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注册登录

提高邮政速递运营质量破解发展难题

中国邮政 2011-7-12 21:29:25

    业务规模与经济效益同步发展是每一个快递企业所追求的目标,而良好的运营质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源泉和动力。只有找到并解决好运营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不断提高运营质量。当前邮政速递物流在运营中存在着传递时限与运行质量、固定服务频次与服务效果、产品结构与运输成本、速递与物流网络资源整合四大主要矛盾。 

    主要表现在:收寄环节为赶时限,收寄操作不规范,如不能做到按邮件实物录入信息,不能做到一单一袋、单袋相符,对个性化业务不能严格执行单封制度等。分拣环节为保时限,忽视了对重要节点的控制,分拣质量的下降又造成传递时限无法保证。固定频次服务模式不适应市场、客户的需求,如投递环节,很多收件人为个人的邮件在白天无法投出,投递人员机械地按照固定频次出班投递,既无效果,又极大浪费运营成本。产品结构不合理,造成运费成本居高不下。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四项应对举措。以良好的运行质量保证邮件的传递时限。首先,各环节要提高对全程运行时限的认识,树立全流程一盘棋的意识,上一环节作业要为下一环节打好基础,下一环节要为上一环节做好支撑。其次,在收寄、运输、分拣、投递等各环节,大力推行标准化作业及流程优化工程,促进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根据不同产品的时限标准及发运渠道,收寄、运输、投递环节按照标准业务、区域业务、E邮宝业务、经济类业务的处理顺序调整作业,分拣环节按照全夜航、区域集散网、转航及集散网、直航的赶发顺序调整作业方式,分时段确保赶发时限。同时,对重要节点形成制度化、标准化作业模式,对作业过程加强现场指挥调度。 

    以追求效益型运营模式为目标,提高服务品质,降低运行成本。 

    揽收环节:打破固定揽收频次,以客户需求为标准,随时提供上门服务。 

    分拣环节:以标准快递、经济快递的市场定位为依据,全面推进标准型特快、经济型特快邮件分网运作。调整现有邮路各频次的拉运计划,制定出口经济快递邮件作业计划、时限标准。处理中心对标准快递、经济快递实行分网、分时段运作,突出标准快递的时效性、经济快递的经济性,并由网控部监督各项规定的落实情况。 

    投递环节:当日递、次晨达、次日上午递等高品质业务要严格按照频次投递;其他进口业务打破频次束缚,全面推行电话预约投递,提高投递效果。 

    建立产品、运输渠道利润核算体系,加强运费成本控制,提高运营效益。速递专业:根据速递业务不同的产品类型、资费标准,按流向核算航空、陆路运费成本,以指导经营工作,并灵活掌握发运方式,降低运费成本。 

    物流专业:加强对物流承运商的管理,按物流项目、运输方式核算平衡赢利点。参与物流项目的招标、谈判,强化对物流运费成本支出的管控。 

    加快整合速递、物流网络资源,尽快形成优势互补。 

    根据速递网及物流网的不同优势,利用点对点直达业务作为两网整合的切入点。如对发往某城市的速递邮件,利用物流网络负责干线运输,利用速递地面公司负责分拣、投递,以此形成两网优势的互补。从长远考虑,要对物流干线网进行重新规划、改造,其核心目的也是为下一步速递业务搭载物流网平台做准备。因此,速递、物流网络资源共享必将成为今后的发展趋势。

发表评论0条】【纠错】【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点击:468

更多关于 速递 物流 快递 E邮宝 的邮友经验

  • 从包裹快递业务改革看中国邮政转型(2016-1-25 12:06:32)
  • 中国邮政香港快递业务操作问答(2015-4-28 18:58:47)
  • 快递电子面单好处多(2015-3-31 19:07:11)
  • 邮政速递物流别把快递“100%验视”当“厌事”(2015-3-31 19:07:10)
  • 中国邮政香港快递业务操作问答(2015-3-31 19:07:09)
  • 邮政快递服务升级靠什么?(2015-3-24 17:11:47)
  • 更多关于 速递 物流 快递 E邮宝 的站内信息

  • 安徽省邮政速递物流公司端午品粽清廉香(2016-6-13 18:36:29)
  • 贵阳市邮政速递物流公司开展微型党课评比活动(2016-6-13 18:36:29)
  • 泰州市邮政速递物流公司建立“书记项目”制度(2016-6-13 18:36:29)
  • 互联网+物流时代将颠覆传统物流行业(2016-6-13 12:36:30)
  • 云南构建跨境物流大数据平台(2016-6-13 12:36:30)
  • GMS现代物流产业合作论坛在昆举行(2016-6-13 12:36:30)

  • 本站部分文章转载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Email和我联系!
    吃海鲜网旗下网站(网店): 吃海鲜网邮费网易食烤吧
    © 2007-2010 邮费网版权所有,pfee.cn 冀ICP备07017673号
    关于邮费网 ·站务论坛 · 站点地图 ·频道合作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