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邮政速递物流分公司敢创新 善突破
潮平岸阔催人进,风好正是扬帆时。近年来,吉林省长春市邮政分公司紧紧围绕集团公司“深化改革,创新发展,转变方式,整合资源,科学管控,构建和谐”的“24字中心任务”,乘着吉林省邮政公司“改革创新,转型发展”的东风,积极推进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经营创新,各项业务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尤其是县域邮政与代理金融业务发展势头良好,交出了一份令人惊喜的发展“答卷”。
截至6月末,长春市邮政速递物流分公司实现收入2.78亿元。其中,县域邮政实现收入1.15亿元,完成计划的51.92%,同比增长14.17%,占全公司收入比重的41.43%,同比提高6.5个百分点;有效收入占比78.5%,同比提高7.7个百分点。全公司金融业务实现收入1.75亿元,同比增长16.3%,余额规模达到199.1亿元,较去年增长21.5亿元,同比增长12.1%,新增余额及增幅在全国副省级城市邮政公司中分别排名第三位和第二位,在全国省会城市邮政公司中均排名第三位,在吉林邮政市州分公司中均排名第一位,新增余额占全省邮政新增余额比重的53.8%。
体制创新——释放发展的巨大潜力
体制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进一步理顺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关键环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只有建立灵活高效的组织管理体制,才能释放企业的发展潜力,提高企业的发展效率。
近年来,长春市邮政速递物流分公司将现行的管理体制能否促进业务的发展作为衡量管理体制是否优秀的重要指标,不断审视束缚各项业务发展的痼疾,革故鼎新,针对管理体制的薄弱环节,果断打出了管理创新的“组合拳”。
理顺职责,实现流程再造。2014年3月,长春市邮政速递物流分公司将国内小包组由函件业务局划入投递局,实现了国内小包“揽投一体”的经营模式。
事实上,推进国内小包“揽投一体”经营模式更多源于现实的困惑,“揽投一体”之前,长春市邮政速递物流分公司国内小包业务经历了一段艰难的发展时期,营销端、揽收端、收寄端分别归属于不同的部门。国内小包组主要负责国内小包大客户营销和项目策划等内容,取件、投递等归属投递局,由于归属部门不同,导致职责不明、责任不清,客户流失率高达48%。
鉴于以上问题,长春市邮政速递物流分公司将小包业务局人员、经营指标等整体划入投递局,实现“揽投一体”。小包组采取“行业化开发,区域化经营”的方针,将长春市本划分为四个区域,分别在每个区域设置一名专职经理。投递局自上而下严格要求所有投递部予以高度配合,服从生产调度,区域经理与所在区域投递部建立联系,搭建起由小包组统一调度、17个投递部为分支的服务网络。
通过“揽投一体”模式,长春市邮政速递物流分公司国内小包业务迅速发展,截至6月末,共收寄国内小包11.2万件,形成收入81.86万元,业务量同比增长90%,收入增长106.6%,上半年日均收寄620件,同比增长25%。
合理配置人员,加强“走动管理”。“走动式”管理最早是由管理学大师帕斯卡尔提出的,其本质是讲求营造一种和谐的非正式的沟通氛围,是一种加强管理者、员工和顾客三方沟通的管理。
在长春市邮政速递物流分公司,“走动式管理”已经成为一种常态,长春市邮政速递物流分公司各级管理人员利用工作时间走出办公室,走到一线员工中间,了解业务发展情况、员工思想状况,获取更鲜活、更丰富、更直接的信息。除了机关人员参与对各支局的包保外,对于发展好的支局,长春市邮政速递物流分公司总经理王立斌还给他们送去奖励“红包”。
除此之外,长春市邮政速递物流分公司还加强金融网点“走动管理”人员的配置。在金融网点,大堂经理是收集市场、客户信息、挖掘重点客户资源的“信息员”,迎送客户、询问客户需求的“引导员”,解答客户需求的“讲解员”,以及调和大堂矛盾的“调解员”,是名副其实的“走动管理”人员。在吉林省邮政公司的统一安排部署下,长春市邮政速递物流分公司为首批转型示范网点配备理财经理两名,并为其设置专职大堂经理;为第二批转型网点配备一名专职理财经理、一名专职大堂经理;为第三批转型网点配置一名理财经理兼任大堂经理。人员的配备,为长春市邮政速递物流分公司建立金融业务的队伍专业化、营销流程化、管理制度化、操作程序化为主导的网点销售团队管理模式打下基础。截至6月末,四个首批示范网点累计实现收入1125.5万元,同比增长6.29%,高于非示范网点6.49个百分点。长新街支行尤为突出,收入同比增长24.88%。四个示范网点客户资产总量增加1.74亿元,同比增长98.97%。其中,保险累计销售3566万元,同比增长67%,新增理财保有量是去年同期的14.4倍。累计发展基金定投1101户,是去年同期的23.4倍。
5月20日,长春市邮政速递物流分公司还将安全保卫部101名安保人员划归代理业务局管理。为充分调动安保人员发展业务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在履行基本岗位职责的基础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代理业务局进一步明确细化安保人员岗位职责,研究制定安保人员绩效管理办法,在原有绩效的基础上增加配套激励措施,带动安保人员积极融入支局发展,鼓励他们在履职的同时,起到疏导分流、指导客户、维护厅堂卫生的作用。
让安保人员参与企业经营发展可谓“立竿见影”,截至目前,已有42名安保人员参与业务发展,共发展存款659.45万元、理财产品231万元、保险2万元。
机制创新——激发发展的源头活力
谈发展,人是第一要素。长春市邮政速递物流分公司在进行体制创新的同时,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建立经验交流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发展热情,激发基层的发展活力,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使企业面貌焕然一新。
完善激励机制,绩效倾斜一线。为调动一线员工的积极性,长春市邮政速递物流分公司分别制定了《月份绩效考核办法》、《经营管理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市分公司各专业公司承担专业收入计划指标并将其列入绩效考核,真正担负起引领全市专业发展的职责,并强化专业对县域的指导和支撑。据统计,上半年,长春市邮政速递物流分公司累计组织函件、集邮、发行、分销等专业培训30余次,加强市县专业的联动,推进市县经营、责任一体化。
长春市邮政速递物流分公司结合县域邮政的地域特点,根据经济与政策环境在全市范围内统一立项,推出了卖粮款归集、粮食直补、“新农保”、家电下乡、良种补贴等7个类别的涉农类项目,明确了项目的具体推进时间,因地制宜对项目涉及的细节与方法进行指导。就拿粮食直补款项目来说,每年9~10月,长春市邮政速递物流分公司各级金融管理人员在全市1000余个村屯开展大走访活动。他们除了逐门逐户对农户进行走访外,还在部分区域将村民集中起来,举办“农村大讲堂”、“金融知识万里行”等活动,宣传邮政业务。此外,他们还通过与粮食经纪人建立长期有效的沟通机制、帮助农民卖粮等方式,切实保证卖粮、收粮资金都在邮政储蓄内循环。
截至6月末,县域新增余额达到14.41亿元,同比增长16.69%。长春地区县域平均新增余额超出全省县域平均新增余额的2.12亿元。在全省县(市)局中,德惠局新增4.08亿元,同比增长13.44%,净增绝对值排第2位,余额规模排第2位,增幅排第9位;榆树局新增余额5.05亿元,新增余额排第1位,同比增长25.86%,排第1位;九台局新增余额2.69亿元,新增余额排第4位。
完善平台绩效管理办法也是长春市邮政速递物流分公司完善激励机制的重要内容,长春市邮政速递物流分公司征得省邮政公司同意实施了《投递岗位薪酬分配试行办法》、《营业局2014年绩效(计件工资)管理办法》,通过计件工资的方式,激发员工的热情,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在增加员工收入水平的同时,稳定了员工队伍。截至6月末,投递岗位员工绩效水平较上年平均增长了9.86%,人员流失率仅为1.3%;营业岗位员工绩效水平较上年平均增长了1.68%,人员流失率仅为0.61%。
建立交流机制,实现经验共享。长春市邮政速递物流分公司通过建立市与县、县与县经验交流机制,分享业务发展经验与营销技巧,营造融合发展氛围。长春市邮政速递物流分公司通过选树经营、管理、服务优秀的9个城市支局、投递部为典型,召开了城市支局长经验交流大会、县域(城郊)支局长经验交流会,发挥榜样的作用,达到了典型引路、示范带动、推广经验的效果;通过组织召开座谈、现场观摩会等形式,加大市与县、县与县金融业务交流力度,市内中心主任、支局长分别到榆树局、德惠局交流,德惠局到长春市内长新街支局交流、农安局到九台局交流等活动,营造“赶、学、比、超”、齐头并进发展氛围。
长春市邮政速递物流分公司还在提高一线员工整体素质上下足了功夫,通过外聘讲师授课、内请优秀员工自讲以及建立员工QQ群、微信群等方式,向员工传授职场理念、业务技能、营销技巧、创业之路等知识,使员工思想意识发生转变,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高。
经营创新——保持发展的持久动力
客户转型,深度挖掘用邮潜力。受宏观经济形势与相关政策的影响,今年,邮政各项业务的发展面临严峻形势。长春市邮政速递物流分公司因势而变,即时调整目标市场,营销重点由政务市场向公益、福利和商务市场转移,由重点开发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客户向重点开发私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综合服务市场转变。
无论是在长春这样的副省级城市,还是在偏远小镇,“二八”定律、“长尾理论”都是邮政企业维护客户的关键词。
遵循“二八”定律,长春市邮政速递物流分公司着力做好大客户管理、开发和维护工作。他们加强客户结构分析,建立多元化客户结构,实行差异化客户管理、维护与服务,通过建立邮政VIP会员俱乐部、开展客户积分回馈与体验活动,增强客户对邮政的依赖度与归属感,提高客户的贡献率。
兼顾“长尾理论”,长春市邮政速递物流分公司强力维护人数上居于大多数的普通消费者,相信众多中小客户资源汇聚可产生与主流客户资源相匹敌的市场能量。“客户认领”工作是长春市邮政速递物流分公司维护中小客户的重要方法,工作人员通过对客户资源的梳理,筛选出潜在客户762户,并制作潜在客户名单,在办公网上公布,由专职营销团队和专兼职营销团队认领。截至6月末,长春市邮政速递物流分公司已认领372名客户,累计拜访户数94户,成功开发17户,共实现收入2.4万元。此外,长春市邮政速递物流分公司还通过分层开展“微沙”活动,挖掘存量客户,开发增量客户。“微沙”即小型的沙龙活动,长春市邮政速递物流分公司通过此类活动创造与客户交流的机会,向客户推荐理财和保险产品,截至目前,长春市邮政速递物流分公司已经举办92场“微沙”活动,销售基金定投490户、财富类理财1255万元、一年期保险70.3万元、期缴77万元、趸交31.5万元,推动了理财业务的较快增长。
业务转型,提升现代企业经营水平。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客户需求更加多元化、个性化与差异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依靠拼成本、增人力、高消耗来拉动业务发展的增长模式将难以为继,加快推进业务转型,成为长春市邮政速递物流分公司的必然选择。
金融业务,重点推进网点转型进程,优化业务结构。金融业务发展的重心由注重“余额”向注重“余额+理财+保险”等资产总量的规模增长转变。在发展余额的同时,做大理财、保险规模总量;增加短信、窗口收费卡业务发展总量;加大专业项目开发力度,实现规模拉动收入和余额增长;做好厅堂销售,提高拉动非利差收入占比;强力推进网上银行、手机银行、便民取款站等渠道类业务的发展,提高渠道替代率,确保数量与质量并重。此外,长春市邮政速递物流分公司还重点推进区域发展增速,实现规模突破。余额规模采取“以点带面”发展思路,采取特色项目开发、激励政策倾斜等措施,强力推进余额快速发展。截至6月末,全公司资产总量规模达到215.3亿元,累计新增33.4亿元,新增绝对值在全省邮政排名第一位,占全省新增资产总量的29.5%。其中,余额达到199.1亿元、理财达到9.8亿元、保险达到6.4亿元。
函件业务,主攻寄递类、广告传媒类、文化礼仪类三大市场,按照专业引领、团队营销、渠道经营模式,重点推进小包、商函、账单、封片、媒体广告、会展服务等业务发展,强化网络营销平台建设;通过建立客户情况调查机制,充分依托全网基础地址库、组织机构库、投递局专职维护员,创新开办数据服务业务,建立新的客户群体;通过项目拉动函件业务发展,上半年累计开发项目58个,形成项目收入1388万元;借鉴其他省市先进经验,建立“集客集商”函件发展新模式,推动函件业务转型发展,最终与哈尔滨贵夫人皮草广场达成合作,建立邮政为厂商提供展销的策划、服务、场地及商家根据展销客流量与广告效果付费的函件发展新模式,首场活动实现收入近20万元。截至6月末,长春市邮政速递物流分公司函件专业实现收入2469万元,占全省函件收入比重43%。其中,县域邮政累计实现函件专业收入271万元,完成全年计划38.95%,比全市函件专业平均进度高出12.5个百分点。
报刊发行业务,创新盈利模式,业务发展重点从经营单一报刊产品向经营媒体平台转变。建立大客户回访、长期沟通和联谊机制,通过区域回访、短信、QQ群等联系方式加大客户日常维护力度,采取“专业营销人员+投递员”的营销模式,加强对自费客户的开发。截至6月末,报刊发行业务实现收入1630万元,累计完成商务期刊流转额128.5万元,同比增长156.7%,增幅在全省邮政排名第一位;累计完成校园报刊流转额424.7万元,同比增长37.1%,其中,德惠局累计完成118.2万元,榆树局累计完成109.5万元,绝对值分别列全省邮政第一、第二位;累计完成日常报刊流转额419.2万元,同比增长46.7%,完成计划比在全省邮政排名第二位。
集邮业务,重点放在普及集邮知识、培育集邮市场。长春市邮政速递物流分公司强化邮品的“文化”和“宣传”功能,重点开发创意精巧、物美价廉、性价比高、适应大众的集邮产品;开展以生肖、文化、节日、热点事件为题材的系列邮品营销活动;积极拓展大众消费市场,举行集邮高端品鉴会,成功举办《陈绍华与十二生肖》签售会,全市现场形成收入284万元;发挥集邮协会渠道作用,以集邮协会成立30周年为契机,自主研发《中华孝道》产品,面向协会会员进行征订,形成预订收入30万元。截至6月末,集邮业务实现收入3442万元,完成计划59.1%。
电子商务业务依托平台渠道拓宽,加快发展。长春市邮政速递物流分公司以代收电费、话费为核心进一步拓展平台业务,做大代缴费业务规模;以启动便民店主见面会等形式,保质保量地推进便民服务站建设;以增加会员优惠项目丰富“自邮一族”产品,构建“自邮一族”会员平台;尝试以“连锁模式”开发便民服务站新站。截至6月末,长春市邮政速递物流分公司已成功引进346家具备社会服务型企业连锁店,搭载邮政便民服务业务,其中吉林大药房249家、恒客隆1号店97家,有效提升了邮政品牌服务形象。截至6月末,电子商务业务实现收入803万元,完成计划55.96%,增幅达79.7%。
分销业务,由经营产品向经营渠道转型。长春市邮政速递物流分公司以自有平台为主,做好快消品渠道销售;以县域为主,策划组织商品订货会、推介会、科技讲座等活动,开展农资产品销售,采取搭赠、自提返运费等形式全力推进化肥销售。截至6月末,全市销售化肥4987吨,销量同比增加一倍;积极开展“粽情端午”项目,在市场环境不利的情况下,实现销售额200万元。截至6月末,分销业务实现收入347万元,同比增长16.5%,增幅在全省邮政排名第二位。
代理速递物流与包裹业务加强合作,积极参与寄递市场竞争。代理速递物流业务在做好窗口服务的基础上,与速递公司形成联动机制,发挥平台区域营销优势和客户经理队伍力量,扩大商圈营销,着力开发协议客户,打开代理速递业务发展的新局面。包裹业务在做好平台服务的同时,加大力度挖掘潜在市场,通过提前进驻、有效宣传做好高校、军营包裹寄递服务。截至6月末,包裹业务已实现收入499万元,校园包裹通过采取延时收寄、与勤工助学学生合作等方式,累计形成收入150万元。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集团公司和省邮政公司的正确领导下,长春市邮政速递物流分公司正在以“抓落实、有担当、敢创新、善突破”的工作精神,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进取拼搏精神,以务实肯干、勇往直前的创新精神,擎起经营发展的大旗。
更多关于 速递 物流 电子商务 集邮 邮政储蓄 吉林 的快递知识
更多关于 速递 物流 电子商务 集邮 邮政储蓄 吉林 的站内信息
本站部分文章转载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Email和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