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粉丝转化成购买力
日前,一款带着“偶像”光环的手机大幅度降价,回归其正常的市场价格,从疯狂到走下神坛,仅仅三个月。这件事从另外一个侧面表明,粉丝营销须谨慎。拥有粉丝并不代表就占有市场,市场竞争很残酷,只有将粉丝转化成真正的购买力,粉丝愿意为产品掏钱才是“王道”。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的崛起,让粉丝经济从虚拟走向现实,一个拥有庞大粉丝群体的品牌往往能轻易扩大销售,增强品牌的黏度,激励品牌的产品创新,这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当属iPhone和小米。
当前,各级邮政企业纷纷借助新媒体开展营销工作,微博、微信忙得不亦乐乎。刚推出时,全员“吸粉”。粉丝量上去了,顺手转发、点赞,看似热火朝天,但真正有多少粉丝会产生购买行为,却值得研究。企业应通过某些手段,激活粉丝。这其中关键点在于发展活跃粉丝和引爆粉丝能量,拥有一定数量的活跃粉丝后,企业就可以选择合理的方式刺激粉丝,让他们在对品牌的情感和产品价值认同基础上实施购买行为。
品牌的情感认同是基础。企业开通微博、微信后,要善于学会讲品牌故事,和粉丝互动。一方面,逐渐引导粉丝对品牌有正面积极的印象,赢得认同。同时,这也是了解粉丝意见、建议的有效渠道,并借此提高粉丝的参与度。互动的形式有很多,比如品牌故事征集、有奖竞猜、线下活动等。尤其是要抓住与企业有关联、粉丝感兴趣的社会热点,进行连续推送,持续影响粉丝的关注与认知。“双11”后,“中国邮政”官方微信自11月14日起,先后推送了《“双11”快递哪家强》、《“双11”之夜:网购族背后的邮政转运员》、《EMS逆袭:送达才是真爱》等内容,从权威媒体市场调查的角度,将EMS在“双11”期间的投送速度和服务质量客观呈现,改变了粉丝们的旧有认知,对品牌的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
粉丝的持续购买是目的。拥有了一大批粉丝,并不是做什么都可以获得粉丝的拥趸。粉丝营销能否获得成功,还是要看产品本身的属性,仅靠情感很难实现。粉丝可能会因为喜欢某个品牌,买了产品,但若产品的自身价值很弱,粉丝可能会从此离去。从喜欢到购买,让粉丝掏钱,其实并不容易,爱屋及乌毕竟有限。因此,开展粉丝营销,企业不能简单以为有了庞大的粉丝就万事大吉了,而是应借助粉丝的力量和智慧,让他们更多地表达和参与,发掘他们的价值,推出真正符合市场需要、粉丝愿意掏钱购买的产品。企业可以通过打造属于粉丝的独家产品,并以预约、抢购等形式增加专属活动的参与感,进而测试产品的市场接受程度和粉丝的购买行为。
更多关于 快递 EMS 的快递知识
更多关于 快递 EMS 的站内信息
本站部分文章转载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Email和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