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注册登录

三十而立,中国邮政EMS发展回首与展望

中国邮政 2010-7-27 21:55:37

    孔子曰:“三十而立。”不知不觉中,中国邮政EMS已经走过了30年的历程。30年的建设、30年的发展,30年的春华秋实、30年的沧桑变革,回首望,聚合的是智慧与信心;向前看,承载的是梦想与希望。 

    1980年7月15日,为适应客户对信息实物传递的时效性需求,中国邮政开办了国际特快专递业务,从此开了我国快递业的先河。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中国邮政于1984年11月1日开办了国内特快专递业务。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完善,目前,业务范围已扩展至全国近2000个城市,高速度、高质量和全程全网跟踪查询的优质服务使其成为邮政业务中的精品业务。 

    在过去的30年里,中国邮政EMS历经孕育、发展和壮大的过程,树立了精品品牌形象。回首中国邮政EMS这30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7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80年~1984年,是国际业务初办期,当时业务规模较小,种类不全。第二阶段为1984年~1988年,是第一次飞跃期,每年的业务增幅都在50%以上。第三阶段为1989年~1991年,为第一次低潮期,由于资费不灵活、市场开拓方法单一,造成了业务发展缓慢。第四阶段为1992年~1994年,为第二次飞跃期,通过调整资费政策、加大宣传力度,改变了业务发展滞后的局面。第五阶段为1994年~1999年,为第二次低潮期,因为盲目扩展网络、服务质量跟不上,中国邮政EMS连续5年没有完成计划指标,在1997年还出现了负增长态势。第六阶段为2000年~2008年,是复苏发展期,其间中国邮政加大投入力度,中国邮政EMS业务量节节攀升。第七阶段为2008年至今,为改革创新期。按照国务院的指示要求,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解放思想、锐意创新、有效整合资源,实现了机构的重组与改制,加快了邮政速递物流的改革与发展,使邮政速递物流成为我国现代物流业的中坚力量。 

    历经30年的风风雨雨,中国邮政EMS勇于改革创新,引领着快递行业不断发展前行。在打破垄断、引入竞争的新市场环境中,如何能应对激烈的竞争局面,去创造中国邮政EMS崭新的未来?答案应该是“转变”。邮政速递物流从企业内部的一个专业,转变为一个****的经营实体;从以往职能相对简单的业务经营管理部门,转变为多层次、全方位的企业经营管理主体,是一项非常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全国邮政速递物流各级部门和干部员工要从思想上、观念上、****上向****运营的要求靠拢,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三十而立”,意为人到了30岁就应该去积极面对一切困难。在百年邮政生生不息的历史里,30周岁的邮政速递刚刚进入而立之年,前面的道路还很长,也必定会充满荆棘,但只要全国邮政速递物流的干部员工同心协力、披荆斩棘,走好****运营的第一步,就一定会开创中国邮政速递物流专业经营的新局面。这样的历史机遇和历史责任,是我们这一代速递物流员工必须承担的光荣与艰辛。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积极****起来,以敢于面对挑战的精神,用我们的勤劳和智慧,去创造中国邮政速递物流更加美好的明天!

发表评论0条】【纠错】【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点击:423

更多关于 速递 物流 快递 EMS 的快递知识

  • 安徽省邮政速递物流公司端午品粽清廉香(2016-6-13 18:36:29)
  • 贵阳市邮政速递物流公司开展微型党课评比活动(2016-6-13 18:36:29)
  • 泰州市邮政速递物流公司建立“书记项目”制度(2016-6-13 18:36:29)
  • 互联网+物流时代将颠覆传统物流行业(2016-6-13 12:36:30)
  • 云南构建跨境物流大数据平台(2016-6-13 12:36:30)
  • GMS现代物流产业合作论坛在昆举行(2016-6-13 12:36:30)
  • 更多关于 速递 物流 快递 EMS 的站内信息

  • 吉林省邮政速递物流公司新版便民站系统上线(2016-6-7 18:30:10)
  • 常州市邮政速递物流公司服务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2016-5-24 18:24:23)
  • EMS生鲜配送服务升级(2016-5-24 18:24:21)
  • 新疆邮速为铁塔公司提供物流运输服务(2016-5-10 18:30:22)
  • 吉林省邮政速递物流公司与松原市政府战略合作(2016-5-10 18:30:21)
  • 上海市邮政速递物流公司 选编纪检监察工作规章(2016-5-10 17:30:25)

  • 本站部分文章转载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Email和我联系!
    吃海鲜网旗下网站(网店): 吃海鲜网邮费网易食烤吧
    © 2007-2010 邮费网版权所有,pfee.cn 冀ICP备07017673号
    关于邮费网 ·站务论坛 · 站点地图 ·频道合作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