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聚焦新常态下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12月11日,2015邮政储蓄银行高峰论坛在京举办,与会者围绕“经济转型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这一主题,并结合“创新融资模式”和“消费金融”两大趋势,深入研讨其对传统金融机构和行业整体格局的影响。此举对成功“引战”后的邮政储蓄银行走向具有特别的意义。财政部副部长刘昆出席并讲话,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总经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董事长李国华致欢迎辞并作主旨演讲。集团公司党组书记张亚非,副总经理刘明光、康宁、张荣林出席论坛。
刘昆深入分析了经济新常态下金融业面临的新形势,指出拥有较强的风险管理能力,是商业银行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他对邮政储蓄银行面对日趋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认真贯彻中央“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要求,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金融货币政策,在发展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方面所做的扎实细致的工作给予肯定。
他认为,邮政储蓄银行成功“引战”,迈出了股权结构多元化的关键性一步,是邮政储蓄银行改革发展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邮政储蓄银行此次引进战略投资者,呈现出投资者数量多、机构类型广、战略合作领域宽的特点。投资者财务实力雄厚,大部分具备丰富的银行业管理经验,均为战略协作效应高、品牌影响力强的境内外知名机构。邮政储蓄银行较好地实现了引资金、引机制、引资源、引技术、引智力的目标,为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刘昆表示,财政部作为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的出资人,将一如既往支持邮政储蓄银行做强做大,推进邮政储蓄银行改革进程,支持邮政储蓄银行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优化股权结构、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公司治理体系,创新金融业务,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巩固和发展邮政储蓄银行在民生金融、小微金融等领域的优势,支持邮政储蓄银行创造条件,择机上市,以发挥资本市场对规范公司治理、提升风险控制水平的促进功能,建立长期稳定的资本补充机制。
李国华向参加论坛的国内外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表示,中国经济转型正在对银行业提出新的要求,也在孕育银行业发展的历史机遇。随着引进战略投资者工作的成功落地,邮政储蓄银行将借此东风,持续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发展,积极培育差异化竞争优势,努力打造一家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型零售商业银行。
李国华指出,经济新常态下实体经济增加了“降低负债比率,调整负债结构”的需求,融资结构也出现了“债务融资资本化,社会融资股权化”的趋势,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搞活微观,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增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撑能力,这为商业银行提供了广阔的创新发展空间。与此同时,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度近10年来首次超过50%,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商业银行在这一领域必将大有所为。
李国华表示,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面对各类型金融机构更加激烈的竞争,传统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和风险管理都面临深刻变革。当前,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质量虽然总体可控,整体风险抵补能力保持稳定,但在多重因素影响下,也正在承受不良贷款双升、赢利增速下降等发展压力。商业银行需要不断适应经济转型要求,完善和提升风险管理手段,提高差异化风险经营能力,在推进转型、谋划创新的同时,始终遵循商业银行经营规律,坚持稳健风险偏好,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宣昌能、美国前财政部部长劳伦斯·萨默斯、邮政储蓄银行行长吕家进及瑞银集团、摩根大通、星展银行、加拿大养老基金投资公司、中国人寿、国际金融公司、蚂蚁金服等机构的相关负责人和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先后在论坛上发表演讲。据悉,这是邮政储蓄银行首次举办高峰论坛,也是第二次举办国际性论坛。
更多关于 银行 邮政储蓄 美国 加拿大 的邮政新闻
更多关于 银行 邮政储蓄 美国 加拿大 的站内信息
本站部分文章转载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Email和我联系!