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储蓄逻辑集中工程中的感人故事
2014年2月22日,首批邮政储蓄集中工程推广省(市)上线取得成功,标志着该工程正式进入实际应用轨道。项目启动近三年,成百上千的业务、技术人员参与其中,倾注了大量心血。参与邮政金融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战役,默默无闻的一群人交出的是值得骄傲的成绩单,鲜为人知的则是这背后的苦辣酸甜。
随着邮政储蓄系统逻辑集中工程在一些省(区、市)陆续成功上线,知道和使用储蓄逻辑集中系统的人越来越多,无论是客户还是网点人员都w充分体验到新系统的专业化、人性化等优点。而这一切都来之不易,包含着整个项目组成员的汗水和泪水。还记得2011年6月,接到总行通知去北京做项目后,我匆匆收拾行囊,踏上征程。这一去,就是3个春夏秋冬。回首在逻辑集中项目组生活、工作的点点滴滴,心中不禁泛起涟漪。
女儿不孝
加入项目组后,我参加了工程的需求分析、业务案例编写、业务模拟测试、上线省份切换预演以及切换上线的全过程。每天从早上9点工作到晚上10点,双休日几乎没有休息过。在每日的辛苦中,我从刚入行的懵懂大学毕业生,逐渐成长为业务骨干。但是背井离乡的“北漂”生活,让我这个独生女也有愧对父母的时候。
2012年秋天,母亲打电话说,最近不知道怎么了,感觉身体不舒服,总是肚子痛。我以为可能是肠胃感冒,也没有在意,只是在电话里嘱咐她去医院开点儿药。因为当时正在和组员讨论案例,我马上就挂了电话。就这样过了一周,母亲又打来电话:“女儿,你能不能回来一趟,妈想看看你,你都快一年没有回家了。”
“项目现在测试在关键时刻,而我作为切换过渡测试的组长,实在走不开,否则会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度,等过年的时候才能回去。”听到我的答复后,母亲微弱地说:“我今天便血了。”当时,我如五雷轰顶一般,整个人呆在那里,觉得整个天都要塌了,心里有个声音,一直在问自己:“怎么办?怎么办?”电话那头母亲安慰我:“你不用担心,你爸会带我去医院检查,我就是想你了,你要是工作忙,就别回来了,我没事,不用担心!”
大夫检查后,要求马上住院,做后续治疗。此时的我非常犹豫,一方面担心母亲的身体,另一方面心里也记挂着工作。毕竟当时是切换过渡业务测试的重要时期,而我作为组长,不能因为个人原因影响了项目的整体进度。母亲住院的当天,我一夜未眠。第二天早上,我决定留在北京,留在项目上。我给父亲打电话:“爸,这段时间您就辛苦了,我这儿的工作到了很重要的阶段,现在确实回不去,等到有结果了,做手术的时候,我争取回去。”父亲非常理解我,宽慰道:“没什么大事,放心吧,家里一切都有我呢,你好好地安心工作,把领导派给你的活儿干好,千万别影响工作!”就这样,我又继续投入到工作中。
第二天,父亲打电话说,大夫检查了,没事,不用回来,我说好。可是,直到我过年回家,才知道,父母为了不影响我工作,隐瞒了做手术的事情。当我知道这一切的时候,哭了好久,觉得作为儿女,太不孝了,在年迈的父母生病最需要我的时候,却不能陪在身边。
背后的痛和苦
通过这件事情,我也深刻体会到了亲情的可贵,家是凝聚着亲情的地方。而我们项目组也是凝聚着友情和亲情的地方,这里的每一个成员,都奋战在第一线,为邮政储蓄逻辑集中工程顺利上线,奉献着自己的能量。
2013年5月,邮政储蓄系统逻辑集中工程在陕西试点上线。我非常荣幸作为总行项目组的业务专家前往支持。在期待和忐忑中,在经历了40个小时不分昼夜的连续工作后,系统终于在5月25日成功上线。系统切换上线虽然只有一天,可是对于业务而言,新系统上线后真正的挑战才开始。领导安排我在上线结束后,继续留在陕西支持,与省里业务人员一起处理各种情况。
在开始的几天,一天平均要处理上百个工作单,一个月后,我整整瘦了8斤。朋友开玩笑说:“要想瘦,看卓秀。你在陕西吃的饭不但全还给了陕西,还附送了几斤肉。”我听到这些只是一笑,由于每天频繁接听电话,我的左耳朵出现耳鸣,并且开始严重偏头痛,晚上加班回到宿舍,整夜整夜地睡不着,由于对止疼药过敏,不能吃药,只能靠回忆白天的工作单,思考对策以分散注意力。
这些痛苦没有白受,陕西试点系统运行稳定,具备了在辽宁、广东试点上线和全国推广上线的条件。
再回首逻辑集中工程项目建设的那些日子,有泪水有欢笑,有痛苦有快乐,有付出有收获。在项目组度过的每一天,我都不孤单,因为我知道有这么一群人,就在我的身边,和我怀着一样的信念,与我携手并肩。
更多关于 邮政储蓄 北京 的邮政新闻
更多关于 邮政储蓄 北京 的站内信息
本站部分文章转载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Email和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