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邮政助首都打造“一刻钟服务圈”
“在家就可以上网预订机票,邮政服务真方便!”7月1日,家住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社区的廖先生,通过清华园社区服务平台的邮政服务专栏,预订了三张和家人暑期出行的机票。
5月29日,北京邮政综合服务平台接入清华园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并与其他清华校方网站和政府官方网站共同成为清华园社区服务平台的友情链接内容。清华园社区服务平台在便民信息区中专门开辟了邮政服务栏目,为居民提供网上邮编查询、邮政资费查询、营业网点查询、给据邮件查询、EMS邮件查询、自助缴费、EMS网上下单、报刊订阅、在线阅读以及邮乐网土特产直邮、集邮商城、爱心包裹捐助、机票预订、车务服务等在线服务项目。该平台与清华园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对接,标志着北京邮政公共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在社区公共服务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同时,北京邮政对公共综合服务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村邮站的功能进行了拓展和创新。通过将农村小超市设立为村邮站和增加现有村邮站经营资质两种形式,将超市经营与村邮站服务有机融合、互相叠加。截至6月30日,全市有7个区(县)的21个农村小超市利用村邮站分销业务平台代销日化产品。
6月初,北京市社会建设工作办公室与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的有关领导对邮政服务纳入首都智慧社区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表示,邮政服务从传统向电子商务领域的拓展以及邮政综合服务平台的打造,符合北京市智慧社区建设的宗旨、目标。智慧社区建设就是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及其他社会力量参与,整合社会各方资源使群众受益。调研组要求将邮政进社区试点工作与智慧社区试点建设同步推进。
时值盛夏,与炎热的天气一样,北京邮政公共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不断“升温”。
网络能力是提供服务的基础
“当前,北京市不断完善各项服务设施,大力推进便民‘一刻钟服务圈’建设。去年底,市委书记郭金龙希望邮政企业发挥网络和服务优势,在邮政网点积极开展各类便民服务,打造连锁、便民的服务品牌,政府部门对此会给予关注和优惠政策支持。今年初,集团公司在工作报告中强调,要积极参与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将邮政转型发展与参与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成为政府改善民生服务的重要渠道和窗口。”北京市邮政公司副总经理邱淮元说,打造邮政综合服务平台是群众需要、政府乐见、邮政能办的时代赋予邮政的新要求,是邮政企业发挥网络资源优势、融入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动企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所在。
近年来,北京邮政通过不断加大建设投入,网络设施及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截至2012年底,北京邮政有邮政局所765个、报刊零售网点2457个、便民服务站442个、村邮站3735个、邮政金融网点414个,设有一级邮区中心局1个、以北京邮件综合处理中心为代表的主要生产场地10处、邮政投递网点269个、邮政信报箱170366个、邮政信筒信箱6231个、投递道段 3423条,今年又成立了10个邮政商务投递中心。
依托邮政基础服务网络和优质服务资源,北京邮政将以打造邮政公共综合服务平台作为服务载体,围绕智慧社区建设总体要求构建公共综合服务平台。目前,北京邮政正在加紧进行名址、智能投递、便民、商务、电子邮政、报刊亭、速递、金融、市民一卡通“九大服务平台”的建设规划,边规划、边建设、边试点、边完善,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贡献力量。
以“四个推进”成就便民服务
北京邮政提出以“四个推进”积极融入首都“一刻钟服务圈”的打造,即以智慧社区推进便民服务圈打造、以智能包裹推进校园服务、以智能报刊亭推进城市公共服务、以邮乐网推进企业服务平台的打造。
目前,北京邮政在智慧社区建设成果比较显著的清华园社区开展试点服务。下一步,将深化和探索邮政公共综合服务平台与智慧社区相互融合的服务方式,在邮政投递和网点服务的基础上,开发智能包裹终端24小时自助式投递服务模式和智慧报刊亭信息化服务模式。邮政综合服务平台可将邮政优质服务资源引入智慧社区,从而完善“一刻钟服务圈”的服务内容,强化智慧社区的建设效果和服务效果。
在海淀区的各大校园门口,各家快递公司摆摊收送包裹的现象屡见不鲜,既扰乱了公共秩序,又存在安全隐患。以中央民族大学为例,目前在校学生1.6万人,教职工2000余人,为师生提供服务的快递公司多达15家,日派送邮件量1000件左右,高峰时达到1500件左右。这些快递公司集中于大学西门摆摊,地面上邮包、货物和车辆杂乱不堪,严重影响校园周边环境。为此,北京邮政将采用智能包裹箱及智能包裹自助收投服务系统,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届时,投递员只需将包裹投递到智能包裹箱,系统即自动通知客户来取件,并可提供全天候服务。目前,该项目正在中央民族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和清华大学进行推进。不久,智能包裹自助收投服务系统将为校园师生提供更加丰富的服务,拓展邮政在校园的市场空间。
基于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北京邮政通过安装户外液晶屏、自助消费机、无线局域网、RFID无线射频设备等,将传统报刊亭建设成为服务政府、服务企业、服务民生的综合便民服务平台,在现有报刊零售服务功能的基础上,叠加广告发布、LED信息播发、视频播报、自助缴费、无线网络、小件包裹自助服务、电子化支局和安防监控应急预警等功能。目前,新式报刊亭已在朝阳区工体南路落成。
集团公司于去年5月在邮乐网开设了地方特产专区及各省(区、市)馆,北京邮政努力将北京专区建设成为“京味儿”文化专区,以北京名优特产为主线,打造集“味道北京”、“艺术北京”、“生活北京”于一体的网络文化频道。北京市现有注册“中华老字号”商家117家,前期北京邮政已上线了部分老字号商家。近期,经北京邮政筛选,可通过互联网进行线上销售的有66家。北京市商委将直接组织老字号企业参加由北京邮政组织的“助力传统企业应用电子商务论坛”,并向老字号商家推荐邮乐网。邮乐网北京专区也将进行全新改版,划分为食品、艺术品、文化产品、生活类产品和旅游出行五大类、16项。目前,已成功上线产品达366个。
“打造北京邮政公共综合服务平台将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北京邮政将以营业、投递网络为基础,融入电子商务、渠道拓展、智慧北京等新内涵,进一步打造更加优质的综合服务平台,持续提升普遍服务和商务服务水平,提升客户用邮满意度,成为首都地区便民服务和商务服务的优质提供商。我们将做好服务政府、服务企业、服务民生的工作,形成服务工作和经营工作互为促进的良性循环,形成有效推进机制,将打造北京邮政公共综合服务平台纳入三年发展战略。”北京市邮政公司总经理李利华这样说道。
更多关于 速递 快递 电子商务 EMS 集邮 北京 的邮政新闻
更多关于 速递 快递 电子商务 EMS 集邮 北京 的站内信息
本站部分文章转载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Email和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