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邮政速递物流齐鲁大地“动车”飞驰
2009年以来,山东省邮政速递物流公司按照速递物流总部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全面加快省内快速网建设。通过不断优化网络组织,增强处理能力,山东邮政速递物流初步搭建了一个以限时投递为目标,直发直投、主委结合、立体运输、昼夜兼程、即收即发、即收即投的立体化网络处理模式。目前,一列列邮政速递物流“动车”运载着邮件驰骋在齐鲁大地,山东全省17市、110县(市、区)城区规定区域互寄标准特快邮件全面实现次晨达,省内快速网处理能力和时限水平与民营快递公司相比已具有一定的优势。
十年间,网络建设从未间断
在****运营之初,山东邮政就启动了省内快速网的规划和建设工作。十年间,山东省内快速网不断向纵深延伸。
2007年,山东全省17市互寄特快邮件实现次晨达。2009年,速递物流实施专业一体化改革后,山东省内、重点区域内快速网和市内转趟及内部作业计划由山东邮政速递物流统一规划管理。根据全省网络情况、竞争趋势和客户要求,山东邮政速递物流确立了新的省内网络建设目标,紧紧围绕市场,本着突出效益、适度超前的原则,不断调整、优化,巩固领先地位,保障全省速递物流业务快速、健康发展。
两年内,省内快速网初步建成
山东邮政速递物流按照内部深化改革、优化流程,外部组网、拓网的思路,逐步构建以省内快速网为基础、国内全夜航和重点区域网为支撑、国际渠道网络为补充的高效网络体系。
2009年5月,山东邮政速递物流按照就近组网的原则,打破区域划分限制,12个省际分拣封发局对省内所有县市全部建立直封关系。同时,他们努力缩短内部处理时间,增加营投两端的时长,当年实现省内快速网、重点区域内快速网覆盖所有市县(除长岛)。2010年,他们比照竞争对手,对省内次晨达邮件投递范围进行重新确认,增加市际、市县间直达快速邮路,组开省内二级干线快速邮路和区内、县乡快速邮路。在保证时限的前提下,他们还采取自办、委办相结合的方式,增强网络组织能力,弥补自有车辆不足,实现降本增效。截至2010年11月,全省60%的省内、重点区域内干线邮路由自办改为外包,为提升省内传输能力和确保时限提供了有力支撑。
山东邮政速递物流还根据本省实际,将揽投网建设与网络流程优化、作业岗位整合工作相结合,通过实施邮件轻重分投,给予投递人员通信费用补贴,实行电话预约投递,对全省速递物流市区揽投部、县(市、区)营业部实行分拣、投递、揽收岗位整合,进一步压缩内部处理时限,缩短上门揽收时间,提高投递质量。目前,山东邮政速递物流汽车段道大幅减少,轻便段道大幅增加,日均电话预约率、电话妥投率等指标有了较大的提升。在速递物流总部的大力支持下,山东邮政速递物流还加强与兄弟公司协作,加快省际干线运输网络建设,有效拓宽了京津冀地区以及长三角、珠三角出口通道,业务处理能力显著增强。
两年后,组织效率和效益不断提升
经过两年的建设和优化,山东邮政速递物流进出口时限水平及运能显著提升,有效促进了业务发展。他们以省内快速网为依托,对省内速递产品进行重新设计和全面整合,全省县市以上区域省内互寄特快邮件全部实现次晨达,全省全夜航日均出口量增幅达43%以上,济南、青岛、潍坊等重点城市全夜航进口邮件实现当日递,省内互寄次晨达邮件日均寄递量猛增。
通过实施岗位整合、推进轻重件分投、电话预约和邮路外包,全省速递物流上门揽收时间基本缩短了20~30分钟,长期难以解决的妥投率低的问题明显好转。同时,由于实施了严格的外包邮路作业质量监控、动态调度及日报制度,邮路准班率达到100%,准点率始终控制在95%左右,加之与进出口分拣环节的衔接紧密,有效保障了邮件传递全程时限。截至2010年10月,全省共压缩机动车316辆,其中116辆实施内部职工承包,使山东邮政速递物流汽车装载量和揽投量均有大幅增加,有效降低了网络成本支出。同时,由于实行邮路外包和三岗合一,山东邮政速递物流减少用工132人,清理“漂浮人员”297人。
更多关于 速递 物流 快递 山东 的邮政新闻
更多关于 速递 物流 快递 山东 的站内信息
本站部分文章转载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Email和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