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邮转型要服务地方文化产业
2009年,国务院颁布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将文化产业确定为国家战略性产业,推进文化产业建设,并制定了系列扶持发展政策。近期,文化部、财政部联合颁布了《关于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又在国家层面明确了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原则、目标、任务,这为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可以预测,地方特色文化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高潮。
集邮是中国邮政最具文化特色的业务,利用邮票这一国家名片功能以及自身资源优势,各地邮政为地方特色文化建设宣传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实践,积累了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的经验。同时,集邮业务自身的收入稳步增长、市场不断规范、经营更加有序、效益稳步提升。但是,近一段时期,集邮业务发展面临宏观环境趋紧、市场需求下滑的不利局面,各地邮政要抓住国家发展特色文化产业这样一个难得的机遇,通过实施集邮专业转型,助推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找到集邮专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
集邮专业拥有涵盖地方特色文化的资源,充分发挥这些资源的优势是邮政转型的基础。笔者认为,集邮专业要依托和挖掘集邮中的文化资源和价值,通过创意转化、科技提升和跨界融合,向社会提供具有鲜明区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的集邮文化产品和服务,要在各地区打造集邮文化创意产业,从而成为当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实现集邮专业服务于地方特色文化发展,就要强化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在整体策划中,要考虑集邮与地方特色文化融合。突破集邮专业传统的邮票发行经营模式,要重点强化邮票发行的顶层设计。在制定规划和邮票发行计划时,要布局好关联的不同地区特色文化。对每一套邮票的发行都要进行综合策划,从邮票题材、图稿设计、印刷技术等方面,挖掘地方文化内涵,策划与地区相关的文化活动,同时考虑邮票发行前、发行中、发行后的文化活动策划。
二是各地邮政要充分挖掘与地方特定文化关联的各种资源。在各地集邮业务策划中,要把地方特色文化作为一个重要领域,一方面考虑发行的新邮资源,从多个角度关联地方特色文化产业,另一方面也要考虑旧票资源中与当地文化关联的内容;考虑纪特邮票资源,也要考虑非纪特邮票资源;考虑邮品,也要考虑相关的地方特色文化活动。
三是邮政与政府相关部门保持密切联系,主动对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国家大计,主动服务国家文化产业建设是中国邮政的义务,也是邮政发展的经营策略。集团公司总部要和国务院文化产业管理部门保持密切联系,主动对接。以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指导意见为方向,紧紧抓住政策要点,策划提出集邮整体服务特色文化产业的意见。各地邮政要在充分把握地方文化特色产业发展政策的基础上,挖掘集邮资源,与当地文化管理部门对接,参与地方特色文化建设项目。
四是集邮专业要融入地方特色文化产业的各个领域,合作发展。《关于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特色文化发展重点领域,包括工艺品、演艺娱乐、文化旅游、特色节庆、特色展览等。集邮专业要寻找和这些领域的交集,要与这些领域的管理部门、相关企业以多种形式开展合作发展,实现融合发展、跨界发展。
五是集邮协会要成为集邮专业融入地方特色文化产业的纽带和助推器。各地集邮协会与当地文化部门保持密切的联系,同时有一批专家级的集邮爱好者,他们或收藏某一专题邮品,或在集邮的某一方面有特长,各地邮政要充分利用集邮协会的资源,邀请他们策划与本地区文化特色产业相关联的文化创意项目,包括参与到各地的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区建设、特色文化城镇和乡村建设中。
集邮专业转型是面向地方特色文化、融入地方文化创意产业的根本性变革,这对集邮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集邮专业一方面要从经营理念上转变,另一方面要在文化创意产业理念指导下进行经营模式的变革。唯有这种转型才能更好地服务地方特色文化产业,集邮专业才能够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更多关于 集邮 邮票 的邮政新闻
更多关于 集邮 邮票 的站内信息
本站部分文章转载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Email和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