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邮政业的电子化转型
2011年德国斯图加特世界邮政博览会上,技术成为邮政业发展趋势的代名词。在邮件业务量持续走低的形势下,互联网、移动通信和社交媒体成为邮政业的重要增长方向。
2011年是邮政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在这一年,邮政业的主管们不再抱怨,而是积极****起来,出台新战略,采取新措施,努力应对邮件业务量的不断下滑。虽然邮政业过去几年来“危机管理”的消极情绪尚未完全消散,但这种情绪似乎已部分被积极的“管理变革”取而代之,各国邮政努力适应新形势,改造自身,为将来未雨绸缪。在2011年9月27日至28日举办的德国斯图加特世界邮政博览会上,这些努力显而易见。
2011年世界邮政博览会的主题是:“2020邮政愿景:适应或改造。”许多邮政已经出台了新的五年战略(2011~2015年),在削减成本、缩小传统函件业务规模的同时,纷纷扩大包裹、电子、金融等服务领域,开展多样化服务,扩大市场规模。但是,鉴于邮件量的无情下滑、收入以及利润的相应减少,少数邮政尚未敢制定“2020愿景”。
万国邮政联盟秘书长爱德华·达扬呼吁各国邮政加速自身业务的改革和转型,充分利用他们的“头号资产”——信任,把握互联网、移动通信和其他技术带来的发展机遇。他表示,数字化对邮政而言是挑战,更是改进服务、开发新业务、满足甚至引导市场需求的良机。
从正向业务多元化转型的欧洲邮政运营商的角度,荷兰邮政首席执行官表示,邮政发展存在许多难以预见的不确定性因素,很难说什么样的长远规划是最好的。在2011年上半年将TNT快递分营后,荷兰邮政目前正重组其国内邮件业务,并将业务重心重新转移至国际业务。
意大利邮政正在进行战略转型,其首席财务官称,过去几年来意大利邮政非常重视技术,已成功开发出强大的IT专业技术,并借助IT技术大力发展集邮政、金融和物流业务于一身的电子服务。目前,意大利邮政提供的业务多达百余种,正是因为将这三个业务领域进行了成功整合。作为“虚拟”经营者,意大利邮政已通过合作伙伴进入移动通信市场,拥有了3亿手机用户,而且提供越来越多的电子政府服务。在实物投递市场,意大利邮政利用在线跟踪和实时投递状态信息改进服务。今后,意大利邮政还计划在投递点提供移动支付服务。
澳大利亚邮政提出了“面向未来”计划,将电子商务、包裹和数字服务(如电子政务和支付)列为发展的重中之重。谈到新的包裹/电子商务战略,该集团包裹业务部执行总经理表示:“客户正转向数字化,邮政必须适应这一需求,提供数字化服务,拓宽服务渠道。中小企业和公共部门是邮政最重要的客户,邮政必须密切关注其需求。”
沙特邮政首席执行官大力倡导技术进步,他介绍了沙特邮政的网上购物商城,表示商城为所有公民提供了电子邮件地址,也为自身带来了今后提供电子政务的机会。
美国邮政则提出了更为保守的观点。众所周知,美国邮政身处财务困境,但其首席财务官表示,也许在很多年以后,美国邮政会开办数字化服务。但从现状看,美国邮政仍将是美国经济的重要驱动力量。2006年以来,美国邮政的邮件业务量下降了20%,到2020年预期将下降50%,美国邮政应对这一不利形势的举措是扩张运输业务和国际业务。美国邮政重新启用的网站已带来近6亿美元的收入,其移动应用程序已被下载120万次,其移动网站的访问量也已达到16万人次。今年,美国邮政还将新增条形码和包裹跟踪、状态检查及移动支付等服务。但是,除非数字化趋势十分明朗,美国邮政尚未打算在数字化方面投入巨资。
欧洲委员会新成立的网络及邮政服务部官员认为,邮政运营商发展电子商务大有可为,欧洲的电子商务市场“远未得到充分开发”,电子商务收入只占到欧盟全部零售收入的3.4%。在欧洲电子商务市场,英国占有7.7%的份额,德国和法国占70%。跨境电子商务的主要障碍仍然是价格差异、消费者的信任和信心。
社交媒体(如Facebook)用户急剧增长,邮政如何利用这一新媒体,成为这届邮政博览会的重要议题。丹麦顾问公司Ipostes的首席执行官指出,Facebook每月消息量达300亿条,在数量上已经等同于全球全部信件邮袋的总量。德国邮政介绍了其利用Facebook应用程序“社会记忆”的成功经验。“社会记忆”使用户能够收集网络照片,创建图文并茂的打印式相册。该业务自2011年5月推出,目前每月活跃用户约8000个。波兰邮政总裁也表示,目前波兰邮政的Facebook页面已拥有20余万个忠实用户,而其Facebook销售渠道InFlavo也拥有约1万个活跃用户。社交媒体所产生的全部包裹均投递到波兰邮政的Easypack自助包裹终端网络。
更多关于 物流 快递 电子商务 集邮 TNT 的邮政新闻
更多关于 物流 快递 电子商务 集邮 TNT 的站内信息
本站部分文章转载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Email和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