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储蓄银行资产保全“第一年”
2011年,移交不良贷款11亿元,是2010年的1.5倍,收回本金5亿元,较2010年增长147%。在资产保全工作开展以来的第一个完整的工作年度,邮政储蓄银行的资产保全工作开始发力。
这一年,邮政储蓄银行资产保全工作以“四个到位”为核心,制定“四个到位”达标方案,开展达标验收工作,强化基础管理,实施分类指导,进一步提高了资产保全工作的规范性。同时,推行重点联系行制度,组织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加大清收力度,有力地促进了不良贷款的回收。这一年,全行收回本金占到全行累计收回本金的70%。
“四个到位”促规范
为开好局,走好第一步,邮政储蓄银行树立“先规范再开展”的思维和理念,在全行范围组织开展“四个到位”达标工作,从机构、人员、职能、制度四个方面对各分支行资产保全工作进行规范达标。在下发的《关于开展资产保全“四个到位”达标工作的通知》和《达标验收工作实施方案》中,明确了达标标准和验收标准,按照总行统筹、一级分行主导的原则,采取逐级验收、由上至下的方式进行,在全行建立资产保全体系。在达标考核中,对一级分行重点考察履职能力和履职成效,一级支行重点关注人员配备、移交及清收规范性。
“四个到位”达标工作推动了机构的快速组建。截至2011年底,除西藏区分行外,35家一级分行均成立了资产保全中心和领导小组;310家二级分行都成立了资产保全领导小组和资产保全中心;1512家一级支行成立了清收组。
“日常留痕”促管理
资产保全组织机构的建立,为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为加强资产保全工作的规范性,邮政储蓄银行完善了日常留痕工作,规范留痕工作载体。统一了工作用表格式,先后制定下发了《资产保全日常工作用表》和《工作台账》,含数据报表、业务申请单式、档案清单和工作台账登记簿四大类、14张表格。通过推动工作用表和工作台账的使用,特别是其中的申请审批表、档案清单、不良贷款登记台账、诉讼时效台账、逾期催收通知书使用台账、律师函使用台账、保全档案借阅台账等,有效促进了移交和清收工作环节的规范性,有效提升了留痕工作的质量。
为增强分支行资产保全数据分析能力,更好地利用数据分析结果指导工作,邮政储蓄银行制定了《资产保全指标体系》,指标分为信贷环境、贷款移交、贷款清收、移交贷款结余、机构管理和人员管理6大部分共68项,在资产保全工作的各个环节均设置了相应指标,通过数据分析工作提升资产保全管理能力。
《操作手册》促清收
为提升资产保全人员的实战能力,总行编写并下发了《资产保全工作法律操作手册》,采用案例评析、一问一答、对应法条释义等形式,提出了焦点法律问题的解决方案,提升法律实务能力;及时总结交流清收工作中的成功经验与做法,编印了《资产保全案例汇编》,探索清收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完善个人信贷系统中的资产保全模块,编印《个人信贷管理系统资产保全功能操作手册》,提高日常管理工作效率。
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了各分行清收能力的提高。不良贷款移交量较大的山东省邮政储蓄分行借助“四个到位”达标工作的落实和推进,在实践中及时总结清收经验,不良贷款本金清收额从1月的233万元增加到12月的1542万元,全年本金清收额突破1.05亿元,有效地减少了不良贷款。
作为城市邮政储蓄分行的大连分行,不良贷款的金额较大,且均为清收难度较大的贷款。该分行一方面积极与公安部门协调,侧重打击骗贷户和“逃逸户”,另一方面积极与法院协调,集中进行诉讼,并协调加快诉讼和执行进度,全年共收回本金700多万元。
新疆地域跨度较大,情况复杂。2011年,由于农产品市场行情不利等原因,导致新疆区分行局部地区不良贷款压力较大。对此,该分行制定了符合自身情况的资产保全措施:一是民族集中地区要求配备精通维、汉两种语言的清收人员。二是严把移交手续关,对移交材料完整性和移交流程进行规范。三是有效整合资源,根据具体情况抽调临近各县邮政储蓄支行清收人员和车辆,进行集中清收。四是在外部力量上,充分发挥当地县、乡两级政府的作用,适当借助公安、法院等力量。通过采取多种措施,2011年该行本金清收金额达到1015万元。
2011年,邮政储蓄各级资产保全部门在做好日常管理、自主清收、法律催收等工作的同时,还加强对不良贷款形成原因的分析及制度执行情况的后评价,发现问题和风险点,及时反馈,提出优化措施。其中,安徽省邮政储蓄分行利用系统监测和现场检查手段,采取经营分析会议通报、下发风险提示等方式,提示信贷业务风险隐患。陕西省邮政储蓄分行明确不良贷款成因分析的职责分工,落实到支行清收组、保全中心,按月进行汇总分析和反馈。湖南省邮政储蓄分行将发现的问题归因分析,进行汇总,发布了抵押物处置、贷款合同“面签”等风险预警,建立了信贷业务问题数据库。通过资产保全工作的信息反馈,极大地促进了信贷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
更多关于 邮政储蓄 新疆 的邮政新闻
更多关于 邮政储蓄 新疆 的站内信息
本站部分文章转载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Email和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