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注册登录

湖北邮政飞鸿楚天送春来

中国邮政 2011-10-9 11:31:32

    有“千湖之省”美誉的湖北地处我国中部,既有江汉平原的爽朗,又有鄂西大山的苍茫,更兼具湖区、乡村、城镇等多样的地域特点,这为邮政部门履行《邮政法》规定的“向境内所有用户持续提供邮政服务”的普遍服务义务带来了多重困难。 

    长期以来,湖北邮政在省委、省政府和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秉承“人民邮政为人民”的服务宗旨,顶着巨额的亏损,克服诸多困难,力保基层邮政网点不撤、邮路不减、服务质量不降低,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坚持履行好邮政普遍服务义务,以忠诚与奉献在千里楚地上书写着坚守普遍服务职责的篇章。

    坚守撤并乡镇地区

    如果要用经济指标来衡量湖北邮政的普遍服务,那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串让人无法理解的数据:全省邮政普遍服务每年支出人工成本、运输费、折旧、修理费、业务费等费用总额约为12亿元,而普遍服务业务每年形成收入约为5亿元,收支严重倒挂。 

    邮政普遍服务涉及国家赋予公民通信的权利,绝不能单纯地以经济效益来衡量。事实上,在履行普遍服务职责的过程中,湖北邮政从来都是将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服务,从未退缩。 

    从2000年开始,湖北省大规模开展机构改革,进行撤乡并镇工作。2001年初,按照洪湖市乡镇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的规划,拥有5.5万人的永丰镇并入万全镇。原永丰镇行政机构被撤离,一些承担公共服务职能的机构也纷纷撤离。“什么都能撤,邮局不能撤!”一纸“强烈要求保留邮局”的联名信送到了市政府办公室,信纸上密布着200多名农民代表的签名和红手印。最终,面对其他机构匆匆撤离的背影,邮政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坚守。 

    在十堰市,青山镇位于郧县最南端,2005年下半年,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当地一些行政部门撤离。2005年11月11日,《湖北日报》的《舆论监督》专版刊登了青山镇村民的来信,呼吁在山区保留邮政网点,满足广大群众寄信读报的需求。随后郧县政府召开了有青山镇居民代表参加的座谈会。会上,代表们提出了最重要也是唯一的要求——留下邮局。 

    但是,青山镇每年邮政业务收入不足2万元,邮政网点运营的人工工资、房租、水电费等直接成本在10万元以上。一年下来,仅账面亏损就超过8万元。 

    “邮政自己再苦再难,也比不上老百姓的困难!”当年12月26日,郧县邮政局顶住亏损的压力,重新设立青山邮政代办点,并从2006年1月起,邮件从县邮政局直封,确保报刊、邮件的时限。 

    近年来,郧县邮政局用实际****,做出了无愧于普遍服务使命的选择——所有撤并乡镇地区继续保留邮政网点,所有邮路不仅不减,反而有所延长;服务水平不仅没降,反而叠加一些新服务品种。目前,全县设有邮政网点28处、邮路126条,邮路里程达到2255公里,全面覆盖全县20个乡镇(场)的338个自然村。 

    万全、青山等乡镇的情况只是湖北邮政认真贯彻落实《邮政法》,坚守撤并乡镇地区,坚决不留下邮政普遍服务“真空”的一个缩影。记者了解到,邮政网点的普遍服务业务营业额低、业务量小,本身就长期处于严重收不抵支的状态。尤其是湖北在全国率先开展乡镇配套体制改革,合并乡镇近百个。在此背景下,唯有承担普遍服务义务的邮政,不仅不能撤销,还要进一步增加基层服务网点、邮路。目前在90%的撤并地区,邮政成为唯一的公共服务平台。 

    提升普遍服务能力 

    为了确保邮政普遍服务有效覆盖全省地区,湖北邮政强化邮运组织,增加资金投入,共开通铁路邮路7条,总里程8642公里;配备生产汽车1385辆,自办汽车邮路325条,总里程38003公里,委办汽车邮路165条,总里程9885公里。同时,在进一步优化邮运网络、提高投递质量的同时,大力推进邮政服务网点、村邮站、信报箱建设等,不遗余力地提升邮政普遍服务水平。 

    2007年邮政公司化运营以来,湖北邮政强力推行网点战略,投入近7亿元用于能力建设,全省近1700个邮政网点第一轮改造全部完成;投入2.66亿元新购邮政网点72处、新建旗舰店8处、改造骨干网点926处、改造农村支局危房41处,全面提升了邮政营业形象和服务能力,各市(州)邮政服务网点配置情况均达到或超过了《邮政法》规定的标准。 

    湖北邮政将推进信报箱建设作为贯彻《邮政法》、认真落实普遍服务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提升邮政普遍服务质量的重要工作来抓。2008年9月,湖北省建设厅、省邮政管理局下发《关于加强城镇居民楼房住宅区邮政信报箱建设的实施意见》,对全省信报箱规划实施、设计审查、监督管理、补建维修等具体工作进行明确。随后,武汉、襄阳、十堰、荆州、黄石、荆门、随州、恩施、仙桃、天门、林区等11个市(州)政府先后下发信报箱建设专项文件,从信报箱建设规划、审批、监督、验收和补建维修等方面进一步明确了相关工作要求。 

    武汉成为近年来推进城市信报箱建设力度最大的城市。武汉市政府2010年将老旧住宅楼房的信报箱补建作为惠民信箱工程列入为民办实事范围,分两年全部补建到位,2010~2011年将累计补建72万口惠民信箱;孝感市政府将惠民信报箱工程纳入城乡社区建设范畴,正式写入2011年市政府工作报告。 

    “小信箱,大民心。这项小小的措施带给老百姓众多的方便!”2010年11月4日,湖北省副省长段轮一到武汉考察调研惠民信报箱建设工作,并召开现场会,明确指出信报箱是解决老百姓基础通信要求的基础设施,是各级政府为老百姓办实事的一种具体体现,要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各级政府主管部门、企业要齐心协力争取用2~3年时间将信报箱建设好。截至今年上半年,全省城镇住宅楼房(三层以上)累计完成43.83万口信报箱的补建安装,使信报箱总数达117.29万口,安装率达38.68%,较2009年底提升10个百分点。 

    湖北邮政还不断加强网络建设和服务规范,通过电子化邮政支局建设、信息两网互通工程建设等手段,为高质量的邮政普遍服务提供了更加坚实的保障。全省邮政严格执行邮件全程时限作业计划,认真落实收寄、分拣、封发、运输、投递管理规定,深入推进“双创双争”活动。进一步强化省、市、县三级视检体系建设,以全程时限、邮件安全、服务规范、投递服务“五条禁令”等为重点,加强验证检查和视检分析。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员的作用,多方位监控服务质量。目前,全省11个市(州)城市实现了党报及重点报纸当日上午投递或上市,《人民日报》、《湖北日报》等重点党报的早报早投时间较过去提前了70~90分钟,也确保了湖北省党报党刊发行量增幅在全国领先。 

    “十一五”期末,湖北邮政普遍服务达到国家规定要求,邮政客户综合满意度达到89.83分,营业、投递规范服务达标率达90%以上,用户投诉处理和回复率达到95%以上。 

    强化农村邮政服务 

    农村因为地广人稀、交通远不如城市方便,给邮政履行普遍服务义务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和压力。湖北农村土地面积约15.86万平方公里,共有1071个乡镇、25339个行政村,农村人口2900多万。面对广阔农村对邮政服务的需求,湖北邮政将强化农村邮政服务作为重点来抓,设置农村支局所1400余个,其中含投递功能的邮政支局1121个,设置村邮站(接转点)10913个,农村投递段道4032条,70%段道实行逐日班投递,且80%段道使用摩托车,农村地区投递频次达到或超过普遍服务标准。 

    不论路途远近、严寒酷暑,邮政员工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夏天一身汗,雪天一身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奔走在邮路上,彰显邮政人履行普遍服务的忠诚。 

    在湖北省重点贫困山区县保康县,邮政步班投递员陈大军每个投递班次要徒步翻山越岭近6天,每次要爬过6座山、过7条河。在20多年的投递生涯中,他多次遭受野兽、洪水袭击,投递成本超出邮件资费10倍以上。在湖北省农村投递线路中,28%的线路处于类似的状况。 

    在百里洪湖的湖区,瞿家湾镇境内四条河流呈“丰”字形状将版图分成若干小块,是典型的水网湖区乡镇。而负责瞿家湾邮件投递工作的投递员奔走在这块近4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每天至少要过六次渡口,每到一个渡口,都得等着渡船过来,推着摩托车过河前进,每天送完邮件最少也要七八个小时。 

    在偏远的移民乡郧县叶大乡,随着黄龙滩水库的建设,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已经大规模搬迁移民3次。由于水库水位累计上升100多米,居民从当年的堵河两岸,逐步迁至两岸山上。作为全县唯一的步班邮路,只有一名投递员负责叶大乡7个行政村和乡直22个单位的投递工作,投递段路有6条,其中最长的段道投递一次要用时3天,需要在邮路上的乡亲家过夜。 

    近年来,湖北邮政筹措资金,采取一系列措施改善农村投递服务:一是推行农村摩托化投递,缩短投递外部作业时间,减轻投递员工作强度。鼓励各局采取“投递员自购,市县邮政局补贴”的方式,加快农村投递摩托化进程,目前全省农村投递摩托化率已达80%以上。二是优化农村投递网络,落实农村投递“五定”要求,严格按照投递岗位“双定”标准,落实农村投递人员配备,今年要求各地农村地区投递段道设置合格率达到80%。三是通过加强农村渠道建设,尝试在邮政“三农”服务站、农家书屋、村邮站三类渠道终端上进行业务的叠加,在多个层面增加邮件、报刊投递功能,以弥补农村村邮站设置的不足。 

    目前,全省农村邮件、报刊投递服务基本采取“段道直投+村邮站(接转点)转投”的方式。乡镇所在地、农村经济发达地区或平原地区信件、印刷品、包裹、报刊的投递,按城市投递质量标准执行,一般地区(含丘陵地区)和偏远山区投递到乡或者行政村的固定地点;乡或者行政村以下的邮件,投递至由邮政企业与村民委员会协商确定的村邮站或接转点。 

    抗击灾害保障通信 

    面对突发的特大暴雨、地震等自然灾害,湖北邮政牢记使命,力保邮运、通信畅通,用信念诠释新时代奉献的真谛。 

    今年6月9日晚8点至10日早上6点,武汉、咸宁等地普降大到暴雨。其中,赤壁、通城、崇阳等地降下特大暴雨,通城县为200年一遇的特大暴雨。特大暴雨引发的山洪造成咸宁市20人死亡,100多人受伤,数十万人受灾。面对突发的自然灾害,湖北邮政第一时间启动了应急预案,在暴雨停止的第一时间,邮政就恢复了投递工作,及时将报刊、信件投向千家万户。 

    而去年的7月,邮政人经历了更大范围的特大暴雨考验。仅7月8日一天,全省就有16个乡镇出现特大暴雨,109个乡镇出现大暴雨,227个乡镇遭遇暴雨,最大降雨量出现在监利县,达314毫米。多县市严重内涝,山洪、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频出现。各地邮政部门迅速启动防汛应急预案,防汛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人员24小时值班,调整了被暴雨冲毁路段的邮运计划和投递时限。当天,监利邮政成立抗灾领导小组,组成3支突击队到一线指挥、协助投递,每个支局建立了投递值班室,负责接受用户邮件查询,并实现点对点投递,将党报党刊和《县情通报》及时送到各级政府防汛指挥所。 

    灾害来临之际,邮政人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邮件安全。在罗田县白莲河邮政所,所长邹德光将信件、汇票、包裹等邮件转移到自己卧室的床上存放,然后卷起裤腿在积水达10厘米深的营业室坚持营业。在罗田三里畈至胜利的干线邮路上,邮车司机胡敏浑身上下被雨水浇得透湿,他手持竹竿,一步步地探明水中路况,然后开车前行一段路后,再下车以竹竿探路……2个小时的路程,他用了近5个小时才将邮件安全运达。 

    勇担央企责任,以高度的大局观和政治责任感做好邮件收寄、疏运工作是湖北邮政一贯的宗旨。 

    2008年1月,湖北省出现了近60年来最严重的雨雪冰冻天气,造成道路封闭、交通瘫痪。面对湖北地区200余家社会快递公司停止运营、邮政速递邮件量骤增的巨大考验,全省邮政提前制定并严格执行抗灾预案,组成多支突击队日夜坚守在火车站和机场,调剂3万平方米的作业现场,及时储备5000多万元生产物资,加租830台社会运输车辆疏运邮件,做到了全省所有营业窗口正常营业、生产环节照常作业和服务价格不升、服务水平不降,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和邮件滚存积压事件。同时,全省邮政还不遗余力地配合相关省份做好邮运工作,保证了全网邮件的及时传递,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2008年5月,汶川地震发生后,全省所有邮政网点迅速开通了赈灾汇款、寄物专线,并免收捐款汇费、包裹邮费及相关费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做好邮运调度和邮件疏运工作,保证鄂川两省邮路畅通,有力支援了灾区抗震救灾工作。 

    无尽邮路忠诚在,飞鸿楚天送春来。由于长期以来在坚持履行邮政普遍服务义务、促进湖北地方经济发展上所作的突出贡献,近年来,湖北邮政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湖北省政府通令嘉奖、支持湖北经济发展突出贡献奖等诸多荣誉。 

发表评论0条】【纠错】【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点击:131

更多关于 速递 湖北 快递 邮费 的快递知识

  • 安徽省邮政速递物流公司端午品粽清廉香(2016-6-13 18:36:29)
  • 贵阳市邮政速递物流公司开展微型党课评比活动(2016-6-13 18:36:29)
  • 泰州市邮政速递物流公司建立“书记项目”制度(2016-6-13 18:36:29)
  • “速递便民通”联通“粤港直通巴”(2016-6-7 18:30:11)
  • 吉林省邮政速递物流公司重点项目首问负责(2016-6-7 18:30:11)
  • 安徽省邮政速递物流公司快递千件考生身份证(2016-6-7 18:30:10)
  • 更多关于 速递 湖北 快递 邮费 的站内信息

  • 中国大陆寄往中国台湾地区邮件包裹邮费表(2009-2-7 11:29:00)
  • 吉林省邮政速递物流公司新版便民站系统上线(2016-6-7 18:30:10)
  • 常州市邮政速递物流公司服务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2016-5-24 18:24:23)
  • 吉林省邮政速递物流公司与松原市政府战略合作(2016-5-10 18:30:21)
  • 上海市邮政速递物流公司 选编纪检监察工作规章(2016-5-10 17:30:25)
  • 钦州市邮政速递物流公司农村电子商务工作获肯定(2016-5-5 18:30:27)

  • 本站部分文章转载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Email和我联系!
    吃海鲜网旗下网站(网店): 吃海鲜网邮费网易食烤吧
    © 2007-2010 邮费网版权所有,pfee.cn 冀ICP备07017673号
    关于邮费网 ·站务论坛 · 站点地图 ·频道合作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