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颐和山庄邮政储蓄支行:管理+营销+服务=转型
地处北京市海淀区山后城乡接合部的邮政储蓄银行颐和山庄邮政储蓄支行,无论是网点设施、地域环境还是客户资源,均处于全区的中下游水平,但却在今年实现了业务大发展。截至11月底,该支行实现邮政储蓄增额1402万元,同比增长93.37%;大理财销售3844万元。是什么因素推动了这家支行的发展?支行长魏倩给出了答案:“金融网点要转型,就是‘管理、展业、服务’三方面。”
管理到位
颐和山庄支行根据网点实际情况,梳理了整个工作流程,做到责任明确,管理到位。以差错管理为例,以前每个月下来,该支行都会出现10笔以上的业务差错。为了降低差错率,该支行重新划分了岗位分工,做到每办理一笔业务,柜员之间先互查互补,综合柜员跟进监督,支行长随时进行抽查。同时,出台考核制度,做到每错必纠正、每错必惩罚、每错必反思,支行业务差错率大为下降。另外,按照金融网点转型的要求,该支行进一步落实了晨会七部曲程序、服务礼仪运用、网点效益分析、支行长工作表格编制和理财经理销售岗位职责等各项具体内容。
全员营销
为了促进邮政储蓄余额的增长,该支行员工除了利用各种契机采取社区推介、散发传单、客户外拓等常规的发展措施外,还以重点抓理财业务为突破口,通过增强对用户的吸引力为切入点,逐步扩大储源,进而促进邮政储蓄余额的增长。该支行提出了“人人都是理财经理”的理论,无论是临柜人员还是大堂经理,利用窗口办理业务和用户等候的机会,都会随时随地开展营销。后来,就连邮政柜台的营业员,都能熟练运用营销话术,主动参与到理财业务发展当中。
服务至上
颐和山庄支行按照金融网点转型的具体要求,细化每一个服务细节,并要求员工在服务中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在电费充值卡业务营销活动中,该支行除了在每个进出小区的通道处张贴宣传提示外,还承诺对活动不方便的老人和关门后需要紧急购买电卡的用户提供上门服务。仅仅由于提供上门服务这项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就使用户们宁可放着身边的其他代售机构不去,也要到颐和山庄邮政储蓄支行购买。亲情服务吸引了用户,用户的支持促进了发展,颐和山庄支行开启了一条良性循环之路。
更多关于 邮政储蓄 北京 的邮政新闻
更多关于 邮政储蓄 北京 的站内信息
本站部分文章转载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Email和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