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恩施州邮政业务增长“速度”
在地方经济困难的环境下,自2003年以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邮政局连续8年保持20%以上的收入增长速度,业务收入从2003年的4812万元上升到2009年的2.03亿元,收入排名从全省邮政的第12位上升到今年11月底的第6位。截至今年11月底,该邮政局完成业务收入2.34亿元,同比增长25.91%,创造了独特的“恩施速度”。炫目的“恩施速度”,吸引着记者走进鄂西大山、走进恩施州邮政。
激情创业:眼中有山胸无山
位于鄂西山区的恩施州,是一个总人口不足400万、GDP及地方财政收入均居全省倒数第二位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在并不发达的地域经济环境下,恩施州邮政如何做到连续8年持续、快速发展?恩施州邮政副局长柳惠庭告诉记者:“这得益于分营以来四任领导班子充分领会上级精神,紧密结合恩施地方经济发展滞后和邮政发展基础薄弱的实际,不断传承、创新、延续和发展,逐步形成了成熟的企业发展理念。”
2008年年初,经历了连续5年超过20%的高速增长后,恩施州邮政干部职工担忧起来:国家投资“两路”(铁路、高速公路)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已经结束,邮政发展的潜力也挖得差不多了,企业还能继续保持高速发展吗?于是,一部分干部主张降低发展指标、放缓发展速度。在讨论2008年计划指标的会议上,大家争论得很激烈。州局党组提出25%的业务收入同比增幅,遭到部分干部的反对,个别干部甚至提出将增幅降至20%以下。其理由是:能够在排名全省第16位的地方经济条件下,达到全省邮政收入排名第8位的水平,4年上升了4位,已经冲到了恩施州邮政发展的顶峰。
面对创业与守业之争,恩施州邮政党组没有匆忙下结论,而是提出了发展战略转型——从抓国家投资的战略机遇转向挖掘地方经济发展的潜力,并明确了项目经营战略。于是,当年的发展指标被推迟了整整半年才确定。经过发展战略的调整、项目经营的强力推进,2008年上半年,该邮政局收入同比增幅达29%,不降反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喜人的财务数据极大地鼓舞了干部职工,恩施州邮政党组果断决定,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干部职工可持续发展的信心。恩施州邮政局长刘俊峰说:“上半年,企业发展的实践再次证明,只要有‘眼中有山、胸中无山’的气概和魄力,勇于自我突破,通过开展‘二次创业’,就一定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该邮政局根据“二次创业”理念,制定、出台了2008年至2010年的“二次创业规划”,明确提出业务收入连续三年保持20%以上的增幅、收入规模突破2亿元。
正是在“眼中有山,胸中无山”的创业发展理念指引下,2008年以来,恩施州邮政业务收入连续三年保持了近30%的增速,在全省邮政收入排名较2008年又上升了两位;业务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邮务类业务所占比重提高了10个百分点;在2008年结束分营以来支差局历史的基础上,2009年实现收差800万元,当年职工人均年收入在2007年基础上增长了42%;在“思乡月”、贺卡、分销配送、报刊发行等项目上创造了新辉煌,特别是近两年“思乡月”收入规模均居全省邮政第二位。
人才优先:予人长袖必善舞
恩施州邮政党组明确企业理念为“发展企业、回报社会、富裕职工”。而企业要发展,人才是根本。
刚被评为全省邮政先进集体的利川市邮政局谋道支局是全州10强支局,也是一些兄弟单位学习的对象。该支局局长潘欣坦言:“我们可以互相借鉴做法、措施,但恩施州邮政干部职工队伍的精神是没有办法在短期内复制的。”近年来,恩施州邮政立足“人”字做文章,用待遇留住人、用文化凝聚人、用压力培养人、用机制激励人,打造了一支吃苦耐劳、开拓创新、勇于进取的干部职工队伍,成为支撑企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坚强基石。
走进恩施州邮政,每个单位、每名职工都让人感觉充满活力、激情和希望。恩施市邮政局新塘支局局长谭德新不到30岁,2009年从州局机关被派到支局担任负责人。他告诉记者:“州局鼓励年轻人下基层,并积极为我们搭建舞台,这在以前是不敢想的。虽然压力大,但动力也足。2009年,我们支局‘思乡月’活动完成销售额10多万元,销售化肥180吨。今年,我有信心销售化肥200吨以上,完成贺卡收入5万元。”
是什么让年轻干部激情迸发?谭德新说:“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去年,和我一样到支局任职的年轻干部有十来人,大家都在暗中较着劲呢,谁都不甘落后。”
干部的激情来自领导的率先垂范。2008年,恩施州邮政出台了针对全州邮政干部的“三个工作法”,即一线工作法、责任定位法和目标倒逼法。州局领导带头践行,打造“沉下身、沉下心、沉下力”的干部队伍,很好地融洽了干群关系,构建了和谐、团结的发展氛围。“除了例行的碰头会、办公会和经营活动分析会等重要会议外,很少看到州局领导坐在办公室,要么在基层一线,要么在客户那儿。”恩施州邮政办公室主任谭昌玉这样说。
基层一线也有同样的感受。咸丰县邮政局黄金洞支局地处偏远,支局长罗志学说:“今年州局局长来了两次,副局长来了3次,挂点的州局办公室同志每月都要来。他们来了不是简单看看,而是从发展、管理、服务甚至投递环节,为支局解难题、出点子、想办法,我们当然有信心了。”刘俊峰告诉记者:“州局很多决策不是在办公室完成的,而是在基层一线实地调研中逐步形成的。我们要求州、县邮政局领导不要坐在办公室,有空就要到基层、到一线、到市场、到客户那里去。古代有马背上的将军,现在我们要做车轮上的领导。”
平台支撑:不待扬鞭自奋蹄
“目前,全州邮政共建设数据库行政村2495个、搜集名址信息119万条,城市单元216个、搜集名址信息104.3万条,数据库营销平台对发展的贡献率逐步加大。”刘俊峰介绍说,今年,数据库营销平台对代办电信、代理保险、“思乡月”、短信、机票代售、商函等项目的综合贡献率达24%以上。
恩施州邮政将数据库建设纳入“一把手”工程管理,在数据采集方面多管齐下,完成了组织机构库的核实工作,通过廉政宣传项目采集全州党员数据、通过窗口采集用户用邮数据、与市政府合作维护了17万户涉农补贴数据信息等,体现了“按需建库”的特点。1至11月,该邮政局实现数据库营销收入1836万元,占邮务类业务收入的34.7%。
很多到过恩施州邮政的人都感慨:一个只有8个县(市)局的山区局,竟然拥有6个旗舰店,来凤、咸丰、宣恩邮政旗舰店更成为县城金融行业的标志性网点。近三年来,恩施州邮政自筹资金3200余万元,完成了所有网点的首轮改造。2010年上半年,该邮政局又投入600余万元,新装修4个城区旗舰店,装修改造4个农村网点,建设服务“三农”直营店24个。“网点升级对业务发展产生了直接拉动作用,我们旗舰店开业后一段时间,邮政储蓄余额以每天近百万元的速度递增。”咸丰邮政旗舰店负责人冉红艳高兴地告诉记者。
“2009年,州局通过考试淘汰了43名不合格的窗口营业员。”恩施州邮政人力资源部经理王凯说起这件事语气凝重,“当时工作推进很难,但为了企业发展,我们必须提高窗口服务水平。以后,我们将建立动态的淘汰考核机制。”
融入地方经济,需要强大的渠道阵地,更需要强有力的营销平台。从2004年开始,恩施州邮政按照“一局一中心五分局”的模式建设营销体系。2008年,该邮政局积极探索营销团队建设。截至今年11月底,全州邮政共建设专职营销团队23个,专兼职营销人员达158人,贵宾级以上大客户达446家。前三季度,大客户累计实现用邮收入2547万元,同比增长45%。今年,恩施州邮政提出了探索建设网点、部室(分局)专兼职营销团队的思路,为收入在200万元以上的支局配备1名专职营销人员,并以专职营销人员和支局长为核心组建网点营销团队,要求10人以上的部室和分局抽调3名以上能人组建部室兼职营销团队。
“‘专职+兼职’营销团队的模式很好地优化了人脉资源,整合了专业优势与资源优势。通过实施总部经济开发,我们成功运作了惠农宣传、安全知识竞赛、短信捆绑送话费等数十个州级项目,全方位融入地方经济发展。2009年,全局实现项目收入(除邮政储蓄银行恩施州分行外)1.2亿元,占总收入的80%。”恩施州邮政市场部经理叶克松对专兼职团队营销取得的“战果”如数家珍。
更多关于 邮政储蓄 机票 思乡月 恩施 的邮政新闻
更多关于 邮政储蓄 机票 思乡月 恩施 的站内信息
本站部分文章转载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Email和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