极参与救灾贴息贷款发放、“整村推进”促农村金融服务,得到了国务院领导、省领导的批示表扬。省邮政公司获得省政府通令嘉奖,被授予“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使邮政品牌形象、美誉度不断提升。

    作别公司化运营的“十一五”,湖北邮政人已经迈上了“十二五”的新征程。他们斗志昂扬、豪气干云,必将在建设中国特色邮政事业的指引下,开创更加辉煌的明天。

发表评论0条】【纠错】【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点击:279

更多关于 速递 包裹 物流 湖北 邮政储蓄 的邮政新闻

  • 吉林省邮政速递物流公司新版便民站系统上线(2016-6-7 18:30:10)
  • 青海省省长郝鹏充分肯定邮政储蓄银行普惠金融工作(2016-6-6 18:30:12)
  • 黑龙江省邮政储蓄分行携手北大荒(2016-6-2 17:52:08)
  • 武汉市邮政储蓄分行全流程监控提效率(2016-6-2 17:52:08)
  • 杭州市邮政储蓄分行唤醒“沉睡”资本(2016-6-2 17:52:08)
  • 江西省委副书记刘奇希望邮政储蓄银行担当更大责任(2016-6-2 17:52:08)
  • 更多关于 速递 包裹 物流 湖北 邮政储蓄 的站内信息

  • 中国大陆寄往中国台湾地区邮件包裹邮费表(2009-2-7 11:29:00)
  • 安徽省邮政速递物流公司端午品粽清廉香(2016-6-13 18:36:29)
  • 贵阳市邮政速递物流公司开展微型党课评比活动(2016-6-13 18:36:29)
  • 泰州市邮政速递物流公司建立“书记项目”制度(2016-6-13 18:36:29)
  • 互联网+物流时代将颠覆传统物流行业(2016-6-13 12:36:30)
  • 云南构建跨境物流大数据平台(2016-6-13 12:36:30)

  • 本站部分文章转载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Email和我联系!
    吃海鲜网旗下网站(网店): 吃海鲜网邮费网易食烤吧
    © 2007-2010 邮费网版权所有,pfee.cn 冀ICP备07017673号
    关于邮费网 ·站务论坛 · 站点地图 ·频道合作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