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道主国亚运会邮票发行有门道
或许是因为在发行第一套亚运会邮票时,东道主国印度的邮政部门让印度尼西亚邮政抢了风头,在随后的亚运会邮票发行中,东道主国总是在亚运会的邮票发行上狠下工夫。
第三届亚运会于1958年5月24日至6月1日在日本东京举行。东道主国日本于开幕日发行一套4枚彩色印刷的纪念邮票(图1),主图为火炬和会徽,开创了亚运会邮票的彩色时代。在此之前的亚运会邮票基本上都是单色印刷。
印度尼西亚承办了第四届亚运会,1962年8月24日至9月2日在雅加达举行。印度尼西亚邮政开创了连续发行亚运会邮票的先例:从1962年3月起以几乎每月一套的速度发行了5组24枚邮票(图2),创当时亚运会东道主发行邮票之最。第一组4枚同图,表现了公元前2世纪印度史诗《腊玛延那》中的英雄;第二至四组共15枚,表现了举重、乒乓球等15个运动项目;第五组展现了举办亚运会比赛的体育场、运动员住地——印尼旅馆、立交桥、《欢迎者》塑像和新闻处等。
泰国的曼谷于1966年承办了第五届亚运会,泰国邮政于同年8月4日发行纪念邮票一套8枚(图3),主图分别为举重、篮球等8个运动项目,同时刻制了15枚造型各异的纪念邮戳。
第六届亚运会于1970年仍在泰国曼谷举行,泰国邮政为此发行了两套共5枚的纪念邮票,其中一枚为当时的泰国国王普密蓬为亚运会点燃圣火,这也是国家君主第一次出现在亚运会的邮票上(图4)。同上届亚运会一样,泰国邮政也刻制了多款纪念戳,共13种,其中一个戳图为一只眼睛,眼睛里是比赛项目,寓意人们观看比赛,深层含义是亚洲体育运动的发展引起世界关注。
第七届亚运会转到了伊朗的德黑兰,于1974年举行,这届亚运会是我国恢复了在亚洲体育组织中的合法席位后首次派团参加的亚运会,并取得了位居金牌榜第三名的亮眼成绩。伊朗邮政为这届亚运会发行了7套17枚邮票和2枚小型张(图5)。这届亚运会会徽一反常规,为亚奥理事会会徽和波斯文“第七届亚运会”缩写构成,此后,各届亚运会承办国都按照这个模式,使用自行设计的会徽,会徽中保留亚奥理事会会徽。
在历届亚运会邮票中,出现最多的当属各个体育项目,几乎所有亚运会竞赛项目都登上过亚运会邮票。另外,亚运会邮票图案还涉及亚运圣火、奥运五环、亚运会会徽、亚运会吉祥物、亚运会比赛场馆、东道主国风光建筑及国家元首、体育名人等。亚运会邮票总量虽不算非常庞大,但由于它从首届至今始终保持的连贯性,也增加了亚运会邮票的总体收藏价值。
第十四届亚运会于2002年在韩国釜山举行。但早在1999年5月20日,韩国邮政就为这届亚运会发行了一枚邮资片,主图为第十四届亚运会会徽、吉祥物、体育场和亚洲人民传递圣火的景象。而2006年多哈亚运会的东道主国卡塔尔的邮政部门更是“勤劳”,于2002年9月29日就发行了首枚多哈亚运会邮票——一张小全张,2枚邮政图案分别为釜山亚运会和多哈亚运会的会徽,边饰图案为釜山亚运会吉祥物海鸥“笃利亚”及“2006年多哈再见”的英文和阿拉伯文字样。这枚小全张的发行兼有双重意义——纪念在韩国釜山举行的第14届亚运会和宣传第15届多哈亚运会。一年多之后,卡塔尔邮政于2004年12月31日多哈亚运会吉祥物发布仪式当天,发行一套6枚邮票和不干胶小本票一本,图案是多哈亚运会吉祥物——羚羊“奥利”。邮票上的“奥利”分别指出了多哈的方位、泛舟多哈海港,为2006年亚运会倒计时,传递亚运火炬,点燃亚运圣火,最后还手持卡塔尔国旗步入多哈亚运会开幕式主会场——哈里发体育场。
2009年6月30日,中国邮政在广州亚运会倒计时500天之际,发行了广州亚运会首套纪念邮票——《第16届亚洲运动会》。纪念邮票全套2枚,图案分别为广州亚运会会徽和吉祥物。邮票以简洁的形式、和谐的搭配、写实的表现手法将亚运会会徽和吉祥物的感染力推向极致,反映出“新广州、新亚运”的特色。同年12月,《第16届亚洲运动会会徽》个性化服务专用邮票在全国推出,这是继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邮政针对大型国际体育赛事再次推出个性化服务专用邮票,邮票图案为第16届亚洲运动会会徽。中国集邮总公司还为此发行《第16届亚洲运动会会徽》专用邮票首日封1枚。今年3月3日,万众期待的广州亚运会火炬形象“潮流”及火炬传递路线终于出炉,火炬个性化邮票也闪亮登场。邮票以广州亚运会会徽为主图,附图中“潮流”火炬形如升腾、飘逸的火焰,挺拔中见灵动,煞是好看。
更多关于 集邮 邮票 北京 广州 亚运会 的邮政新闻
更多关于 集邮 邮票 北京 广州 亚运会 的站内信息
本站部分文章转载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Email和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