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马生菜包子
我的家乡过年时有包干菜、野菜包子的习惯,其中马生菜包子是我最喜欢吃的,想来是生活困难时期遗留下来的风俗习惯吧。记得妈妈说过,姨妈当年住在山西靠近河北的一个小车站上,家里有5个孩子,在生活困难时期吃饭真是一个大问题。那时,在天津上大学的妈妈因营养不良得了浮肿病休学在家,无事时就和姥姥一起采野菜,煮熟晒干后大包大包地给姨妈家送去,那时候就是这些野菜解决了姨妈家的生活难题,姨妈家和我家从此建立了亲如一家的亲情。
马生菜学名马齿苋,是一种田间地头常见的野菜,新鲜的马生菜味道酸涩难以入口,平时人们多是把它当猪饲料来用。人要食用它,必须经过煮熟晾干的过程,在做包子馅时还得加入大油才能吃出香味来,味道颇似南方的梅干菜。马生菜的采集最好选在夏天,这时候马生菜的植株已经长大便于采集,采集的时候要注意选农田以外的地点,以免采到被农药污染的马生菜。
采到马生菜后下一步要择菜和切菜。菜切完就可以晾晒了,在农村可以晒在房顶上。夏日,在阳光的照射下,房顶的温度升得很快,可以把马生菜尽可能快地晒干。晾晒的过程中要频繁地翻动马生菜,这样可以避免下层的马生菜因水分太大而发霉坏掉。夏日里阳光充足的时候用3天左右的时间马生菜就晒好了,晒好的马生菜像茶叶一样呈青黑色,也正是干燥的过程让马生菜闻上去有一种淡淡的清香味道。此时就可以把马生菜放到可透气的布袋子里存放了,要注意应该存放在通风透气的地方,这样才能确保马生菜在存放时不会因空气潮湿而发霉坏掉。
在城市里想做干的马生菜就不如农村方便了,您一次不能做得太多,可以把切碎的马生菜薄薄地摊到箅子上,放在有阳光的地方晾晒,同时要注意经常翻动以免坏掉。要注意晾马生菜的时间一定要赶在入伏以前,一但入伏天气潮湿闷热,马生菜不等晾干就会发霉坏掉。
蒸野菜包子最好等到冬季,天寒地冻、窗外飞雪的时候才是吃野菜包子的最佳时节。想那时从寒冷的外面下班归来,来一碗滚烫的小米粥,再来一盘皮薄馅大、香浓味厚的热气腾腾的野菜包子,那是何等的享受啊。
做马生菜包子要先把存放的干马生菜拿出来,用凉水浸泡两天,让它充分吸水。发好干菜后,挤干水分备用。做馅时要准备一些油渣,所谓油渣是指猪板油或猪肥肉熬油剩下的渣子,这也是为什么农村要在过年时才包马生菜包子的原因了。
还有两种配料需要准备,一种是豆腐丝,一种是粉条。豆腐丝最好是卤水豆腐做的,卤水做的豆腐丝才有那种传统的味道,而现在南方人做的石膏豆腐则没有那种味道。粉条需要用水煮过。两种配料切碎待用。
取少许油加花椒熬制花椒油,将花椒捞出后放凉。将准备好的马生菜和配料油渣、豆腐丝和粉条加入拌匀,如果您要较真问原料配比的话,可以按这个比例备料,马生菜3、油渣1、豆腐丝1、粉条1。加入适量姜末、十三香、盐、味精、香油调出味道即可。这里要提示一下的是,馅调制得不可太干,太干的话馅吃起来口感发柴,如果你把马生菜挤得太干,可以适当加入一些肉汤。后续的发面、蒸包子就看您的手艺了,薄皮大馅是我们不二的选择。包子蒸好后咬上一口,馅料颜色青黑油亮、浓香四溢,马生菜的清香交织着油渣和豆腐丝的浓香,而粉条末又使得馅料松软适口。寒冬季节,在晚餐中来一碗小米粥、一盘素炒青菜、一盘马生菜包子,比在饭店里吃大鱼大肉更令人神往。
更多关于 河北 天津 的邮政新闻
更多关于 河北 天津 的站内信息
本站部分文章转载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Email和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