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顺丰快递等民营快递涨价的杂议
在CPI连续近40个月高位运行的背景下,人们对于身边各种各样的涨价事件已经略显麻木。日前,继9月初圆通宣布提价之后,顺丰快递也跟进涨价,国内部分线路的快件价格平均增幅为2%至4%。虽然涨得不算太多,但考虑到顺丰目前的业务规模和市场地位,在业内也算是件大事。只是对于这一调价行为,各家媒体都表现出了少有的宽容和理解,纷纷解释为“由于人力、运输、设备操作等成本增长速度过快,使快递企业长期承压,加上国内通胀严重,货币购买力下降,企业提价在所难免”。这样的说法让业内人士看了不禁莞尔。
其实,对于国内快递业略有了解的人都明白,民营快递业近年来之所以能做得如此风风火火,抢占大块市场,低成本用工无疑是原因之一。但这样的运作方式只能存在于特定的市场环境中,随着快递市场管理的日渐成熟,以及80后、90后劳动力的接班,民营快递不得不规范用工,“五险一金”的缴纳,成倍地提高了它们的运营成本。仅此一项,就可以让诸多的小公司关张,而业务规模较大的公司也要面临利润的大幅下降。再加上油价的居高不下,原有的竞争优势已迅速消失。换句话说,它们现在才真正和邮政企业站在一条起跑线上竞争。
很多人用“跑马圈地”、“战国时代”来形容现在的中国快递业,目前的小幅涨价只是成本煎熬的开始,在快递企业进入各自的发展转型期后,胜负很快会见分晓,转型成功的企业会实现更大的发展;如果失败,就将停留在小规模、高成本的运营困境中,坐等遭淘汰的一天。这就难怪有人说“谁不涨价谁等死,谁先涨价谁先死”了。但这样的“乱象”肯定不会是常态。
对于民营快递业的涨价本身不必做太多的纠缠,走过企业从小到大的轨迹,他们迟早要面对这个坎。但可以将涨价做得如此理直气壮,让媒体、专家帮腔,让消费者理解,确实展现出一些民营快递企业已具有相当的实力,拥有了比较成熟的现代企业运营和管理体系,处理公共关系的能力也都十分了得。从这里可以感到,在快递业内,竞争者的力量对比和市场的格局已经发生了改变。尽管邮政企业都在没日没夜地奔忙,但别人也没偷懒,而且由于面对更加严峻的生存压力,同时也拥有更加灵活的管理方式,民营企业前进的动力可能更大。
为此,邮政企业除了“低头拉车”外,还需要“抬头看路”,要对竞争对手的成长保持警惕,了解它们的脉络,辨识它们的进步,学习它们的成功之处,从而找到并确立自身的竞争优势,针对新的市场环境做好准备。
更多关于 快递 圆通 顺丰 的快递知识
更多关于 快递 圆通 顺丰 的站内信息
本站部分文章转载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Email和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