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世界各国邮政发展态势之硬件篇
智能手机的普及,使人们的上网时间大大增加,也推动了网上订单的增长,而业务量的加大对于物流和供应链的需求越来越严格,客户对于便利性和创新服务的需求也更高。2014年,各国邮政公司都相继加大在网点、运输、仓储等多个领域以及电商“最后一公里”环节的投资,目的是满足业务增长的需要,增加自身的竞争力。
不断完善寄递终端建设
密集的网点是各国邮政的优势资源,为完善邮政网点功能,提升网点服务能力,为客户提供便捷的服务,各国邮政投资进行网点改造,加强邮政服务网点布局和智能包裹终端建设。
投资建设邮政自有网点
为了减少成本并保证农村地区的普遍服务,英国皇家邮政邮局有限公司在250个农村地区设立了40个流动邮局。流动邮局由40辆奔驰凌特厢式货车改造而成,并设有方便残疾人轮椅进入的通道。流动邮局可以为偏远地区的居民提供核心邮政业务,如信件、包裹、现金支取和保险等在内的个人银行业务。这些流动的现代化邮局有效补充了英国皇家邮政邮局有限公司旗下的1.18万所固定邮局。
日本邮政在东京推出新型邮局,新邮局采用敞开式设计,不设大门,邮局内墙壁以白色和木质纹路为基调,柜台也比一般店铺低,店内有日本邮局及动画类相关产品。新型邮局的工作日营业结束时间比一般邮局晚1小时,今后还有可能延长营业时间并增加双休日营业。
奥地利邮政以全新理念设计邮局网点,新网点以现代化自动售货机为特色,所有产品分为四大类:礼品、装运、娱乐、纸和文具。客户在排队区能够通过信息屏了解新产品和特价优惠的信息。邮局还为客户提供信箱、ATM、打印机等服务设施。客户还可以在邮局购买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其他设备。
澳大利亚邮政将4500个网点转型成为零售网点,除了提供邮政服务外,还提供账单支付、护照申请、机动车注册等服务。
在邮局内开辟自助服务区
为缩短客户在邮局办理业务的等候时间,法国、澳大利亚、奥地利、新加坡等国邮政在邮局开辟了自助服务区。通过安装自助服务设备,方便客户随时处理邮政和银行业务。
与实体零售店合作增加服务网点
为了给客户提供更便捷的包裹交付地点,法国、加拿大等国邮政都采取了与实体零售商合作的方式,增加服务网点。
法国邮政DPD(德国)公司在德国与多家零售连锁店签订协议,将包裹店数量增至8000家,确保了城市地区的居民能在5分钟路程内到达包裹店。公司为所有包裹店配备了最先进的电子手持扫描仪,将交寄或取包时间缩短在30秒内。该设备与DPD公司的IT网络直接相连,只要包裹到达包裹店,公司就会通过短信或电子邮件通知收件人。
加拿大邮政与零售企业合作,借助特许邮局优化零售网络。特许邮局地理位置优越,地处服务地区的购物中心,被称为“店中店”,为网购者提供更加便捷的包裹揽收和退回网店服务。此外,加拿大邮政还与零售药店集团Shoppers Drug Mart合作。该零售药店提供邮件寄递、邮票、邮政信箱、汇票、护照和借记卡、信用卡支付等所有邮政标准产品及代理服务,营业时间也更长。
加大包裹投递终端的投资
英国皇家邮政的欧洲通用物流公司和法国邮政的DPD公司都积极投资建设智能包裹终端网络;澳大利亚邮政在全澳洲160多个地点安置了智能包裹终端机。
芬兰邮政全面建设包裹终端网络,公司开发的新型PackRobot包裹终端机占地小、容量大,在4平方米的小空间里,可以容纳720件包裹。该终端机还能自动将包裹传送到终端中的空置区域。
丹麦邮政在300家零售连锁店增设了室内包裹站,基本上实现丹麦境内的全覆盖,使丹麦邮政的配送网点数量居全国之首,丹麦邮政通过搭建覆盖全国的包裹自动终端网络,有效补充其780家邮局网络的服务能力。
德国DHL计划选择一些国家建立自己的B2C投递系统,DHL已经在荷兰和意大利安装了智能包裹终端;DHL还首家推出了可以安装在家门口的家庭包裹箱,客户在线支付邮资后就可以用它接收或交寄包裹。
投资新技术为客户寄递或退货提供方便
DPD(德国)公司将于2015年推出包裹数字标签服务,以取代包裹的打印标签,方便网购者向零售商退回包裹。客户在网上预订包裹运输服务后,数字标签将以二维码的形式发送到网购者的移动电话上,寄件人只需到DPD的包裹商店出示二维码,工作人员扫描后,将迷你标签贴在包裹上便可以寄出。数字标签的使用让包裹投递更加方便,而且个人客户也不用配有打印机就可以操作。
提高物流和投递能力
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客户的高需求促使各国邮政纷纷投资信息技术,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物流和投递能力。
增强国内物流和投递能力,提高运营效率
法国邮政投资2300多万欧元建设占地2.1万平方米的多式联运平台,把铁路、公路、航空(仅限次日递产品)运输结合起来,专用于信函、小包以及媒体产品的递送。新平台位于靠近法国北部、西南和东南三个主要商业区的交汇处,可以把法国北部的邮件集中起来运往法国境内的各物流平台。该现代化设施将一个高速列车站和两个公路运输枢纽连接起来,通过一个信息系统,实时监控法国邮政的物流网络。多式联运平台将于今年底启用。
为建立统一的物流网络,减少交付时间,提高服务质量,俄罗斯邮政计划新建两家区域邮政物流中心。其中,投资24亿卢布的喀山新建物流中心将于今年第三季度运营,该中心将由国际邮件、特快专递、混合邮件中心以及邮局组成,并设有控制和特殊功能区域。届时,包裹的日均处理量将超过100万件,当地货物运输的中转时间缩短为1天至3天。而作为远东地区唯一的物流中心——哈巴罗夫斯克物流中心计划于2017年开始运营,中心将配备现代化的技术,包括邮件自动分拣系统以及一个综合信息系统。
德国DHL则投资1.5亿欧元扩建莱比锡中心,使中心整体面积扩大了一倍,分拣能力提升50%,每小时可处理15万件包裹。
加强海外物流网建设,促进跨境业务发展
法国邮政实施全新的发展战略,继续稳固其在欧洲的市场地位,发展综合的B2C 和 B2B网络,并计划在世界其他主要业务区域复制这一模式。在德国、英国等欧洲主要市场,法国邮政都进行了投资。DPD投资1100万欧元在德国南部的工业区斯图加特和纽伦堡之间的丁克尔斯比尔建设包裹处理中心,今年便可投入使用。届时,DPD在德国的仓库数量将达到76个。在英国,DPD投资350万欧元在彼得伯勒新建占地3.7万平方英尺的处理中心,使用最新的自动化分拣设备。在欧洲以外市场,DPD(俄罗斯)公司投资4000万欧元在莫斯科南部新建包裹处理中心,计划2016年完工,届时,包裹处理能力将超过每小时1.2万件。DPD(立陶宛)公司在立陶宛投资580万欧元建设包裹分拣中心,它将成为波罗的海地区最大、最现代化的包裹分拣中心,包裹日处理量将由原来的2.5万件达到5万件,中心将于2015年春季全面投入运营,它将大大稳固DPD在立陶宛市场上的领先地位。
德国邮政的发展战略就是加强在新兴市场的发展,使新兴市场成为公司的业务支柱。预计亚太地区将很快超过北美和欧洲,成为全球最大的在线市场,公司进一步加强了在亚太市场的投资。2014年,在日本东京,DHL投资6700万欧元新建转运中心,预计2016年一季度完工。届时,中心的处理能力将达到每小时1.2万件,成为全球处理量最大的DHL转运中心之一;在土耳其,DHL斥资1亿欧元用于基础设施、运输工具、改善服务;DHL还计划提升位于伊斯坦布尔亚洲区机场的货物处理能力,使其成为能够在伊斯坦布尔两个机场同时作业的首家快递公司;在马来西亚和越南,DHL新建基础设施,增强业务处理能力;为有效利用亚洲区域内不断增长的贸易机会,提高运输效率,DHL还在其亚洲航线增开了连接泰国、越南与中国香港的货运航班,拓展公司航空网络;未来两年,DHL还计划在印度投资约1亿欧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在欧洲,DHL投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航空运力,未来4年,DHL将投资8.7亿欧元对大部分欧洲航空机队进行现代化升级改造,公司将引进多种机型以及运能更大的飞机,以便使用不同运力的机型在不同航线上满足所需要的运输能力。
更多关于 物流 快递 网店 邮票 DHL 的邮政新闻
更多关于 物流 快递 网店 邮票 DHL 的站内信息
本站部分文章转载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Email和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