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邮政速递物流弥补市场竞争短板
2009年公司化改革后,湖北省邮政速递物流公司按照速递物流总部的统一部署,把揽投网建设作为经营的核心和“一把手工程”,举全省邮政速递物流之力扎实推进。截至2010年11月底,湖北邮政速递物流已对揽投部(站)和揽投段道进行了大幅改造、调整,并新增了部分揽投部(站)和揽投段道,揽投服务能力得到明显增强,及时揽收成功率、上门揽收成功率、国内进口邮件及时投递率等关键指标均较揽投网建设前有了一定幅度的增长,网络能力不足这一短板得到了有效的弥补。同时,拉动了网络型产品的发展,公司自营省际、国际特快专递业务收入均实现了30%左右的增长。
统一思想,打破认识瓶颈
多年来,在混业经营的模式下,湖北邮政速递物流揽投网能力建设相对滞后,揽投覆盖范围小、客户服务不到位等成为制约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为此,他们按照“统一思想,强制建设,加大投入,充实一线”的总体思路,强化建设过程管控,力求揽投网建设工作“按时、保质、保量”,做到“建设一个,运营一个,成功一个”。
为解决认识问题,湖北邮政速递物流从上到下开展了****思想工作。湖北省邮政公司总经理张荣林于2009年下半年带队,实地考察民营快递公司,要求湖北邮政速递物流学习先进,狠下工夫,建设专业揽投网。在此基础上,湖北邮政速递物流在武汉、荆州、孝感、十堰等地率先开展揽投合一、无底薪薪酬分配的揽投网建设试点。2009年12月廊坊会议后,湖北邮政速递物流组织各市州速递物流分公司总经理到民营快递公司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考察交流,彻底扫除了大家对揽投网建设认识上的障碍。同时,湖北邮政速递物流自上而下成立“一把手”挂帅,分管副总经理主抓,公司市场、综合、财务、网控部门组成的揽投网建设领导小组,为揽投网建设的扎实推进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加大投入,保质保量建设
在速递物流总部专项补贴的基础上,他们进一步加大对揽投网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对批复新增的揽投部(站)实行统一的补贴政策,对各市州速递物流分公司的房屋租赁、装修以及人力资源成本实施配套支持。同时,他们增加生产性设备投入,根据揽投部(站)日常生产作业需要,按照安全管理、办公管理、操作作业、信息保障四个大类,统一了收寄终端、电动车、袋牌打印机等26项揽投网点配备设备标准,定制箱式三轮电动车用于县市速递物流分公司揽投作业,使全省速递物流揽投部(站)的硬件条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在人员配置上,湖北邮政速递物流按照“控三线、压二线、保一线”的总体原则,增加一线揽投人员配置。他们通过对代收货款投递、内部处理等非核心业务外包的方式,将141名内部生产处理人员充实到揽投一线,一批优秀的营销人员和管理人员走上揽投部(站)经理岗位。同时,他们打破控制用工思维,建立用工总量动态调控机制,对劳产率、自营收入、总收入等指标进行综合测算,确定各市州速递物流分公司增员调整系数,对新增人员数量实****态浮动,施行增收增员。截至2010年11月10日,全省速递物流共新增一线揽投人员428人,全部充实到各揽投道段。
解决深层问题,促进持续推进
随着揽投网建设的深入,揽投人员积极性不高、营销能力不足、揽投部(站)运营成本负荷大等问题不断暴露出来,迫使湖北邮政速递物流必须从机制上入手,推进揽投网建设的进一步深化。
2010年8月,湖北邮政速递物流在揽投网建设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行“无底薪计件”薪酬改革,将收入与工作量、服务质量挂钩,多劳多得、优胜劣汰的评价机制逐步形成。由于这一分配方式加大了对揽投人员的倾斜,揽投人员通过努力可以达到或超过区域内行业收入水平,揽投人员流动性明显降低。
湖北邮政速递物流还以培促揽,积极开展部(站)经理、揽投员集中轮训,分别设置企业管理和初级营销技能等不同课程,加速片区营销经理向揽投部(站)经理的转变和揽投人员职业素养的提升。他们还在全省速递物流复制推广“叶军工作法”等优秀揽投人员和部(站)经理的工作方法,同时先后出台《员工教育培训管理办法》、《培训积分管理暂行办法》等,积极建立日常培训制度。
湖北邮政速递物流下发了《关于加强全省邮政速递物流揽投部基础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揽投部(站)、市州速递物流分公司召开晨会、周会、月度运营分析会,揽投人员每天填写营销走访日志,由揽投部(站)负责人批阅和评价,公司市场部按周检查落实。湖北邮政速递物流还针对揽投部(站)和揽投人员开展竞赛活动,营造了揽投一线赶超发展的氛围,有效促进了揽投能力向经营效益的转化。
更多关于 速递 物流 快递 湖北 的邮政新闻
更多关于 速递 物流 快递 湖北 的站内信息
本站部分文章转载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Email和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